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2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08889982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2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2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2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2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2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2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2 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案2旷日持久的战争课标要求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1三条战线战线地理范围作战双方地位西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英法军队德军主要战线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德、奥匈军队南线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军队奥匈军队2.“施里芬计划”(1)制订目的:战胜法国及其盟国。特点:集中兵力在西线,先占领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进攻。(2)实施西线:法德双方发动马恩河战役,不久,德军被迫撤退。东线:俄军进攻德国东普鲁士等地,并且俄军还深入到奥地利境内,德国被迫东西两线同时作战。(3)结果: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东西两线均形成对峙局面,转入阵地战。重要概念“施里芬计划”是以这样的假

2、设为前提的,即比利时不作抵抗,法军不堪一击,俄军动员迟缓,英国不会立即参战。许多假设未变成现实,说明“施里芬计划”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教材互补早在1905年,德国参谋总长施里芬就制订了德军东西两线作战的计划构想。其指导思想是必须趁俄军未充分动员之际,集中优势兵力,采取闪击战打败法国,再回头对付俄国,在三个月内结束战争。但战争一爆发,就超出了德国的预料,西线、东线、南线和海上战线几乎同时展开战斗,德军的兵力被分散,处于十分不利的态势中。(人民版)马恩河战役挫败了德军的凌厉攻势,迫使德军撤离马恩河防线,向安纳河一线退却。马恩河战役粉碎了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挽救了巴黎,稳定了西线。(人民版)马恩河战役

3、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重大战役。它宣告了速战速决梦想的破灭,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堑壕战。(岳麓版)深度点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变成了持久的阵地战,一是由于进攻一方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进攻兵力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一般来说,在双方武器相当的情况下,进攻一方付出的代价要比防御一方大得多。深化探究材料一为了在新的战争中战胜法国及其盟国,德军总参谋长施里芬在1905年就开始制订作战计划,即“施里芬计划”。计划战争初期德国在西线集中主要兵力,在6周内打败法国,而以少量兵力在东部边境牵制俄国军队;在打败法国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战争爆发前,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对此计划充满信心,他向整装待发的德国士兵说道:“叶

4、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也十分乐观地认为德军会稳操胜券。材料二马恩河战役使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向德皇报告说:“陛下,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思考(1)“施里芬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何缺陷?(2)针对“施里芬计划”法俄采取了怎样的对策?情况怎样?(3)宣告“施里芬计划”破产的是哪一次战役?之后战事呈何特点?(4)小毛奇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案(1)指导思想: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各个击破,速战速决。缺陷:具有一厢情愿的主观色彩,低估了对手,特别是低估了俄军的行动及战斗力,幻想英国不会参战。(2)法俄相约同时对德国展开行动,迫使德国两线分兵同时作战

5、。战争一爆发,俄军出人意料地在1914年8月攻入东普鲁士、奥地利等地,迫使德国调兵到东线,减轻了西线法军的压力。(3)马恩河战役。这次战役之后,战事进入相持阶段,双方转入了持久的阵地战。(4)“施里芬计划”破产,德军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二、“凡尔登绞肉机”1背景(1)德、奥匈结束东线战事的计划落空,战争重心重新转移到西线。(2)双方均把1916年看成是关键性的一年。(3)德军准备通过凡尔登战役,迫使法国退出战争。2.战况(1)德军发动进攻,使用了飞机、飞艇和毒气弹。(2)法军摆脱被动后,开始反攻,收复了大部分失地。3结果(1)德国歼灭法军主力、迫使法国投降的计划宣告失败。(2)法军站稳脚跟,德

6、军兵力、士气开始衰落。(3)双方伤亡总人数达七十多万,因而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4地位: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5其他战事:索姆河战役以及海上战场英德海军间最大规模的交锋日德兰海战。重点精讲为什么说1916年是一战中关键性的一年?(1)从双方企图看,交战双方都想在这一年给对方以致命打击,赢得战争。(2)从战争形势来看,这一年发生了三次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和索姆河战役,战争变得更加激烈和残酷。(3)从双方投入看,双方动用了大量兵力和最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和毒气弹。(4)从战争结局看,交战双方特别是德国元气大伤,战争主动权开始向协约国一方转移。三、“索姆河地狱”1目的:牵制德军

7、,支援凡尔登。2战况(1)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发动索姆河战役。(2)德军防守顽强,英法伤亡惨重。(3)英国首次使用新式武器坦克。3结果(1)巨大消耗战,未能决出胜负。(2)双方伤亡人数超过凡尔登战役。419141916年战争进程的影响(1)双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战争不见分晓。(2)双方都陷入了战争的泥潭,元气大伤。(3)交战双方对继续战争力不从心。教材互补大战进行了两年多,交战双方都已精疲力竭,难以为继。战争初期的狂热被战争的惨烈击得粉碎,厌战情绪弥漫在交战双方的民众当中,各国都出现了反战浪潮。(岳麓版)深化探究材料一西线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投入和伤亡情况战役双方投入兵力双方伤亡总人数马恩河战

