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式的转变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785705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96 大小:2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教学方式的转变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方式的转变(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临漳进修校 李瑛大家回顾一下自己上中小学时老师是如何教自己的,以前的教学方式是什么。谁可以说一下,(其中大部分学生都是95后上学,刚好没有赶上课改的始班车)而现在的教学方式又是什么。来看一段杜朗口的教学视频,大家重点来关注一下教学方式,为什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这要从我国的课程改革说起。在建国以来的50多年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8次重大改革,一、建国以来课程改革历程 每次改革都在其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进行改革,也在这三大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八次改革。(一)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收回了教育主权,对

2、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进行了彻底的改造。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前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重新规定小学实行五年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的痕迹明显,某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实际。 (二)19531957年的第二次课程改革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一五”计划,教育势必紧跟经济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变动。这一时期的课

3、改存在的问题是: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但模仿前苏联的痕迹仍很深;课程变动过于频繁,教材又跟不上需要,致使教学工作不能完全按照教学计划执行;部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不够紧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三)19571963年的第三次课程改革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国泰民安。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时期的课改出现了新的动向:重视学科与育人的作用;首次提出设置选修课;实行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相结合的教科书制度;重视地

4、方教材、乡土教材的编写。 (四)19641976年的第四次课程改革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全国进入混乱状态,全国没有了统一的教育方针,没有了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有的只是各地自编的生活式教材,生活、社会、革命构成了全部的课程。五)19781980年的第五次课程改革 1976年粉碎四人帮,1977年教育战线开始拨乱反正召开了科学教育工作会议,对课程改革进行了充分的酝酿,以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为起点,开始了课程领域内的拨乱反正。 (六)19811985年的第六次课程改革 各国的竞争与国内的主要需求都集中在人才上,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19

5、81年教育部根据邓小平“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指示精神,根据新教学计划的要求,人教社立即组织编写了第六套教材。1984年教育部颁发了六年制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教学计划,在数学、外语、自然常识、劳动课程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同时对教学大纲也进行重新修订,于1986年颁发了小学、初中各科教学大纲。 (七)19861996年的第七次课程改革 经过第六次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个别问题上,如普及义务教育、教育体制僵化等仍需进一步改革。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6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拉开了第七次课程改革的序幕。

6、这一时期的课改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在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确立了“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敢于突破以往课程改革中的诸多禁区,如“个性发展”,“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内容在各地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中都有重要地位。 (八)1996至今第八次课程改革 2001年2月,国务院批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遵循“先实践,后推广”的原则,新课程于2001年 9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2002年秋季实验进一步扩大到330个市、县。2004年秋季,在对实验区工作进

7、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到2005年,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这次改革不是对课程内容的简单调整,不是新旧教材的替换,是一场课程文化的革新,是教育观念与价值的转变,涉及课程的理念、目标、方法、管理、评价等方面。理念、目标、方法、管理、评价变了,同样需要我的教学方式随之而变。(不讲)二、课程改革的现实启示 (只介绍题目)纵观8次课程改革,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这些启示将警示现在和未来的课程改革。 一是课程改革要有理性的秩序。总体上讲,历次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不足,对国内外课改实践理性分析不够,总是满足着政治的需要,被动地行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头。原因

8、固然很多,重要的一条是我们缺乏对课程改革的理性与系统的思考及导致没有本土化的课程理论。这就需要我们去建立理性的秩序,视课程改革为一个渐进的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系统地考察课程改革的社会政治背景及各种制约因素,抑制课程改革的功利性、实用性倾向,进行原创性的理论研究,使它朝着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是课程改革要在钟摆中寻求平衡。联系8次课程改革,可以发现钟摆的痕迹,在理论倾向方面,从建国初的全盘苏化到逐渐的本土化,从本土化的否定到改革开放后部分西化,从西化到努力地本土化,在课程内容方面,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之间来回摇摆。在钟摆中我们会失去自我,迷失方向,给课程实践带来许多麻烦,应该从中找到平衡,才

9、能使课程改革获得良性发展。 三是课程改革要成为理论与实践的活的环节。分析历次课程改革的指导理论,可以发现,根本没有本土化的课程理论予以指导,都是生吞活剥地运用他国的课程理论。不是我们不用自己的理论,而是我们至今没有中国化的课程理论。这主要由于课程改革没有起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黏合剂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课程改革这个舞台,让中小学教师在自主地实践课程过程中自觉地反省、反思,建构自己的“理论”,让课程理论工作者走出书斋,走进中小学,帮助教师解决认识上和行动上的问题,开展合作,互相补充,推动课程的实践和研究。 四是课程改革要重视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应该得到与课程设计同等的待遇。课程的实施归根到底是教师问

