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8687990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4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授课教师:张子程 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 2010-3-25 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 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 第一节第一节 美学学科的诞生美学学科的诞生 审美现象是丰富多彩的,人类的审美活动及对它的自觉不自觉的反思也是 源远流长的。 从历史上看, 无论审美的历史(包括对审美现象反思的历史)是多么 复杂变幻, 它在人类文明之初是如何与其他生存样式错综在一起, 但它作为一种 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总是存在着。不过,存在归存在,它被人类清醒地意识到, 并对它作专题性的关注乃至思考、发展还是需要指引性的力量,这力量有两方 面,一是人类的文学艺术实践,另一个更重要、更直接的因素是“美学“这门学科 的建立。 文学艺术实践

2、不仅本身就是审美生存的确证与发展,而且,它的现实存在及 其独特形态,使人的思想无法回避、忽略它,而对它的解释与思考势必会发展出 独立的思想领域;然而,光有文学艺术的实践与思考是不够的,人类的审美生存 有比文艺更深、更广的维度。从对象上说,人类的审美不仅面对艺术,还面对自 然与社会;从深度来说,尽管文艺的实践与思考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世界、人与 生存的整体性理解, 但这些理解是自下而上的, 不免有零散、 片断、 表面的缺陷。 所以, 还需要一种对人类审美生存、 审美活动作全面思考与研究的“美学“学科来 最终解决这个问题。 以文艺实践与思考为基础和核心的“美学“, 正如一条“金线“, 使历史中各时期

3、、各方面、各层面的相关意识与理论得到了烛照与贯穿,它们因 此而汇聚成一个巨大的实践与思想传统,帮助我们了解、思考、发展人类的审美 活动。 一、审美意识、美学思想与美学一、审美意识、美学思想与美学 在“美学“的烛照下,人类历史中与美学相关的思想资源大致可分为审美意 识、美学思想与美学三个层次。 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指的是尚不成熟、不自觉或不清晰的有某种审美追求的意识,它 往往没有获得系统性理论性的表述, 或者仅仅通过审美实践活动体现出来。 审美 意识可分为初级的审美意识与高级的审美意识两个层次。 初级审美意识最典型地 存在 于原始社会中,也大量地存在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或民间形态中。例如考 古发

4、掘出的原始部落遗址中, 经常可见大量制品, 制品上常常有许多装饰性纹样, 制品的形态本身有不少愉神悦目的特点。这些东西,显然不是在成熟、发达的美 1 授课教师:张子程 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 2010-3-25 学思想指导下的作品,而且就当时来看,也许未必是为了审美的目的,因为在当 时恐怕根本就没有美的观念, 他们对世界与生存的理解尚处于混沌状态, 谈不上 有独立的“美“的样式。不过,从今天的美学来看,它可以是“美的“,可以作为今 天“美学“所源自的基础,所以,可以称之为“审美的“。只是由于它的不发达、朦 胧、片断的形态,只能称为“审美意识“。在民间形态中,初级审美意识也大量存 在,例如民间画诀说

5、画美人:“鼻如胆,瓜子脸,樱桃小口蚂蚱眼;慢步走,勿 奓(zha 四声)手,要笑千万莫张口。“美人该怎么样,民间恐怕未必如文人诗 词中所展示的那样有长期的意识发展、 构思过程, 其后也没有深厚的哲思为背景, 尽管它也许濡染了文人意识, 但标准终究出于一种自然的喜好。 高级审美意识往 往表现在各个时代较成熟、 较自觉的实践中。 例如中国戏剧中的“大团圆“结局现 象。“大团圆“结局是深受普通民众喜爱的,它的后面,其实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背 景,它牵涉到中国人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许多戏剧家创作戏剧,选择、安排 了“大团圆“结局。 为什么要选择它, 他们恐怕没有一套细致完整的理论来解释它。 但它确实也建

