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高二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743949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高二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高二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高二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高二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高二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高二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必修三高二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测试题知识点:从“无为”到“有为”1西汉初年,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关注民生,恢复生产。这一施政的理念主要来源于()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D墨家思想知识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汉武帝起用儒学之士的用人政策()反映了社会各方面事务需要人才其方式主要是策问适应了封建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是封建国家的一种选官制度A BC D3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

2、俗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4(2013福建文综,14)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5(2013重庆文综,1)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6汉书董仲舒传中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

3、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由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张()。 A思想统一 B三纲五常 C君权神授 D以刑辅德7“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董仲舒思想中,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C“春秋大一统” D“三纲五常”知识点:儒学成为正统8.东汉时期的太学清议() A实际上就是早期的太学生的议政运动 B就是要求让儒家思想成为主导思想 C不敢议论时政,只是对学术问题进行批评 D对时政进行批评,进行议论,由于他们未跻身于官场,所以影响不大9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

4、”是因为() A孔子有教无类 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五经”的流传10 2010年1月15日下午15时31分左右(北京时间)出现了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的天象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使汉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 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 一统 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11(2013广州摸底)“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 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

5、想 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D荀子发展的儒家思想12(2014湖北黄冈模拟)秦始皇焚书,只有医药、卜筮、种树等书籍不在禁、焚之列,焚书之后又坑儒以警告天下,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充分说明()。 A政治制度决定文化的命运 B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C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D主流文化被否定和限制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陕西五校联考)汉书董仲舒传说:“(董)仲舒遭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

6、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四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以田,以赡不足,塞兼并之路,然后可善治也。汉书食货志引董仲舒语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

7、舒的主张。为此,汉武帝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2)据材料二、三,指出董仲舒又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些主张在当时有何作用?(3)据材料四,概括实现“善治”的主要途径。这一途径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治国理念?(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董仲舒历史地位的认识。【参考答案】1C。解析 本题考查对教材知识的把握,西汉初年统治者推行的休养生息政策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运用。2D。解析 符合贤良用人政策的背景;符合贤良用人政策的方式;是对贤良用人政策从制度层面进行归纳;这些都符合贤良用人政策的实际。3D。解析 材料的核心意思是教化人民完成善性是上天立王的本意,这充分体现了董仲舒民性本善、君权天授的观点。4A。解析本

8、题考查学生的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说的是贫富程度与治国难易的关系,但材料中没有强调怎么达到贫富有度,B、C、D三项都是在强调怎么达到这个度,扩大了材料的信息。所以只有A项符合题意。5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等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君权的需要,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君。因此,这位学者应该是董仲舒。韩非子、孟子分别是先秦时期法家和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朱熹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都与题干中的思想内容不吻

9、合,故应排除A、B、D三项。6D。解析材料主旨以“阴”“阳”为切入,强调了“刑”与“德”的关系,“刑主杀而德主生”等信息体现了其“以刑辅德”的主张。7B。解析 董仲舒思想中,体现“神学化”“宗教化”“教主化”的只 有B项。A、C两项是为封建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服务的;D项是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董仲舒思想中,体现“神学化”“宗教化”“教主化”的只 有B项。A、C两项是为封建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服务的;D项是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8A。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东汉时期的太学清议实际上就是早期的太学生的议政运动。9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0、 使儒学成为中国主流思想,所以东汉时,诸将皆有儒者气象。10C。解析 董仲舒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这就是“天人感应”学说。日食的发生,使汉宣帝认为是天降灾祸,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C项正确。11C。解析据材料“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可知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从此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12C。解析秦代焚书坑儒和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质都是通过加强思想控制以加强君主专制。这说明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13解析第(1)问,据材料“春秋大一统者”、“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

11、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体现了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具体措施回答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做法。第(2)问,据材料“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可知是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理论,其适合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第(3)问,据材料“限民以田,以赡不足,塞兼并之路”可知限田和反对土地兼并,体现了“仁政”的治国理念。第(4)问,从董仲舒改造传统儒学及其意义回答。答案(1)大一统理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用儒生;设置太学及地方教育系统;表彰六经。(2)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理论。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3)主张限田,反对土地兼并。仁政。(4)改造传统儒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儒学大师。(4)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认识:文学体裁要更加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