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现代农业园区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906865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中国现代农业园区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年中国现代农业园区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年中国现代农业园区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年中国现代农业园区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年中国现代农业园区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中国现代农业园区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中国现代农业园区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7中国现代农业园区深度调研投资战略分析报告;全产业链;模式各环节之间相互衔接,整个产业链贯通,不同产品线之间的相关功能实现整合或战略性有机协同,能够提升企业资源利用效率,节省成本。另外,通过整合上游供应链,使得其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来源网址:http:/ 录CONTENTS一、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核心利益与产品分类1(一)全产业链核心利益1(二)主要产品研究种类21、肉禽产品22、蔬菜农产品2二、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环境分析31、财政支农政策的发展阶段32、财政支农的主要补贴政策4三、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分析6四、国际现代农业全产业链运作知名企业7五、中国现代农业产业链运作领

2、先企业7公司背景8六大优势8一、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核心利益与产品分类(一)全产业链核心利益1、经济效益全产业链模式各环节之间相互衔接,整个产业链贯通,不同产品线之间的相关功能实现整合或战略性有机协同,能够提升企业资源利用效率,节省成本。另外,通过整合上游供应链,使得其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现代农业实现全产业链,如加工粮油和加工蔬菜的企业进行协同后,则在经营过程中的任何一环节以及任何一方面(人、财、物)获取规模经济效应。另外,企业在与种子、饲料等供应环节,以及与其消费市场方面可以减少中间环节,节约交易成本,从而获取一定的规模效应。如禽畜加工企业进行产业链整合,产业链向前扩张至饲料生产、向后

3、延伸至禽畜产品的物流等,则可以减少采购原材料的中间环节,从而节省一定的交易成本;同时,若产业链横向扩张至蔬菜加工业,则可以共用企业的设备、人员经营,提高了其经济获利水平。2、食品安全全产业链模式提高了食品的可追溯性,通过建立物料源头到销售终端全过程控制体系,提高源头掌控能力,规范对生产过程中风险的控制,加强销售流通环节管理,深化食品产业链全程追溯体系建设。最终实现原料端、生产端、运输端、流动端、监管端等环节无缝衔接,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有效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二)主要产品研究种类1、肉禽产品肉禽类产品主要包括猪、牛、养等家畜产品;鱼、虾、蟹等水产品、鸡、鸭、鹅等家禽产品及其制品。2、蔬菜农产

4、品蔬菜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除了粮食以外的其他植物(多属于草本植物)。蔬菜是我国主要农产品之一,包括农户小规模种植的蔬菜以及基地生产的蔬菜,品种繁多。二、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环境分析1、财政支农政策的发展阶段30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围绕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财政支农政策的沿革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图表1:财政支农政策发展阶段阶段时期主要内容第一阶段1978-1987年财政支农全面改革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财政部门改革了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办法,改革了国营农口企、事业财务管理制度,改进了农业税征收管理办法。第二阶段19

5、88-1997年多层次、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支持粮食生产攀登新台阶阶段。多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建立了重点突出的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政策。第三阶段1997-2002年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农机制和方式深化改革阶段。大幅度增加基本建设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完善财政支农机制和方式;支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第四阶段2003年至今财政支农政策开始实现战略性转变阶段。2003年,党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首次提出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1号文件,逐步实施了四减免、四补贴为主要内容的支农惠农政策。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财政支农的主要

6、补贴政策近年来,我国实行的财政支农政策包括农机购置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生态效益林补助、水稻种植保险、农资综合补贴、储备订单粮食直接补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持等等。3、财政支农的资金规模从财政支农资金规模来看,2005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农资金规模连年扩大。2005年财政支农投入资金2975亿元,2011年资金投入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2012年,为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安排12287亿元,较上年增长27.32%。图表2:2005-2012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规模增长走势(单位:亿元,%)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4、中央一号文件支持现代农业发展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快

7、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为主题,反映了国家高度重视我国农业发展。图表3:2004-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及主要政策年份中央一号文件主题主要政策2004年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2005年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2006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2007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大农业投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2008年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加

8、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出了28条措施促进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2010年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出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方针。2011年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提出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2012年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理促进农民交款增收,努力维护农村和水和谐稳定。2013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2013年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努力夯实现

9、代农业物质基础。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等。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三、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分析我国全产业链的概念是由中粮集团于2009年提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模式覆盖了种植养殖、运输、仓储、生产、加工、分装和销售七大环节。目前,我国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开始起步,其流通环节已经初具现代农业的特征,但生产加工环节仍然较为薄弱和分散,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都还普遍延续着传统农业的形态。大量规模较小的农业生产者,如分散的农户、小型农业企业,缺乏竞争优势,很难通过农业生产获得较高的利润,进入、退出的壁垒都很低。加上产业链环节之间的

10、衔接也有些松散和缺乏约束,行业整体表现出无序化的特点。具体内容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现代农业园区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四、国际现代农业全产业链运作知名企业美国ADM公司美国邦吉公司美国嘉吉公司法国路易达孚公司美国泰森食品公司五、中国现代农业产业链运作领先企业中粮集团新希望集团内蒙古奶联科技有限公司蒙牛伊利圣农集团双汇集团德青源汇源集团利农集团公司背景前瞻产业研究院于1998年成立于北京清华园,公司主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具有战略参考价值的产业决策终端、细分产业研究、企业IPO上市整体解决方案、专项市场解决方案、产业园区规划、区域(城市)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战略规划、项

11、目可行性研究、数据库营销服务等,以及为满足企业学习和提升经营能力的世界级经营管理智慧。前瞻资讯拥有前瞻产业研究院、清华前瞻研究中心多家行业研究机构,10多家市场调研基地以及深圳等5家专业客服中心组成的高素质运营团队。前瞻现有460多名员工,本科以上学历占98.5%,65%具有双学位、硕士及博士学位,高级研究员200多名,专家顾问45人,市场调研专家16人,数据建模专家8人,海外咨询专家5人,公司大多数员工曾在国内多家知名产业研究所与证券研究机构工作过,具有过丰富的从业经验。前瞻与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国际信息研究所、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国家信息中心、商务部研究院、

1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各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与国内多家证券公司、PE、VC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及10多个省市地区金融办、上市办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同时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著名咨询服务机构建立了深层次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前瞻资讯历经10多年的发展,现已是中国领先的专业市场研究机构,中国细分产业市场研究的领导者。六大优势1、前瞻产业研究团队拥有一批具备复合专业知识结构的专业分析师,以及行业协会、知名高等院校的资深专家;2、前瞻自主研发了八大数据库平台,其中包括宏观经济数据库、区域经济数据库、行业数据库、企业数据库、海外进出口数据库、细分产品数据库、房地产数据库以及药品销售数据库平台;3、覆盖近3300多个细分产业的市场数据库,每个数据库一直持续更新至今;前瞻连续15年对主要产业建立了每周、每月、每年的持续信息收集监测体系4、前瞻数据库得到清华大学、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海关总署、国家工商总局、各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的庞大数据支持,前瞻数据渠道更是覆盖了全国8家分支机构和数10家信息调研服务中心;5、前瞻的分析模型采用与国际同步的SCP科学分析模型,以及完美的产业链研究地图指引;6、前瞻持续15年来已为中国500强企业和大型外资企业提供产业投资决策信息服务的成功经验与良好口碑。全球服务客户超过18万家,并获得10万余家客户高度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