6、基在中国人复杂的世界观、人生观基础之上。 美学思想:美学思想:是思想主体较自觉地对艺术、美或相关问题进行思考的成果。它 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自觉的、有一定系统性、理论性的思考,其理论表述也是有 一定的普遍性的追求。比审美意识更进一步。不过,美学思想尚未对审美现象作 整体或独立的思考,未有对审美现象独立的、整体性的表述。在思想史上,它或 以哲学的形式出现, 或以文艺评论、 创作思想的形式山现。 在美学的思想资源中, 它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美学:美学:是有意识地对审美现象作整体性、系统性思考所获得的系统理论。绝 大多数(但非全部)这种思考,会自觉地自称为“美学“。 意识、思想,要成为“审美的“,也取

7、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这种意识、思 想,必须具有对美学有所贡献的可能性,关于桥梁浇铸、人类基因的思想恐怕是 永远成不了“审美的“,这一点较好理解;另一方面,审美是历史性的,美学也是 历史性的,意识、思想要成为“审美的“,必须依据于考察者所具有的美学视野。 美学视野变化了,它的历史资源也会变化。以马克思的思想为例,如果我们的美 学视野仅局限于艺术哲学, 那么马克思思想中可取为美学思想的, 恐怕主要是他 关于古典文艺的论述,关于席勒化、莎士比亚化的论述,关于艺术真实性的论述 等等; 如果我们的美学视野扩大到人类的整体生存, 那么马克思以“实现“为核心 的唯物史观、 关于“异化“的思想、 关于共产主义

8、的思想也可视为或可改造成为美 学思想,如果我们的美学视野再细致、灵活一些,那么还有一些思想可理解为美 学思想,例如当代西方后结构主义思考艺术的符号性本质与艺术的生产机制时, 就考虑到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资本生产理论的贡献。 2 授课教师:张子程 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 2010-3-25 所以说,意识与思想之成为“审美的“,其标准是历史性的。从总体倾向上 说,美学视野总是越来越宽,美学的思想资源也是越来越宽广的。我们要具有博 大的胸怀与灵活的眼光去看待历史上各种思想资源。 前面讲过,美学思想在美学思想资源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因为美学产生 较晚;另外,从历史上看,美学思想往往比美学更为深刻、更有启发

9、性,这是因 为构建“美学“体系的, 在思想史上是近代以后的事, 并且不是大部分思想家的任 务,反过来,思想史上几乎所有的思想家,都对美学问题有过深刻的思考。从这 一点看,我们应充分重视美学思想,从中获得发展美学的深厚基础。 不过,从理论形态上看,“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最成熟的理论体系。因而, 从历史上看,它也是最晚出现的。正如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所说:“到了文艺 复兴以后,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各门学科的分工愈来愈细,对于人类审美心理 功能和客观现实美学特征的研究愈来愈深入, 而人类的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也愈 来愈丰富,愈来愈复杂,因此,美学终于从哲学与文艺理论当中独立出来,成为 一门独立的学科。

10、这样,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先有 审美意识,后有美学思想,最后才有美学这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建立。“ 二、鲍姆加登与“美学“二、鲍姆加登与“美学“ “美学“这个名称以及“美学“的第一个较完整的理论, 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 姆加登。(AGBaumgarten,1714-1762)提出的,也正因为如此,他被称为“ 美学之父“,也被公认为“美学“学科的创立者。 鲍姆加登是莱布尼茨一沃尔夫系统的欧洲大陆唯理论者。在他的时代,哲 学已进入了“认识论“阶段,也就是说,哲学的关注点探讨人类的知识是什么,人 类怎样获得知识, 人类有哪些能力, 这些能力对知识的获得起着怎样的作用等等 问题。

11、在鲍姆加登之前,莱布尼茨曾阐明物质实体的单子说“,他认为“单子“ 由全知全能的上帝赋予“精神“,因而具有“前定和谐“。“单子“是封闭的,因此, 人的心灵这种“单子“如果有知识,其知识也非外来的,而是内在的,根本来源于 内在的知识就是理性, 而且也只有理性才能把握它, 真正的知识就是理性认识的 “完善“形式。 感性经验对知识的获得是不起根本作用的, 它要么给理性认识提供 一种启发、唤醒作用,要么只是知识的不明确的、模糊的形式,故而,莱布尼茨 重视逻辑学。 菜布尼获的学生沃尔夫发展了莱布尼兹的思想, 提出了系统的知识 体系,他将哲学分为理论的和实践的;理论哲学又分为本体论、宇宙论、心理学 和科学,

