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文言文教学价值的最大化_口技_课堂实录及品鉴_孙丽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8945704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努力实现文言文教学价值的最大化_口技_课堂实录及品鉴_孙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努力实现文言文教学价值的最大化_口技_课堂实录及品鉴_孙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努力实现文言文教学价值的最大化_口技_课堂实录及品鉴_孙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努力实现文言文教学价值的最大化_口技_课堂实录及品鉴_孙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努力实现文言文教学价值的最大化_口技_课堂实录及品鉴_孙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1/B 口技 课堂实录及品鉴 筅执教 / 孙丽 品鉴 / 黄建军 努力实现文言文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获奖课例 茛 本版主持/水鱼 课堂 大赛传真 一、 朗读课文, 训练语感 师: 我们先来看一段有趣的节 目 (播放一段口技视频 ) , 这位表演 者表演的是什么技艺? (生齐答: 口技。 ) 师: 是的, 口技是用人体的发 声器官来模拟自然界和生活的各 种声音, 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表演艺 术。发展到清代, 表演者多隐身在 布幔或屏风后边, 俗称 “隔壁戏” 。 今天, 我们就跟随着清代文学家林 嗣环一起去赶赴一场 300 年前的 听觉盛宴。请同学们边看课文, 边 听老师朗读, 注意: 要听

2、准字音、 听 清节奏。 (师配乐朗读。 ) 师: 是按老师的要求来听读的 吗? 行, 那咱们来检测一下。 请看大 屏幕。 (屏显字音、 节奏的检测题。 抽 查。略。 ) 师: 读准字音, 读清节奏, 这只 是朗读的初级阶段。 要想读出文言 文独特的韵味来, 我们还要注意朗 读时的语速、 语气、 语调。 大家看文 章最后一句, 该怎么读?(一生读。 ) 这个句子中的 “而已” 一词表达出 了作者对口技人的赞叹之情, 读的 时候慢一点, 重一点, 韵味就出来 了。 (对刚才朗读的学生 ) 你再读一 遍试试看。 (生再读 ) 有进步!下面 请同学们按屏幕上的提示和要求, 自己先试着读一读。 (屏显提

3、示、 要求。 ) 读准字音, 字正腔圆; 读清节奏, 缓急有致; 读出韵味, 抑扬顿挫。 师: 谁先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 读? (一生读 “当是时” 这 一句。 ) 师:谁能根据屏幕上的要求, 对这位同学的朗读作些点评? 生 1: 他的声音很洪亮, 咬字 清晰。 生 2: 我觉得 “一时齐发, 众妙 毕备” 应该慢一点, 才能感觉到作 者的赞叹之情。 师: 你能不能试一下? (生 2 读这一句。 ) 师:有点韵味。谁接着展示? (一生读:“忽一人大呼泼 水声。” ) 生 3: 他读得很好, 语调比较 高, 读出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师:对, 尤其是 “火起” , 他用的 是升调, 很有情境。 生

4、4: 我觉得他读的语速太快 了, 应该慢一点。 师:语速是该快还是该慢呢? 再想想。 生 5:我觉得还是应该快一 些, 因为起火了, 肯定很紧急。 师: 是啊, 都火烧眉毛了, 肯定 得快。这一段中, 也有要读得慢一 点的句子。是哪几句? 生 6:“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 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 一端; 人有百口, 口有百舌, 不能名 其一处也。” 师: 为什么语速到这里要降下 来? 生 6: 因为这是作者的一种评 论, 有快有慢, 才能体现出缓急有 致。 师:最后一句写宾客的反应, 应该读快点还是慢点? 生 7: 快, 都急着逃命。 师: 这样吧, 咱们合作一下, 来 读读这一段。

5、老师读 “火起” 这一 句, 男生读 “夫起大呼” 到 “泼水声” 这里, 女生读 “凡所应有” 到 “不能 名其一处也” 这里, 最后一句齐读。 任务清楚了吗?集中注意力, 看看 咱们有没有默契。 (师生组合朗读。 ) 【品鉴】教师以精彩的范读开 场, 提出听读要求; 再辅以检测、 自 由读、 指导读、 展示读等多种形式 的活动, 通过师评、 学生互评等方 式, 落实了教师提出的朗读的三大 要求。 学生读得自然, 读得有序, 读 得有效。 二、 译读课文, 积累词句 师: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 书面语言, 具有简约、 典雅之美。 咱 们学习文言文, 要学会积累重要的 词句。 预习时下发了“

