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高中语文蒙娜丽莎的魅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847314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人版高中语文蒙娜丽莎的魅力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鲁人版高中语文蒙娜丽莎的魅力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鲁人版高中语文蒙娜丽莎的魅力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人版高中语文蒙娜丽莎的魅力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人版高中语文蒙娜丽莎的魅力教学设计及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教版高中语文蒙娜丽莎的魅力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导语生活中,一首美妙的乐曲,当令人回味无穷;一幅杰出的画作,会让人百看不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本介绍的是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让我们跟随作者傅雷先生,一起来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课件展示(题目、蒙娜丽莎画像)师:我们首先来观看一下蒙娜丽莎画像。请大家注意画像中的一处细节,与课本46页对照一下。蒙娜丽莎的手指是修长的,课本因为印刷的原因,看上去显得有些臃肿。二、 作家、作品简介师:关于画像的作者达芬奇,(课本43页注释1有介绍)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课件展示(达 芬奇自画像)从这幅素描像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深思睿智的老者形象。

2、关于作者傅雷,我们来看看他的生平简介。课件展示,找一名学生读一遍。三、阅读文本,初步感知文本内容(课件展示此句)学生默读文本,要求:1 学生自主找出文本中不明确读音的字词2 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3 反馈交流。 1 学生个别发言后,师课件展示(易读错的字音 )要求全班齐读一遍。 妩媚(mi)虔敬(qinjng)歌伶(lng)给予(jy)融洽(qi)相契(q) 轮廓(ku)棱角(lng)瞳子(tng)肖像(xio)颤动(chn)摒弃(bng) 怅惘(chngwng)衣褶(zh)2 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3):简介这幅画作名字的由来和它的传奇故事。 第二部分(4-13):重点

3、探讨这幅名画的艺术成就,也就是“蒙娜丽莎微笑之谜” 第三部分(14-20):分析这幅画作严谨的构图以及艺术技巧。 第四部分(21):赞美达芬奇超绝的绘画艺术与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 文本首先简介这幅画作名字的由来和它的传奇故事,接着重点探讨了这幅名画的艺术成就,也就是“蒙娜丽莎微笑之谜”。“这消魂的魔力,这神秘的爱娇,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作者凭借自己深厚的音乐艺术修养,从“音乐的摄魂制魄的力量”来源于那种“恍惚不定的音符”,推测这幅画作摄人心魄的原因,就在于“蒙娜丽莎微笑”的“莫测高深的神秘”。“因为它能给予我们以最飘渺、最恍惚、最捉摸不定的境界”。之后,作者又分析了这幅画作严谨的构图以及艺术

4、技巧。四品读文本,充分感受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课件展示此句)师:用一个词概括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神秘”作为一名欣赏者,作者认为这神秘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课件展示此句)学生思考回答,应该会找出第九段段首句。教师顺势提醒学生仔细阅读九、十两段。此处可以安排学生朗读文本第九段,提醒学生注意疑问句语调的上扬。(一)引人产生一系列疑问(引人生“疑”)微笑的有无微笑的意义(温婉、感伤、快乐、童真)(二)对象的表情和含义随个人的情绪转移(“貌”随情移)欣赏者悲哀微笑成感伤欣赏者快乐笑容在扩大小结:这种神秘感所带来的艺术效果,文章用一句话作了概括,即“它能给予我们以最飘渺、最恍惚、最捉摸不定的境界”。如果再

5、要求用一个字来表示这种境界,那就是“虚”。艺术的生命在于“虚”,在于意境。(课件展示此句)它不仅体现在绘画作品中。下面请大家通过图片来欣赏一尊雕像。(课件展示) 师:蒙的魅力来源于微笑的神秘,那么维纳斯的魅力体现在哪里? 学生活动:同位交流讨论。 师:请大家谈谈自己的魅力感受。 学生发言。 师:日本作家清冈卓行在他的随笔米洛斯的维纳斯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来阐述自己对维纳斯的美的感受。(课件展示) “可以说,她是一个美的典型。无论是她的秀颜,还是从她那丰腴的前胸延向腹部的曲线,或是她的脊背,无处不洋溢着匀称的魅力,使人百看不厌。而且,和这些部分相比较,人们会突然觉察到,那失去了的双臂正浓浓地散发着

