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讲)-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政治(附解析).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08961288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讲)-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政治(附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讲)-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政治(附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讲)-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政治(附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讲)-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政治(附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讲)-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政治(附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讲)-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政治(附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讲)-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政治(附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3 哲学与唯物论、认识论(讲)-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政治【讲备考】1.本专题的知识复习分为三部分,哲学的基本知识、唯物论和认识论。从宏观上把握“一个基本问题”、“两条线索”、“三个意义”、“四对概念”、“五大关系”。2.一个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两条线索: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按客观规律办事;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三个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四对概念:哲学和世界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五大关系: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与运动的关

2、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讲重点】一、哲学及其基本派别1哲学的内涵内涵注意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日常生活中零散的世界观并不是哲学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并非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发展是哲学发展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几组概念的比较(1)哲学与世界观联系:二者对象相同,即都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二者属于意识范畴,都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都对人们的行动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区别:世界观人人都有,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

3、乏理论论证。而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2)世界观与方法论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区别:世界观主要说明世界是什么,方法论则是从我们应该怎么办的角度思考问题。(3)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物质区别:二者具有物质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联系: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具体形态之中,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所以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特殊的关系。(4)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存在着,相对于意识来讲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而客观存在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也就是说

4、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3哲学的基本派别根本观点分类评价唯物主义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唯物论局限性: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进步性:坚持并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仍然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主观唯心主义局限性:

5、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都是错误的进步性:就唯心主义的局部范围而言,它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客观唯心主义4.真正哲学的作用(1)从人类社会领域:真正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2)从个人成长看: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1)是什么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

6、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2)辩证关系原理内容是什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有何方法论要求: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2运动和规律(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原理内容是什么: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有何方法论要求:不要割裂二者的关系,既不能离开物质谈运动,也不

7、能离开运动谈物质。(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原理内容是什么: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有何方法论要求:不能割裂二者的关系,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3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1)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内容是什么: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有何方法论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2)规律的客观性和

8、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是什么: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有何方法论要求: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三、实践与认识1实践的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3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4、如何运用“实践”的知识分析问题(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3)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

9、用,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6)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讲典例】考点一哲学及其派别例1(2016年高考江苏卷)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世界

10、观决定方法论A B C D【答案】B【变式探究】(2016上海单科卷2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A.世界观践行方法论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世界观反映方法论D.方法论指导世界观【答案】B【解析】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有什么用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故B是对两者关系的正确理解;ACD说法错误。故选B。【举一反三】 (2015年高考山东卷)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C先知后行重在知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

11、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答案】B【解析】本题的题眼是“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知廉明耻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信奉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体现的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故选B项;联系是有条件的,A项说法错误;C项不是哲学道理,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D项与题意无关。考点二辩证唯物论例2(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2卷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

12、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A. B. C. D. 【答案】B【变式探究】(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2卷23)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老马的识图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A. B. C. D.【答案】C【解析】管仲之所以能够

13、利用老马识途,找到返回的道路,是对老马的功能具有正确的认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故符合题意;老马识途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不取决于人的发现,故说法错误;马不能进行实践活动,老马识途是动物本能体现,故说法错误。故选C。【举一反三】(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3卷23)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没有被反映着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14、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 B. C. D.【答案】C【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材料中,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物质决定意识,没有被反映着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而的说法是错误的,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物质的不同,意识内容的反映还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本题选C。考点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例3(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1卷20)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 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A B. C. D.【答案】C【变式探究】(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2卷20)1708年,清政府组织传教士绘制中国地图,历经10年成功绘制的皇舆全览图已达到很高的科学水平,却一直被作为密件珍藏于内府。反之,参加测绘的传教士把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