6、学习卡片” , 完成得怎么样?一起来看看。 师: 谁先来说说? 生 1:“善” 是擅长的意思。 (师 追问: 擅长歌舞用成语怎么说? ) 能 歌善舞。 生 2:“目” 是看的意思。 师: 对, 这里作动词讲。 “一目 了然” 意思就是看一眼就看得清清 楚楚。 生 3:“名” 的意思是说出。 师: 这里也作动词解释。“不可 名状” 、“莫名其妙” 中的 “名” 都作 “说出” 讲。 生 4:“股” 指的是大腿。 师: 有一个典故, 形容读书很 20 2012.1/B 勤奋, 是什么? (生答: 悬梁刺股。 ) 对, 刺的就是大腿。 生 5:“走” 这里指跑。 师: 对, 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 我

7、们称之为(生答:走马观 花。 ) 生 6:“毕” 的意思是全, 都。 师: 成语 “原形毕露” 是指人的 本来面貌全都露出来了。好, 从这 几个词语中, 我们可以看出 (屏显:“解题一得” 。 ) 这些词语古今意义差别较大, 但在有些成语中还保留了古义, 我 们可以借助成语来推断词语的古 义。 师:再来看下面几个词语, 谁 能解释? 生 1: 第一个 “绝” 解释为极 点, 第二个 “绝” 解释为停止。 生 2: 第一个 “指” 意思是指 头, 第二个 “指” 意思是 “指出” 。 师: 对, 一个是名词, 一个是动 词。 生 3: 第一个 “坐” 意思是坐 下, 第二个 “坐” 同 “座”

8、。 师: 这里有一个通假字, 我们 做好积累。 生 4: 第一个 “乳” 是喂奶的意 思, 第二个 “乳” 是乳头。 师: 是的, 一个是动词, 一个是 名词。 (屏显:“解题一得” 。 )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 境中意义不同, 这种常见的语言现 象叫一词多义,翻译时要加以区 分。 师:下面一道题目增加了难 度, 要翻译一段文字。这段文字描 写了多种声音, 不太好理解。谁来 试试看? (屏显要翻译的句子,一生看 着屏幕口译, 卡壳处教师提示。 ) 师: 你真不简单!这么短的时 间就能比较准确地翻译出这一段 难懂的话, 声音还很洪亮。 来, 齐读 下面的 “解题一得” 。 (屏显, 生齐读。

9、 ) 翻译时要: 直译为主, 字字落 实; 意译为辅, 语句通畅。 【品鉴】 题目的设计有梯度, 每 道题目后的 “解题一得” 给学生阶 段性的总结和方法性的指导, 使学 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触类旁通、 举 一反三, 文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落 到了实处。 三、 品读课文, 赏析妙处 师:口技 这篇文章仅仅 367 个字, 就把一场表演刻画得精彩纷 呈, 妙趣横生, 让人如临其境, 如闻 其声。张潮在将它收录进 虞初新 志 时评价道:“绝世奇技, 复得此 奇文以传之, 读竟, 辄浮大白。” 意 思是, 读了 口技 一文, 领略了绝 世奇技, 欣赏了千古奇文, 忍不住 要喝一大杯酒以示庆贺。下面, 我

10、 们也来赏赏奇技, 品品奇文。请同 学们根据屏幕上的提示, 按课前分 好的小组, 自领任务, 进行合作探 究, 并将探究的结果在书上标注出 来。 (屏显任务。 ) 任务一: 赏奇技 文章用一个 “善” 字概括了口 技人的技艺, 你从文中哪些词句感 受到了口技人技艺之 “善” ? 任务二: 品奇文 有人将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 概括为: 叙事有条理 ; 裁剪有 详略; 行文有波澜; 描写有角 度; 首尾有呼应。 你能任选一点,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吗? 师: 好, 我们先来赏奇技。“善” 字概括了口技人的技艺, 你从文中 的哪些词句上感受到了口技人技 艺之 “善” 呢? (板书:“善” 。 )

11、 生 1: 第 1 段 “满坐寂然, 无敢 哗者” , 说明宾客对口技人很敬重, 对他的表演充满期待,突出了 “善” 。 师: 这是借宾客的反应来烘托 一种紧张肃穆的气氛。 文章还有几 处写到宾客的反应, 大家能不能找 出来? 生 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侧 目, 微笑, 默叹, 以为妙绝。” 师: 这个句子通过描写宾客的 动作、 神态, 表现了他们当时怎样 的心理状态? 生 2: 写宾客被口技人的表演 深深吸引住了, 听得很专注。 师: 对,“微笑” 还表明他们对 表演内容是心领神会,“默叹” 写他 们心里为之折服, 但又不便鼓掌叫 好。还有哪些写宾客的句子? 生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

