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_汪丁丁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8862905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2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_汪丁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_汪丁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_汪丁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_汪丁丁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_汪丁丁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_汪丁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_汪丁丁(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 汪 丁 丁 内容提要: 理性主义自来是经济学家的信条, / 经济人0假设正是以理性算计为基 础的。但是这一信条愈来愈受到人类社会实践的挑战。就对社会学而言, 缘自古典 的/ 社会何以可能0的基本问题, 正在与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即/ 什么是理性行为0日渐 密切地结合起来, 融会为一个问题, 即/ 统一理性是否可能0, 并以现代性问题的转换 形态摆放在整个社会科学的面前。这或许为打破 18 世纪以来在社会科学专业化过 程中形成的学科壁垒提供了某种契机。 一、 引 言 经济学家们都承认, 经济学的各种现代版本, 除了新增加的数学描述, 基本上是从阿尔佛 莱德#马歇尔( Alfre

2、d Marshall) 那里传承下来的。这一百多年的经济学发展大致可以看做/ 经 济学中的理性主义运动0, 并且由于二次大战(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问世) 以来各国经济学家 介入政治经济政策的程度大大提高, 经济制度的演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沿着经济学理性主义的 思路行进。除了韦伯研究过的例子外, 一个最近的例子是目前正在各国( 包括发展中国家) 金 融深化过程中迅速兴起的期权交易制度。在期权市场上, 人们几乎完全按照伯莱克 -肖尔斯 ( 两位沿袭了经济学主流学派的金融理论家, 1997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定价理论来买卖期 权, 偏差一般不超过理论价格的 5%。相应地, 1997 年以来, 其它衍

3、生工具交易制度也围绕这 一理论迅速发展( 汪丁丁, 1997a) 。一般说来, 市场社会里各种经济制度的创设, 总是由企业家 们发起, 然后由经济学家们加以/ 理性化0阐释( 有时需要理性化地修正) , 从而得以推广到其它 地方。由此可以声称: 理性主义至今仍是主流经济学家们的信条( 大部分制度经济学家, 虽然 站在经济学主流之外, 也仍然抱持着理性主义信条) 。 由于对/ 理性0一词的诸多不同理解, 我必须在阐释/ 经济学理性主义0的涵义之前, 简要地 把这一解释按其推理步骤列举出来: ( 1) 经济学是英国经验主义的产物, 而不是欧陆思辨哲学 的后代。经济学家必须把自己的理论置于实证研究的

4、基础上。( 2) 经济学是/ 经世之学0, 不是 书斋里的学问; 经济学家必须对每日每时发生着的/ 日常事件0作出解释, 而这些事件的基本描 述只能是统计性的, 只能是那些服从/ 众数原则0的事件。( 3) 在对所有那些服从/ 众数原则0的 日常事件起了支配作用的力量中, 最重要和持久的两种力量是: ( 甲) 人的自利本性; ( 乙) 人的 宗教倾向。( 4) 经济学理性主义坚持人的自利本性是一切经济行为的( 至少是经济行为研究者 的) 出发点。这是亚当#斯密( A. Smith) 5原富6的核心思想, 也是被认为是/ 经济学帝国主义0 1 此处只讨论理性主义的/ 基础0, 对一百多年以来的/

5、 经济学理性主义运动0, 可参看汪丁丁在 1996 年的有关综述。 社会学研究1998 年第 2 期 里程碑的贝克尔( G. Becker) 1976 年著作5人类行为的经济学看法6的核心思想。 然而, 在过去二十年里, 人类社会的演进发生了与经济学密切相关的三大重要变化, 迫使 经济学家们( 为了使经济学仍然有存在的理由) 必须提出足以解释这些变化的理论。这些变化 是: ( 1)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方式、 动力、 以及相应的政府政策有了极大的改变; 技术进步与 人力资本投资而不是物质资本投资, 正在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和增长的主要动力, 人类社会正在 进入所谓/ 知识社会0( 汪丁丁, 199

