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宝塔区非公党工委工作总结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906070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度宝塔区非公党工委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6年度宝塔区非公党工委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6年度宝塔区非公党工委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6年度宝塔区非公党工委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6年度宝塔区非公党工委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度宝塔区非公党工委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度宝塔区非公党工委工作总结(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宝塔区非公党工委工作总结宝塔区现有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1279户,党员1665人,预备党员113人,入党积极分子391人,单独组建党组织的 137户, 挂靠和联合组建党组织的590户,无党员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552户,下派党建指导员508人;工青妇组织达到1210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达到4.5万人,个体户2万余户,非公经济从业人员11.2万人。去年,非公经济总产值突破98亿元。2016年全区非公党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中省市区关于加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有关精神,紧扣“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工作主题。坚持红色组织引领:聚焦“两个覆盖”,夯实组织基础;聚焦“红领

2、争星”工程,深化“评星晋级、争创双强”;坚持红色党员引领:聚焦“两学一做”,打造红领队伍;聚焦“四项帮扶”,促进共同发展;坚持红色文化引领:聚焦延安精神,塑造企业文化;聚焦文化创意,打造企业品牌。全面深化“红领党建”品牌建设,为建设“五位一体”新宝塔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现将全年党建工作简要汇报如下:一、坚持红色组织引领,打造坚强战斗堡垒(一)聚焦“两个覆盖”,夯实组织基础。1夯实责任,明确主体。一是落实主体责任。出台中共延安市宝塔区委组织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延区组发201618号)文件,把社会组织党建划归区非公党工委进行管理。二是成立红领“工作队”。按照社会组织党建以行业主管部门管理为主,乡镇(

3、街道)区域兜底管理原则,及时出台中共延安市宝塔区委组织部关于设立社会组织党组织工作机构暨配备党组织书记的通知(延区组发201619号)文件,在教育、卫生、司法、科技、民政、审计、文体、财政、人社、住建10个社会组织行业主管部门成立了红领“工作队”,配备党组织书记,落实2-3名专兼职党务工作者,夯实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职责,将红领“工作队”纳入了全区非公党建联席会议和“红领党建”三级网络管理体系。 2.先行介入,提前动员。按照省市提出的非公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50%和60%的目标任务。区委高度重视,迅速制定宝塔区推进“两个覆盖”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在市上集中动员之前,8月30日、31日先后

4、召开宝塔区集中推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动员会和非公企业群团组织组建工作推进会,将任务分解到基层,先行一步推进“两个覆盖”工作。 3.精准摸底,健全台账。全区对508名党建指导员进行摸底前培训,将省市下发文件及8个附件全面讲解,吃透掌握。按照“三有”摸底要求和“五清”的工作思路,通过电话确定、实地核查的办法,准确厘清组建任务对象,锁定“三无”问题对象,关注遗漏新增对象。经过严格细致的筛选和剔除,建立了1279户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台账,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4.多措并举,推动组建。一是开展行动明确建。4月1日召开全区社会组织党群组建“百日攻坚”行动动员会,明确社会组织党群组建责任单位、

5、责任人和完成时限,通过两个月的集中组建,全面完成社会组织党群组织应建尽建,为社会组织“两个覆盖”率提升奠定基础。二是扩大队伍促进建。党员是党组织组建的前提,开展“四个一批”活动,通过优化党员指标、深挖隐形党员、派驻党员孵化、优先招聘党员等措施在无党员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寻找、招聘、派驻、发展党员共162名,有效推动非公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三是灵活方法多样建。为了全面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围绕非公和社会组织组建任务,工委先后4次召开基层非公党建负责人和党务干部培训会,结合我区实际,采取优先保证单独组建、依托社区挂靠组建、部门牵头行业联建、引导业主同业共建四种组建方式对党组织组建进行了专项培训,使基

6、层党务干部在具体组建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四是宣传通报倒逼建。在组建过程中,实行周排名、月通报制度,对于组建进度排名靠后的乡镇(街道)或行业主管部门给予全区通报批评,共发督查通报5期,在红领星空工程“一网一号两群”,宣传鼓励组建先进,曝光通报后进,营造“两个覆盖”集中组建氛围。五是严格奖惩推动建。对于排名末位、存在漏登、漏报的乡镇(街道)、行业主管部门进行量化考核,凡是漏登1户非公企业、社会组织或者1名党员的,给予扣除0.1分的处理,并纳入年终党建工作考核成绩。六是分片推进督导建。对聚集全区半数以上非公和社会组织的乡镇(街道)、行业主管部门,分别召开了本单位、本辖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群组建会议

7、,安排专人靠前指导。为进一步夯实组建进度,区上专门成立非公和社会组织两个督导组,与基层非公党建负责同志面对面交流,点对点指导,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拓宽工作方法,有力促进了党组织组建任务落实。七是四位一体共同建。坚持群团覆盖与党组织组建同推进,会同区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形成“四位一体”格局,由区非公党工委负责牵头抓总,安排2名工作人员与区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共同深入乡镇(街道)、行业部门一线,以党组织建设带动群团组织建设,有力推动了党的工作全覆盖。目前,全区1022户非公企业中,单独建立党组织95个,45户企业联合建立党组织15个,436户企业党员挂靠到46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党组织覆盖576户

8、非公企业,无党员的446户非公企业下派党建指导员400名;257户社会组织中,单独建立党组织42个,79户社会组织联合建立党组织15个,53户社会组织党员挂靠到14个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党组织覆盖174户社会组织,无党员的83户社会组织下派党建指导员108名;全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56.36%和67.7%,圆满完成了省、市集中推非公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的目标任务。(二)建立“三项机制”,实现非公企业动态管理。按照“存量抓盲点,增量抓同步”和市上在我区召开的全市非公党建推进会上“动态掌握情况”工作要求,我们建立“三项机制”,实现非公企业动态管理。一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与工商

