山西县级商务主管部门领导干部培训材料之一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9065325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县级商务主管部门领导干部培训材料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山西县级商务主管部门领导干部培训材料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山西县级商务主管部门领导干部培训材料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山西县级商务主管部门领导干部培训材料之一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山西县级商务主管部门领导干部培训材料之一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县级商务主管部门领导干部培训材料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县级商务主管部门领导干部培训材料之一(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县级商务主管部门领导干部培训材料之一山西省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境外投资状况及对策山西省商务厅规划外经处 杨玉山(2006年11月16日)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新举措。“十五”期间,我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步伐明显加快,成绩斐然。在新形势下,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我省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加快速发展;有利于吸收境外资金、技术、管理经

2、验和资源,带动省内商品、技术和服务出口,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山西跨国公司,增强我省企业的国际竞争,为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一、“十五”概况“十五”期间我省累计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合同4.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3亿美元,外派劳务人员8254人,分别比前五年增长200%、210%、25%。2005年全省累计对外直接投资8868万美元,2006年19月投资6768万美元到目前累计对外直接投资2.6亿美元。我省的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逐步成为全省开放型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十五”期间我省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保持了稳步增长,逐渐形成了一业为

3、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格局,我省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累计完成4.8亿美元,年均增长34.19%;外派劳务累计8531人次,年均增长8.81%,分别比“九五”期间增长380%和27%。截至2005年底我省具有对外经营资格的企业达34家,基本上形成一支门类齐全,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经营队伍,业务领域从以建筑为主的承包工程,发展到路桥、水利、农业、电子、渔业、机械加工、饮食服务等20多个行业门类,业务已遍及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初步形成市场多元化格局。近年来,我省外经企业承揽的在型项目增多,省建总公司在以色列承揽了2000万美元的28层高层建筑项目,在喀麦隆承揽了1.6亿元人民币的体育场项目,十三冶

4、在孟加拉承揽了达卡玛瓦2100万美元的西南公路项目,省电力总公司、送变电在孟加拉承揽了860万美元的送变电项目,中铁三局在埃塞俄比亚承揽了2.6亿元人民币的公路项目,大同矿务局在厄里特里亚承建了6000万美元的住宅工程项目,中铁十二局十七局承担了土耳贝伊斯坦布尔至安卡拉1亿美元的项目,中铁三局承担了伊朗2.4亿元人民币的环城高速公路项目,天利集团公司在毛里求斯投资建成了年产5万吨棉纱生产线。这些项目带动我省国产设备和材料的出口。劳务合作也由开始时的建筑劳务逐渐向多领域高层次扩展,外派劳务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省建在以色列的劳务已达到700多人的规模。尤其是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自1993年获

5、得了国家经贸部的开展国际工程承包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外经资质后,当年就进入了国际工程承包和经济合作的市场中。10余年来,集团公司的海外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逐渐由原来单一的国际劳务输出业务发展成为集国际工程承包、经援项目总包、国际劳务合作及国际贸易经营为一体的外经企业。先后在卢旺达、巴基斯坦、坦桑尼亚、伊拉克、利比亚、中非、圣普、也门、以色列、新加坡、阿联酋、柬埔寨、日本、喀麦隆、贝宁、牙买加等国家开展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和经援项目。并在以色列、柬埔寨、新加坡、阿联酋、喀麦隆、贝宁、牙买加等国设立了代表处。截止2006年,共承揽海外工程合同121项,累计合同额8.5亿美元,完

6、成营业额6.1亿美元,外派各类技术劳务人员共计8500余人次。“十五”期间,山西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境外投资虽然实现了稳步增长,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省的这项工作仍处于低基数、低层次、低水平增长的起步阶段,还在努力进行量的扩张,无论是增长速度、结构还是规模在全国都还处于落后的位置,与沿海省市相比差距甚大。“十五”期间山西外经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从山西外经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普遍存在总量偏小,集约化程度低,综合实力不强的问题;二是外派劳务市场狭窄,业务渠道少,外派规模偏小,经营成本较高,对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三是外派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技术单一,劳务人员结构层次偏低;四是境外投资

7、企业在财务管理、技术标准以及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与国际惯例有一定差距,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五是由于企业资金短缺,金融体系、资本市场不发达,往往贻误最佳投资时机;六是监管体制不畅。当前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工程项目日益朝着规模大型化、技术复杂化、功能多样化、承包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承包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与此同时,项目发包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革,业主为了节约开支,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和尽量减少与更多的承包商打交道,越来越倾向于将工程项目所需的设计、设备、物资和材料的采购和施工安装全部归承包商统一负责,项目总包方式和特许经营方式在国际工程承包中广为运用。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

8、大和EPC、PMC等总承包的交钥匙模式和BOO、BOT方式的普遍采用对承包商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国际承包市场对承包商的综合实力的要求已越来越苛刻。国际工程承包已成为各国承包商竞争实力的综合较量。在这个竞争空前激烈的市场上,为了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承包商必须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先进的科技水平,超强的综合经营管理能力和强大的设计施工能力。只有那些拥有较强融资能力和较全面技术的大型承包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为了争夺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国际大承包商之间的购并浪潮也是一浪高过一浪。这些公司兼并的目标十分明确,一是扩大公司的实力,增强竞争力;二是扩大市场经营规模,达到占领国