12、 席, 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 几欲先 走。” 这个句子写宾客们被口技人 的表演吓住了,以为是真的失火 了, 想要逃跑。 师: 描写还很细腻, 写出了宾 客们以假当真、惊慌欲逃的心理。 还有吗? 生 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 坐。 ” 写宾客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 师: 是的, 宾客的心理随着口 技人的表演在变化着。 宾客的强烈 反应很好地从侧面烘托了口技人 技艺之 “善” 。 (板书: 反应强烈。 ) 师: 大家还从哪里读出了 “善” 字呢? 生 5:“一人、一桌、一椅、 一 扇、 一抚尺而已。 ” 口技人所使用的 道具很简单, 表明他技艺之 “善” 。 师: 而且文章两次写到, 有言 外之意

13、: 你看, 这个表演者模拟了 那么繁杂的声音, 凭借的只是自己 的一张嘴, 别无他物, 真是太神奇 了。 (板书: 道具简单。 ) 师:最能表现口技人技艺之 “善” 的是他所模拟的各种声音, 这 些声音不仅繁多,(板书:声音繁 多。 ) 还富于变化。 我们说说看, 有 哪些变化? 生 1: 第 2 段中 “遥闻深巷中 犬吠” 说明声音是从远处的深巷中 传来的, 接着写妇人的 “欠伸” , 这 是近处的声音, 写出了声音由远到 近的变化, 从而体现了口技人技艺 之 “善” 。 师:这种变化不仅是由远到 近, 还是由外到内。 本版主持/水鱼 课堂 大赛传真 21 2012.1/B 生 2: 由小到

14、大。第 2 段中先 写“欠伸” 、“呓语”这些细微的声 音, 接着是孩子的啼哭声, 这些声 音由小变大, 体现了口技人技艺之 “善” 。 师: 分析抓住了关键词语, 很细 致。 生 3: 由分到合。第 2 段中先 分别写各种声音,再写这些声音 “一时齐发” , 这是由分到合。 生 4: 由少到多。第一、 二个场 景中的声音比较少, 但在第三个场 景中声音最多, 这是 “由少到多” 。 师: 第三个场景中的声音, 不仅 繁多, 而且喧闹、 杂乱。找找看, 写 到了哪些声音? 生 (杂 ) :“百千人大呼, 百千儿 哭, 百千犬吠。 ”“力拉崩倒之声, 火 爆声, 呼呼风声。 ”“百千求救声, 曳

15、 屋许许声, 抢夺声, 泼水声。” 师: 这些错综复杂的声音渲染 了火情的紧急、 火势的猛烈、 火场 的纷乱、 救火人的慌乱。有没有同 学能试着模拟一下? (几个学生站起来,简单分配 任务, 一生大呼 “起火了” 之后, 各 种声音一起发作。 ) 师:大家看, 我们这么多人, 这 么多口,在模拟这些声音时还有些 手忙脚乱, 口技人却仅凭一个人、 一 张嘴来表演, 技艺是多么的高超啊! 师: 口技人技艺之 “善” 还可以 从他所模拟的场景上看出来。 说说 看, 口技人模拟了哪几个场景? 生 5: 第一个场景是一家人由 睡到醒, 第二个场景是一家人由醒 复睡, 第三个场景是失火、 救火。 师: 三

16、个场景内容各不相同, 有 起有伏, 有静有闹, 复杂多样。 口技 人能够模拟这么复杂的场景, 足见 其技艺之 “善” 。(板书: 场景复杂。 ) 师: 场景的复杂、 声音的繁多, 从正面表现了口技人技艺之 “善” ; (板书: 正面描写。 ) 道具的简单、 听 众反应的强烈从侧面烘托了这种 “善” 。(板书: 侧面描写。 ) 口技人的 表演, 怎一个 “善” 字了得! 师: 我们来看 “任务二” 品奇文 中的五个写作特色。 文章既有正面 描写,也有侧面烘托,这个叫 做(生齐答: 描写有角度。 ) 开 头结尾两次提到道具的简单, 这 叫(生齐答: 首尾有呼应。 ) 那 么,“叙事有条理 , 裁剪有详略, 行 文有波澜” 该怎么理解呢? 生 1: 我说 “叙事有条理” 。文 章先写表演前, 再写表演中, 最后 写表演结束,依照的是时间顺序, 显得很有条理。 师: 是的, 写时间的词语体现 了这种顺序。我们找找看,有哪 些? 生 2:“少顷” 、“既而” 、“是 时” 、“一时” 、“未几” 、“忽” 、“俄 而” 、“忽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