6、4) 。经济学家必须解释由此而来的问题: 教育, 家庭, 婚姻, 移民, 技术演变路径, 知识产权, ,; ( 2) 前社会主义经济以及非洲和亚洲经济不发达地区各国 普遍向自由市场经济过渡, 而构成这一/ 过渡0的不仅仅是经济制度, 还有, 甚至更主要的是整 个社会( 经济、 政治、 心理、 社会组织以及文化结构) 的大范围变迁( 汪丁丁, 1992) 。经济学家必 须( 或试图) 解释发生于这些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下的、 以提高经济效率为主旨的人们的社会实 践及社会整体变迁过程, 必须研究此类问题: 新的行为规范的形成, 心理偏好的演化, 企业家能 力的积累, 政府的合法性基础, 社会自组织过程

7、, 革命与宗教行为, ,; ( 3) 首先从发达市场社会 里提出来的, 并正在成为所有市场社会( 发达的和不发达的) 不得不思考和处理的/ 未来学0( 关 于/ 市场经济0的未来) 问题, 如环境与增长极限的问题( 汪丁丁, 1991, 1997b) , 经济学家必须 ( 或试图) 理解这一人类基本生态过程的前景, 并研究相关的问题: 矿产以及包括/ 环境0在内的 各种可再生资源的/ 合理使用0, 人口代际间的/ 公平0, 对个体/ 理性0的重新理解, 对/ 人性0本 身的重新理解, 对/ 幸福0概念的重新界定, 以及与道德和审美问题有关的/ 权利0界定。这些问 题大部分已经超出经济学传统的研

8、究领域, 但是由于它们的提出或发生是基于上述三个经济 发展方面的问题, 人们自然要求经济学家给出某种经济学的解释。 当经济学家给出某种/ 经济学的解释0时, 这一解释的实质必须是经济学理性主义的, 否则 就谈不上是/ 经济学解释0。于是, 当代经济学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 要么坚持经济学理性主 义, 但是也许不得不放弃对上述许多重大问题的解释; 要么修正经济学理性主义, 而由此不得 不导致对经济学基础的怀疑甚至动摇。 对于社会学理论来说, 胡塞尔( E1Husserl) 毕生与之纠缠而不得解决的哲学问题 ) / 主 体性与主体间性0, 始终以其社会学形态折磨着社会学家们) ) / 人类行为的私人

9、性与社会 性0。古典社会学家们( 黑格尔, 迪尔凯姆 E. Durkheim, 韦伯 M. Weber, 帕累托 V. Pareto) 发现 了现代社会( 道德共识方面) 的危机; 近代社会学家们( 帕森斯 T . Parsons, 米德 G. H. Mead, 舒 茨A. Schutz, 高夫曼 E. Goffman) 提出各种/ 主义0( 行为主义, 功能主义, 现象学符号交流主义) 以图解释社会危机的各个方面; 而当代社会理论家们( 哈贝玛斯 J. Habermas, 吉登斯 A. Gid - dens, 以及法国学派诸家) 则宣称/ 本体0消解之后, / 社会0( 各种制度的集合) 本

10、质上应当被理 解为在个体与其他个体交往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和再生产的/ 历史形态0。正如吉登斯以/ 反唯 物主义宣言0姿态宣称过的那样, 马克思所说的/ 人创造历史, 但不能选择自己的历史情境0 (5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6) 对当代社会的人来说不再有效。当我们转向当代思想家们从/ 认 识论过渡到新本体论0的视野时, 我们无法忽视麦金太尔( Alasdair MacIntyre) 的批评: 任何理 性都是在具体思维传统之内的理性。就西方传统而言, 至少存在三个不同的思维传统: ( 1) 亚 里士多德传统; ( 2) 奥古斯丁传统; 以及( 3) 苏格兰启蒙传统。此外, 有各种各样的东方思维传 统(

11、印度吠陀学派, 佛教, 禅宗, 伊斯兰, 波斯, ,) 。处于不同传统的个体所得出的理性判断, 在 许多方面是冲突的, 是被处于其它理性传统中的个体认为/ 非理性0立场的。因而, 在/ 文化研 究0的论域里研究文化冲突固然有意义, 却无法提供给我们整体性的( 卢曼式的但不是/ 设计性 2 的0) 解决框架, 也许哈贝玛斯的/ 交流理性0显示出最光明的前景。但是正如我在第三节里要 讨论的, 社会交往或博弈过程的/ 多均衡0可能性使得上述麦金太尔的批评具有非常大的现实 意义, 至少/ 多均衡0意味着现代社会的高度不稳定性。于是, 在我看来, 社会学家们, 至少是那 些理论社会学家们, 不得不像当代

