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教案设计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792649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次北固山下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次北固山下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次北固山下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次北固山下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次北固山下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次北固山下教案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次北固山下教案设计次北固山下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它是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代表作,广为传诵的古典诗歌,千古名篇。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次北固山下教案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 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名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2、 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3、 继续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1、 颈联中所包含的哲理意义。2、 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一、导入“诗以言志”,确实,在春秋战国时代,不会吟诗,意味着在任何社交场合你都无法表达自己的愿望,因为所有的人都必须吟唱诗经中的诗句来和对方交流。因此,在诗歌中自然而然流露出诗人的情志就一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在唐朝,这种传统的表现

2、形式一般以抒发诗人的情感、志向为主,到了宋朝,世人都崇尚讲究理趣的诗歌,所以这种古已有之的传统就主要体现于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上了。我们小学早已学过的登鹳雀楼就有很深的寓意。谁来说说这首诗所包含的哲理含义?学生发言。教师点拨:这里蕴含着这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想要看得更远,那么他必须要站得更高。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首千古传颂的蕴含深刻哲理的诗。让我们合着悠扬的音乐一起来朗读这首诗吧。二、学习律诗的格律常识在学习诗歌之前,应先了解有关诗歌的常识。通常所说的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钱塘湖春行

3、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规定有三以次北固山下为例说明: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联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对偶联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三、鉴赏诗句1、 同学们先自己将这首诗朗读几遍,体会一下诗中包含的情感。然后说一说你的感觉。学生发言。教师点拨: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王湾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愁,又写出来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的胸襟。2、 如果说这首诗写了羁旅之愁,在首联中有没有体现?分析: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诗人乘舟正朝着眼前的“绿水”前进,驶进“青山”驶向“青山”之外的遥远的客路。此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3、 此联写的是什么?古来很多人称赞这两句诗气势逼人,意境豪阔,你的感觉怎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