12、其中心理学也探究人的认识能力。沃尔夫认为,在人的认识能力中,明 确的理性能力是主要的, 它所构成的逻辑学是一切知识的前提, 除了理性能力外, 人的认识还有一套混乱的心理能力,即感觉能力,这种感觉能力是不重要的。 3 授课教师:张子程 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 2010-3-25 唯理主义在认识能力中忽视感性的做法,不仅受到英国经验主义的批判,也 受到唯理论内部一些思想家的批评, 认为这样完全忽视感性的做法会使整个哲学 体系出现漏洞,而且最重要的是,忽视这部分认识能力,怎样来解释文学艺术的 魅力呢? 沃尔夫的学生,鲍姆加登,是许多试图修正着一偏向的思想家中的一个。他 自称向来受到诗的魅力的吸引,“对诗

13、有着高度的评价“,认为,“哲学和如何构 思一首诗的知识是连接在一个最和谐的整体中,却往往被视为完全相反的东西。 “为了证明诗与艺术的合理性,同时,也为填补沃尔夫体系中忽略感性所留下的 知识的空白,鲍姆加登提出关于感性知识的科学。这门学科,不仅更加细化了沃 尔夫体系,在逻辑学之前增添了一个学科,而且也填补了关于理性有逻辑学、意 志有伦理学、而感性则没有学科的空白。同时,也为诗和艺术找到并奠定了在人 类能力与知识中的位置,这门学科,他称为“埃斯特惕卡“(Aesthetica),也就 是感性学,因为此词来源于希腊文aisthesne(感性)。 第一次提到这个词的地方是他的博士论文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

14、“可理 解的事物是通过高级认知能力作为逻辑学的对象去把握的; 可感知的事物 是 通过低级的认知能力作为知觉的科学或感性学的对象来感知的。“鲍的这篇 论文于1750年出版。1742年起,鲍在大学里讲授他论文的研究成果,1750年,他 根据讲义出版了他进一步的发展成果Aesthetica,系统地提出了“感性学“的构 想。 鲍的感性学即是我们今天讲的美学,那么,为什么“感性学“就是美学呢?因 为鲍曾明确地指出,这门学科“作为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 术和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 “是“对以美的方式思维过的东 西所作的共相的理论考察。“也就是说,“感性学“是考察美的、考察

15、艺术的。因 为这个原因,也因为人们的沿相袭用,这个词遂成了“美学“学科的名称。 鲍姆加登在他的学说中,认为:“美学(感性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 善,而这完善也就是美。“也就是说,他认为“美“的根源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 “。在莱希尼茨一袄尔夫学派中,“完善“本来主要用于理性认识上,理性认识的 完善即是知识。鲍姆加登则指出,感性认识尽管不如理性认识,但它也有它自身 的完善,这完善就是“美“。 自鲍姆加登建立了他的“美学“后,其后的思想家都承认这门学科,并因而 对美“作更加专题、系统的思考,自此,“美学“这门学科产生了。考察“美学“ 这门学科的诞生状况,可以发现这样两个问题:第一,鲍姆加登的

16、“美学“,是以 人类能力中的“感性“为研究对象的。 它其实是关于人类能力的一种学问, 也正因 为此,“美学“在相当的时期内,以研究人类感性能力、感性活动为主。它也导致 4 授课教师:张子程 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 2010-3-25 了直至今天,还有许多美学理论将“审美经验“等课题放在核心位置;第二,鲍姆 加登的“美学“。尽管意图在提高诗和艺术的地位,但他仍然将“感性“视为一种“ 认识“能力,而且是“低级“认识能力,这就使“美学“仍处于从属于哲学、逻辑学 的格局中,鲍氏也称“逻辑学“是“美学“的“大姐“。 但是,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知识的进步、研究的深化,“美学“研究不再停 留在其诞生的起点上,“美“这种人的生存属性,不应该仅仅是一种“认识能力“, 更不应该只是“低级“能力,“美学“也不应该仅仅是对人的一种静态能力的研究。 这些认识,是今天我们学习美学所必须具备的,鲍姆加登是“美学之父“,也是思 想史上重要的思想家,但他比起其他许多美学家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