6、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或者可以说,正深深地孕育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 师:这种神秘气氛使人产生无尽的想象,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课件展示)“虚”中包含着不尽的梦幻!应该说,维纳斯雕像在失去双臂后产生的巨大魅力是创作者始料未及的,这是一个偶然的结局。但是,油画蒙娜丽莎的魅力却是达芬奇苦心经营的结果。请大家看文本14段到结尾部分。师: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出发,作者认为人物肖像中的哪几处细节特征体现了蒙的神秘魅力?(课件展示此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具体内容。(1)神秘的微笑: 口唇的皱痕 脸部的轮廓 扁长的眼睛、全无光彩的瞳子 不十分规则线条的下巴(2)头

7、发、手是神秘气息的遥远的余波(3)似烟似雾的青绿色风景如梦幻般,是神秘气息的衬托。五教师小结本课主要内容: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傅雷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是从两个不同的层面引领读者来感受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的。首先是以普通欣赏者的身份,从个人主观感受出发,诠释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之所在,以及由此产生的迷人魅力。然后又以专业欣赏者的身份,从研究绘画艺术的角度出发,全方位地分析这幅画作严谨的构图及技巧,使读者认识到蒙娜丽莎的魅力之源。就这样,作者引导我们走进了艺术欣赏的大门,使我们对艺术品的感受从感性层面逐步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此处有课件展示六布置作业(课件展示)我国古代艺术素有重虚的传统,绘画

8、多留有空白,诱人联想,讲究“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戴熙习苦斋画絮)。欣赏图片“齐白石的虾”,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蒙娜丽莎的魅力教学反思蒙娜丽莎的魅力是新选入鲁人版教材的一篇散文,而且本学期刚由以往定位为课外自读的篇目调整为教读篇目。除了教参上一点简略的解析外,一时之间,很难找到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向同行请教,也是爱莫能助。因此只能独自苦心钻研文本。反复阅读之后,感觉文本自身篇幅长,难度大。作者傅雷先生早年留学法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在文中驾轻就熟地运用音乐艺术来诠释绘画艺术,对于缺乏艺术素养的读者来说,这一部分内容很难理解。自身都不能理解,如何再去教导学生?思考再三,决定在课堂教

9、学中忽略这一部分内容。因为它在文中也只是起类比作用,不大影响师生对文本重点的理解把握。现代阅读理论把阅读的心理过程分为感知 、理解、 深悟三个层次。鉴于教师本人也是反复阅读好几遍文本后,才逐渐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并确定局部分析品味的切入点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的第一模块是“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语文教学中,对一个文本的感知,不能只着眼于某一个孤立的部分,而应从整体形式出发,把它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形式去感知去发现。托尔斯泰认为,文学艺术是人与人交流感情的“工具”。他给艺术下的定义是:“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的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也为这些感

10、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由此可知,在教学中,学生感知文本能不能进入欣赏层面,关键在于能不能激发起与文本的感情内容相通的自我情绪体验。教师要注意对教学情境的营造,让学生沉入到文本所设定的情境之中,向与文本相应的情感转移,进入角色,诱发“预备情感”和“接受心境”。这个“整体感知”的过程,一要给足学生读书的时间,二要明确提出要求。例如让学生通过找关键词及中心句来概括文章大意等。这一模块的教学设计事后也得到了专家的肯定。接下来,是教学过程的第二模块“品读文本,局部揣摩”。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回答。问题的设计,要紧扣文本重点,这是一堂课最费心思的地方。我个人的理解是:先提一个“牵一发

11、而动全身”的问题,再紧扣这个“主问题”提几个相关的子问题,让这些问题形成一个“问题系列”,构成一定的逻辑关系,逐层深入地推进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的其中一个问题是:作为一名普通欣赏者,作者认为蒙娜丽莎的神秘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课上完后,专家在点评时,很客气地提出:当作者傅雷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表达他个人的主观感受时,他还运用了类比通感的手法,用音乐来诠释绘画,这应该不是以一名普通欣赏者的身份能够做到的。专家的点评确实一下子切中了要害。因为早在设计这堂课的教学环节时,我就打算把作者论述音乐的部分忽略不提,根源是自己音乐素养的欠缺。而这就导致了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出现了误差。“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传统的教师论,而现在“一桶水”又何尝能解决问题,“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泓水”。做教师不容易,做语文教师更加不容易,相信所有教过语文的人都深有体会。也正因此,语文教师,一生不能丢弃的习惯就是读书。涉猎面要广,通过不断学习,来突破专业的“瓶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