12、经济学家们( 或者理论经济学家们) 一样, 再次追问黑格尔和 韦伯反复追问的那个古典问题: 什么是理性? 二、 经济学/ 理性0的涵义 在前述已对经济学的/ 理性0涵义做了简要的推理逻辑的解释后, 在此引述结论性的看法 如下: ( 1) 经济学/ 理性0的第一个涵义是/ 人的自利性0假设。这只是一个工具主义( instrumen - talism) 的假设。在亚当#斯密那里, 人的双重本性包括( 甲) 自利性( sel- f interest) , ( 乙) 社会性 (social affectivity) 。因此, 在古典经济学里面原本没有社会学与经济学的对立。这种情形一 直延续到奥地利学派

13、的熊彼特( J. A. Schumpeter, 其巨著5经济分析史6最初是为韦伯5社会经 济年鉴6卷一写的社会学论文) 和社会学家韦伯( 其主要教授职称都是经济学职称) 。但是, 对 目前最重要的一批经济学家( 例如贝克尔,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和艾智仁 A. Alchian) 来说, 人 的社会性归根结底是基于人的自利性基础之上的所谓/ 启蒙了的利己主义0, ( the enlightened egoism) 。而人的自利性是生存竞争和社会进化的结果。换句话说, 经济学家观察到的社会竞 争的幸存者都好象是按照/ 自利原则0行事的人; 那些不按照自利原则行事的人已经消亡。( 2) 经济学/

14、理性0的第二个涵义是/ 极大化原则0( 也可以表示为/ 极小化原则0) 。这是马歇尔5经 济学原理6所做的贡献, 也是奥地利学派( 参阅冯#米塞斯 Von Mises, 5人类行为6) 发起的/ 边 际革命0的结果; 它承接着边沁( J. Bentham) 关于/ 幸福与痛苦0的功利主义( utilitarianism) 道德 哲学, 同时引进了实证主义的/ 行为0概念。个体对最大幸福的追求, 或等价地追求最小化/ 痛 苦0, 导致形式逻辑上的/ 极大化原则0。这一原则要求/ 理性选择0将幸福扩大到/ 边际0平衡的 程度: 个体为使/ 幸福0增进一个边际量所必须付出的努力, 相等于这一努力所带

15、来的痛苦。但 是, 在马歇尔( 1902 年5经济学原理6第十版的序言) 看来, 决定人类行为的最基本和最持久的 力量是经济的和宗教的。这一看法已经被现代经济学遗忘了。在萨廖尔逊( P. Samuelson, 1947 年版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 nalysis) 看来, 宗教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可以通过效用函数 的参数来反映, 从而一切人类行为归根结底可以由极大化效用函数来解释。( 3) 经济学/ 理性0 的第三个涵义, 是每一个人的自利行为与群体内其他人的自利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假设。这导 致了/ 社会博弈0的现代看法。经济学由此与社会学面临着共同的基本问题。 首先讨

16、论上述的第一个涵义) ) 自利性假设。在现代经济学家看来, 这一假设, 不论是被 当成符合众数现象的假设, 还是被看做/ 工具主义0的假设, 都与达尔文进化论和后起的社会进 化论以及当代的/ 社会生物学0有密切的关系, 这一关系的核心是: 人有动物的求生本能; 并且, 人的物质欲望大大超出稀缺资源所能满足的程度。于是发生了与/ 物竞天择0类似的社会竞争 规律。但是现代经济学家对/ 自利性假设0的这种看法已经与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发生了相当 大的分歧。 英国经验主义的登峰造极者大卫#休谟( D. Hume) 在5人性论6及5人类理解论6中都说过: 人是一种特殊的动物; 这种动物的高度想象力所导致的种种欲望, 大大超出了自然环境所能给 予满足的程度, 所以才发生了/ 财产权利0这件事。在休谟看来, 人类社会界定/ 产权0关系, 是 为了给每一个个体那有限幸福的来源提供保护, 免于他人无限物欲的侵占。休谟关于动物心 3 理学和动物伦理学的论述, 其晚年公开表示的/ 无神论0立场( 即以经验论来检讨/ 神0的存在 性) , 以及一生坚持的彻底的怀疑论, 足以使他成为一百年之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