9、际市场的目的并巩固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的地位。面对山西省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的现状和问题,如何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实施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发展战略,带动区域经济的开放振兴,如何引导、推动省内优势企业广泛、积极地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是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十一五”期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营业额年均递增32%,到2010年达到6亿美元,在外人数年均递增25.9%,到2010年达到6000人,合同额年均递增33%,到2010年达到6.5亿美元。境外投资年均递增14.9%,到2010年达到6000万美元。二、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境外投资发展的对策(一

10、)努力创新,实现企业自身的跨越式发展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国际大承包市场的形势,我省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必须努力创新,加强市场布局研究,制定和调整符合市场和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致力于与国际接轨,同时加强防范风险和合作联合拓展市场。1、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制定拓展市场的战略和布局。近年来,我省境外市场开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然而,境外市场受全球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不断变化,许多地区具有潜在风险,企业要从战略的全局和历史的高度研究制定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资源配置和市场发展空间,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11、对外工程承包公司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营利为目标,不断调整经营结构和方向,找准自己的位置,科学决策,灵活经营,规避风险。尤其是援外方式的改革给我们外经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应积极探索,走实施援外项目与对外承包工程相结合的路子,省建在2004年中标喀麦隆16亿元的体育场项目就很好地体现了使援外项目成为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和开拓多元化市场的一个发展空间。2、坚持“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的市场定位概括地说,我们所指得高端市场就是“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服务高端市场”就是整合有效资源、全力开拓优质市场、诚信服务优秀客户、积极承接高精项目。大市场不仅指市场容量大的市场,还要考虑市场的可开发性

12、,如各国市场准入条件和行业壁垒等。目前我们根据市场容量、市场增长速度和市场风险等因素对海外经营的布局进行调整,基本形成以阿尔及利亚为中心的北部非洲地区、以新加坡和越南为中心的东南亚地区、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地区、以博茨瓦纳为中心的南部非洲地区、以阿联酋和伊拉克为中心的中东地区、以爱尔兰为依托的欧洲地区和中国对外经援业务的海外“大市场”格局。大项目主要是指规模大、影响力大的项目。现阶段我们所说的海外大项目是合同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房建项目和2000万美元以上的基础设施项目。当然,还要具体项目具体分析,要兼顾“大市场”策略,谋求发展前景良好的目标市场;要兼顾“大业主”策略,寻求长期合作的战略性客

13、户;要兼顾细分市场定位,做专做强我们的主攻方向,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3、与国际做法接轨是我省境外工程承包在“十一五”期间急需解决的问题在竞争激烈的国际承包市场中,我省企业要进一步扩大占有率;就必须逐步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首先我们要彻底从长期计划经济束缚的传统思想观念和习惯运行方式中走出来。从市场信息、筛选项目、投标报价、财务控制、施工管理、施工结算、生产都在业主监督下进行,业主国家经济政治体制千差万别,但对国际招标工程无一例外遵从国际惯例。我们要从更新观念开始,改革经营理念、树立市场、效益和风险观念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其次是公司的运作机制的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在境外拓展创造有利

14、条件。第三,与国际接轨必须实施人才战略,培育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第四,与国际接轨必须实施人才战略,培育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我们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和看待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问题,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加速培养创新力强的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新用人观念,大胆使用青年人才,建立吸收和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因此,与国际接轨,企业还应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包括建立广泛的信息网络;改变落后的管理手段以济身发达国家工程承包市场;缩小我们的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方式与国外的差距以得到国际监理更多的认同;提高设计水平,从而提高对外工程项目档次和带动设备材料出口;进一步建立健全一套项目风险评估机制等等。4、加

15、强国际合作是“十一五”期间国际工程一个重要手段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和影响更加明显,在国际工程承包中联合已成为一种现实。大型跨国集团有加强与项目所在国或地区有实力、可靠的知名承包商联手参与竞标的趋势。此举不但可以享受投标优惠,而且减少投资和风险。国际市场的大型项目,往往是综合性强,专业门类齐全,许多不是独家公司可以承揽的,与东道国公司联手将为自身融入国际和地区的承包市场带来新的机会,拓展更多空间。此外,为了提高外经企业整体实力和综合能力,企业之间的联合也是切实可行和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加大我省外经企业整体融入国际承包领域的程度和步伐。合作拓展市场的方式、途径可以和大跨国

16、集团公司的工程资质和实力的优势互补以共同参与当地项目的国际竞标,大型施工实施公司也可以与具有资金优势的企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更大限度地拓展境外市场等。(二)进一步调整并优化经营主体结构,培育骨干企业实施大企业战略是“十一五”的重点当前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工程项目日益朝着规模大型化,技术复杂化、承包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承包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面对这种形势我省必须进一步调整并优化主体结构,培养骨干企业,实施大企业战略,按照“走出去”开放战略,紧密配合省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积极利用省内相对富余的工程建设能力,鼓励我省企业走向国际承包市场已经势在必行,为此我省要加快赋予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大型专业工程企业对外承包工程经营权,扩大外经队伍,形成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整体合力,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对外承包工程的优势和作用,以大揽大。对有实力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实行动态管理,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我们将与有关部门协调与合作,在融资、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