10、题。教师的积极性、能动性直接影响课程实施。如果教师对课程方案的设计参与不足,对课程理念理解不深刻,课程意识淡薄,教师往往会抵制课程改革。这就要求学校和课程理论研究者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和理论研究,尤其是对教师实施课程的研究,使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得到发展,课程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得到有效实施。两则公益广告:第一则:母亲:乐乐,别忘了做作业!孩子高兴地回答:知道了,妈妈!母亲:乐乐,别忘了弹钢琴!记住了妈妈。孩子平静地回答。乐乐,别忘了画画!好的,妈妈。孩子无奈地回答。乐乐,别忘了听英语!妈妈。孩子近乎痛苦地回答。乐乐,别忘了话外音:别忘了他是个孩子!第二则:首先,小男孩回家路上,背着一个小书包,头上

11、的小鸟欢乐地歌唱。然后,从小男孩头顶上飞过一本语文书和一本数学书。此时,小男孩不觉得痛苦,继续高兴地往前走;不一会儿,又从小男孩后方飞来物理书和化学书,小男孩仍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继续前行;紧接着,又一本美术书飞进小男孩的书包中,小男孩的头上渗出了汗珠,喘着粗气,前进的脚步变的蹒跚起来;小鸟的叫声也变得急促起来。最后一架钢琴飞入了小男孩的书包,这个小男孩最终被沉重的学习压力压垮了。提问:让学生分析通过该案例所想到的分析:这两则案例反映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实施的普遍问题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一是,课程选择的主体是家长而不是学习者。二是,选择内容繁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三是,知识体系陈旧,难以

12、适应社会发展和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这种现状的存在,我国进行了基础教育改革。2001年我国建国以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在全国顺利推进。我县从2004年开始实施新课程,这次课程改革步伐大、速度快,表现在教材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课程标准等的变化,新课程实施范围广。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评价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中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去教,这是我们值得深思、探讨的问题。今天我非常有幸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教学方式转变的有关知识。一、新课程的教学观的改变是由学生观决定的:(一)新课程的教学观:1、教学不仅是

13、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还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课程与教学关系上)传统的课程与教学是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课程与教学是对立关系,是机械、单项、线性关系。新课程认为,师生是课程实施、创生的主体,课程与教学是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和整体发展的有机整体。新课程下课程的概念与传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与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2、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从教与学的关系上看)传统教学以教为中心,以教为基础,师讲生听,师写生抄,师问生答,老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主宰学,学服从

14、教。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多元互动教学之中,教学互动主体不断变化,学生也是教师,教师也是学生,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3、教学不仅重结论,还要重过程。(从结论与过程上看)传统教学重结论、轻过程,教师重教轻学,教师把精力倾注于如何把知识讲得精彩;没有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即怎样才能学懂、学会,特别是会学。于是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在教学改革中,人们开始关注学生的学,强调由学懂到会学,新课程还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有成功有失败,这正是一个人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15、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新课程的教学观强调教师在互动教学中为不同差异的学生服务,以满足不同差异学生的学习需求。4、新课程的教学不仅关注学科,还要关注人。传统教学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而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现在提倡生命教育,让孩子们关爱生命,珍视生命。新课程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和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新课程的教学观给教学的基本定位,可以用一幅对联来描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中做”,学、做、教互动合一先做后导、以做论导,导“做中学”,做、学、导协调发展横批是:互动出彩对联解释:上联的意思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独立认真地尝试、探究,然后根据不同差异学生的学习需求,存在问题,确定如何去教。如何去教呢?不是去教知识,教现成结论,而是“学中做”。 下联的意思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先做后导、以做论导。意思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制定、自主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做指的是实践活动。教师怎么导呢?不是直接指挥,不是亲自组织,现时是导“做中学”。导的主要内容,强调教师指导学生如何选择活动主题,如何制定活动方案,如何结组。做、学、导协调发展,强调学生学会与老师与学生与社会成员合作探究,协作共事。横批:强调新课程结构在教学中的周期互动整合,要让学科课程课堂教学与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