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同步导学案:第二单元 第1课 商鞅变法(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08906031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同步导学案:第二单元 第1课 商鞅变法(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同步导学案:第二单元 第1课 商鞅变法(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同步导学案:第二单元 第1课 商鞅变法(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同步导学案:第二单元 第1课 商鞅变法(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同步导学案:第二单元 第1课 商鞅变法(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同步导学案:第二单元 第1课 商鞅变法(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同步导学案:第二单元 第1课 商鞅变法(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1) 姓名: 【学习目标】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了解商鞅变法具体措施和内容。【课前预习】一、背景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革变法成为一股历史潮流。(1)经济方面(经济基础的变革): 和 的出现和推广,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2)政治方面: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新兴 阶级,他们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地主阶级专政。(3)军事方面

2、: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 成为各国改革的内在动力。(4)文化方面:私学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的 家思想成为各国推行变法的思想理论武器。2、各诸侯国变法改革的推动:(1)管仲改革:(2)鲁国的“初税亩”:(3)李悝变法:(4)吴起变法:3、秦国变法的有利条件:4、秦国变法的历史机遇: 二、措施1、经济方面2、政治军事方面3、文化习俗方面【课堂研讨】1、分析春秋战国时出现学术思想史上黄金时代(百家争鸣)的原因?2、根据教材内容,完成下表中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家变法改革的相关信息:国 家人 物主 要 内 容主 要 作 用齐国鲁国魏国楚国秦国【学后反思】备 注课堂检

3、测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1) 姓名: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

4、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一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无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是什么?(2)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3)依据材料二、三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影响?课外作业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1) 姓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材料一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2)材料二认为商鞅遭“车裂”的原因是什么?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3)如何正确看待商鞅实行的严刑酷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