8、役152万人35万人凡尔登战役112个师70多万人索姆河战役150个师130多万人材料二一战中的空战一战中的毒气战英国坦克思考(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列数据反映的主要问题。(2)材料二中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深层次的思考?(3)上述两则材料说明一战期间的主要战场上的战争呈现什么特点?答案 (1)交战双方投入大量兵力,消耗巨大,伤亡惨重。(2)一战过程中,飞机用于战争,毒气战在战争中被采用,坦克等新式武器投入使用。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战争奠定了物质与技术基础,也使战争变得更加残酷。(3)战争规模空前,战争异常残酷。课堂小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欧洲参战国的

9、增加,在欧洲形成了西线、东线和南线三条战线,其中西线和东线是这次战争的主要战线。英法军队与德军作战的西线更为关键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超出了作战双方的预期,打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交战双方都深深地陷入了战争的泥潭。1一战爆发初期,各国反战的声音微乎其微,主要原因是()A当时的战场局限于欧洲B极端民族主义情绪高涨C战争的残酷性尚不明显D人们预计战争时间不长答案B解析一战初期,民众深受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驱使,积极支持战争,故B项符合题意。2马恩河战役使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国参谋总长毛奇向德皇报告说:“陛下,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英法军队战斗力相对强大B

10、德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C俄军在东线发动进攻D当时战略主动权已经转移到协约国一方答案B解析马恩河战役使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将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所以说“已经输掉了战争”。3一战中,德国军事当局遵循克劳塞维茨的理论,用最残酷的手段进行战争,认为“唯有用恐怖的方法,才能恫吓像法国人那样堕落的民族”。最早使用毒气战的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B索姆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D日德兰海战答案C解析1916年,为了攻克凡尔登,德军使用了毒气弹,这是毒气战最早应用于实战。4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重要战役。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索姆河战役由英法联军首先发起B索姆河战役是

11、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C索姆河战役是一场巨大的消耗战D索姆河战役以德军的全面失败而告终答案D解析索姆河战役中,交战双方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仍未能决出胜负。因此,D项的叙述与史实不符。5为了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德国海军与英国海军在日德兰半岛海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海战,结果()A德国打败英国舰队并取得制海权B英国舰队虽然损失较大但仍掌握着制海权C德国舰队以巨大代价取得了制海权D英国舰队损失较小并稳固地掌握着制海权答案B6观察下面两幅地图:图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请回答:(1)图一中欧洲政治格局呈何特点?造成这一格局的基本矛盾有哪些?(2)比较图一、二,指出同盟国内部有何重大变化

12、?说明了什么?(3)据图二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4)从图中看出,同盟国作战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有何影响?答案(1)形成对峙的两大军事集团。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2)意大利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与同盟国作战。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一切以其根本利益为转移。(3)遍及欧亚非地区,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且有东、西两条主要战线;战争同时在陆上、海上进行;战争主要是在两大军事集团之间进行。(4)腹背受敌,两线作战。导致同盟国集团最终失败。历史纵横点拨以速决战为基本思想的“施里芬计划”,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战略计划的基础。它表现了后起的德意志帝国急于争夺世界霸权的狂热欲望。资料回放点拨法国

13、贝当将军关于凡尔登战役的回忆形象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学习延伸提示仔细观察漫画,结合三国同盟在殖民地争夺中的不同企图可知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战争爆发后,意大利权衡利弊,一开始采取观望态度,后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基础达标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西线战场上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ABCD答案B解析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均发生在西线战场上,而日德兰海战发生在北海。2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这次战役()粉碎了德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挽救了巴黎是一战中交战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的战役宣告了西线战事的结束ABCD答案C解析一战中,双方投入兵

14、力最多的战役是索姆河战役;马恩河战役后,西线战事并没有结束,双方转入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因此,的叙述不正确。3下图中的照片记录了1914年8月德国士兵的队列沿着月亮公园的围墙穿过布鲁塞尔的场景。这时的德国军队()A已被迫放弃“施里芬计划”B在东线已经基本击溃俄军C即将对法国发动大规模进攻D即将向英国本土发动进攻答案C解析按照德国的作战计划,首先进攻比利时,从法比边境再发动对法国的进攻。因此,C项正确。4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役被称为“索姆河地狱”,是因为这两场战役()A战役规模巨大B双方投入兵力很多C持续时间特别长D伤亡数字特别巨大答案D解析从“绞肉机”“地狱”的字眼上来判断,战役伤亡数字特别巨大。51916年5月底,英德海军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的北海海域发生了大规模的海战(如图)。这次战役()是一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海战德军在交战中的损失远大于英国没有使德国获得制海权使德国被迫转入潜水艇战ABCD答案B解析在日德兰海战中,英国舰队的损失大于德国舰队,但英国海军仍然掌握着制海权。这次战役后,德国的海军主力被迫龟缩在海港中,只有德国的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