9、、税务、统计等部门建立了非公企业季度信息共享和互通制度,对工商部门提供的新增、变更、注销企业信息,做出及时的摸排和调整。二是建立动态联系机制。建立区非公党工委与红领“根据地”(红领“工作队”)、红领“孵化器”、红领“播种机”三级网络企业信息联系机制。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动态信息落实到基层,变更在平台,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即时覆盖。三是建立动态考核机制。将企业信息动态考核纳入“三单”管理,采取党组织书记述职考核、日常跟踪考核,年终综合考核三个办法,有效保证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信息做到及时、准确、真实、全面。(三)开展“八送”活动,规范党组织阵地建设。认真落实市上关于“八送”活动工作要求,在

10、集中推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工作中,将已组建和新组建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全部纳入全区非公党建规范化建设范畴,保证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一个,阵地规范一个。全年累计送出党组织标牌65块,党旗58面,制度牌匾98块,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当代陕西、延安非公党建、企业文化塑造等书刊480册,党徽2000枚,确保全区单独成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活动阵地均达到“六有”标准。(四)聚焦“红领争星”工程,深化“评星晋级、争创双强”。2016年,“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工作思路是:五星级企业党组织突出“巩固”;一至四星级企业党组织强调“晋升”;未评定星级党组织力争“转

11、化”。通过聚焦“红领夺星”工程,实施非公企业党员红领“积分夺星”和非公企业党组织“达标夺星”双行动和非公企业党组织自评定星、目标认星、问题查星、销号追星、报审夺星五步工作法,进一步激发了非公企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提升了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经省、市、区非公党工委认定,全区有5星级非公企业党组织3个,4星级非公企业党组织6个,三星级非公企业党组织11个,二星级非公企业党组织36个,一星级非公企业党组织15个。4月19日,区非公党工委对被评定为一、二星级的非公企业党组织进行了集中授牌,对三至五星级企业党组织进行了通报表扬。(五)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健全非公党建工作保障体系。一是完善

12、工作机构,配齐工作力量。经区委常委会研究同意,区编办下发关于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委员会更名的通知延区编发201610号文件,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构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机构合并,成立中共延安市宝塔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增加事业编制5名,增配副书记1名,编制调整后,区非公党工委事业编制10名,领导职数1正2副。二是双向挂职,互促共进。工委安排五星级及部分四星级非公企业出资人、党组织书记、部分分管非公经济单位负责人共8人挂职到非公党工委、非公局、群团组织、非公企业等单位,加强了非公企业与党政部门的联系,促进了党建工作落地见效。三是推行激励措施,激发党建内生力。严把政策、教育

13、、纪律、程序、素质“五关”,共推选市级党代表1名,区级党代表4名,区人大代表候选人16名,政协委员候选人10名,通过以奖代补对龙飞、华鼎、延百等12户先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奖励33万元,进一步调动了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出资人抓党建促发展的积极性。四是强化经费保障,推动非公党建发展。区非公党工委每年以财政拨付专项资金为主、全额返还党费为辅,健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经常性投入保障。区财政局每年向区非公党工委列支20万元用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经费;区非公党工委将15年收缴的3.9万元党费全额返还至上缴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向区政府递交增加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20万元。二、坚持红色党员引领,

14、打造合格红领队伍紧紧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学”为基础,以“做”为重点,创新举措,丰富内容,努力打造“四讲四有”合格红领队伍。(一)实施“八条举措”,夯实学习基础全面推行学习+考试、学习+活动、学习+实践的“3+学习法”,实施八条举措,夯实学习基础,形成浓厚氛围。 1.“八送”促进学。结合“八送”活动,区非公党工委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送党章习近平系列讲话读本等学习教材1600余册,送实体小书包260个,送党课50余次,送关怀慰问30次。各乡镇(街道)、行业主管部门非公党建机构也相继开展“八送”活动,南市、桥沟、枣园等乡镇(街道)副科级以上领导以会代训的形式每人赴联系指导非公党组织讲

15、党课1次,累计送党课90余场次,较好地调动了非公党组织学习教育热情。2.讨论提高学。一是红领围绕四项专题讨论学习。四项专题讨论已在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进行完毕,各非公党组织累计梳理问题90余条,形成党支部和个人的“一单一账”610份,对照账单制定整改措施332条。合力集团党支部开展的“找短板、提素质、树形象”专题讨论,党员提出增加职工文化娱乐活动的建议,党支部采纳后组织庆祝建党95周年系列文体娱乐活动4次。二是职工开展“红领在学习,我该怎么办”主题讨论。延百集团党委各支部组织180名业务骨干参与专题讨论,为党员队伍建设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7条,其中加强业务培训意见立即被采纳,集团党委宣讲团

16、随后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和技能比武3次,进一步提高了党员职工素质。3.讲授带动学。按照市非公党工委要求,推行“一讲双诺”制度。一是邀请专家讲。邀请王成安、郝凤年等专家教授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负责人110人进行了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讲座。二是工委示范讲。党工委8名党员每人联系包抓2户非公企业或社会组织党组织,党工委书记薛景春同志率先赴龙飞、合力、励博等10个企业党组织讲授党章,受众达到300余人次。三是包抓联系讲。每名党建指导员在联系指导非公党组织中人均讲授党课1次,区人大主任王建军深入联系包抓企业川建集团党支部讲党课,促进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四是书记带头讲。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支部书记在企业中带头讲授党课,讲课内容涉及如何提高红领党性修养感悟新党章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理论等,进一步提高了红领队伍思想认识和技能水平。五是红领竞赛讲。全区涌现出的曹高雄等红领先锋,在本级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