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中学习探究中提升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687945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主中学习探究中提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自主中学习探究中提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自主中学习探究中提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自主中学习探究中提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自主中学习探究中提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主中学习探究中提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主中学习探究中提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主中学习 探究中提升“自主式”探究活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研究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及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平时的课堂教学实际,提出“自主式”探究活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尝试。一、“自主式”探究活动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围绕数学的课堂教学,“自主式”探究学习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导学,课中探究,课后反思。三个阶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个阶段的学习都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等等。当然,“自主式”探究学习不等于让学生完全自学,它的高级形式是同伴间的小组合作学习。同时它的开展与成功离不开

2、教师的精心设计与策划。(一)课前的导学学习活动所谓的导学学习活动是指上课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自主地准备相关内容或材料。它是一种有目标的自学性学习,同时也可提前介入小组活动,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进行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必要保证。1、 设计好课前导学学习的方案导学方案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重要航标。它既要反映教师的一些教学思想,又要为学生的思考留下广泛的空间。方案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体现问题性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生活化,应用化,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有一定的学习挑战性。因此,导学的内容必须经过筛选和改编。经过整

3、合,把数学知识点融于实际问题之中。不断积累、挖掘、整理出各种生活数学案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较大的思考空间,产生正常的认知冲突。(2)体现开放性导学方案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唯一的方法。因此,在设计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对不同的事物的观察也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问题的解决往往是殊途同归。在提出数学问题、逐步形成数学概念、获取数学信息的过程中,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方法,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来观察、分析、猜测和整理。作为教师,应给予学生这样的机会。(3)体现合作性受少先队假日小队实践的启发。我们数学也成立了课外数

4、学小队。这样,可以使小组活动提前介入,利用学生间的互惠互补,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实效。事实上,要求学生在40分钟内进行探究活动往往是走过场的。所以,笔者坚持把全班分成若干课外小队,让他们以小队的形式参加课前导学学习。附导学学习表(之一):第8小队 队员:邬小威、孙松奇、金晶露、徐晨冰研究内容: 百分数的意义 研究方案:1、 我们先分了分工,然后分头去找资料;2、 我们花了大约10分钟交流了一下资料;3、 我们的结论:邬小威说百分数就是分母是100的分数变来的,我们都很赞成。教师提示:1、找一找关于水资源的资料;看看有没有百分数?2、 你们对百分数想说些什么? 我们发现

5、:地球上的水资源原来这么紧张,看来节约用水还真不是一句空话!以上表中的内容除了教师提示是教师提供的外,其他部分是根据学生的反馈整理的。2、整理导学材料,提炼数学问题导学方案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小队交流过程中能有一个参考方向。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在上课前很有必要处理和提炼好导学方案所带来的各种关于学生学习起点的数学信息。导学方案为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教师基本上掌握了学生的学习动向和走向。这对于开展自主式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在提炼和处理的过程中,如何发现和创造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是面临的挑战。(这里的问题是整体性的)导学方案提供了学习主题与思考方

6、式,形成了某个事例或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这就是探究。在这里我们先说说一个好的问题或事例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1)问题的真实性我想问题不是勉强产生的,而是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产生的真实问题。如:自来水龙头由于未拧紧,在不断的漏水,如果经过一昼夜,那要浪费多少钱呀?再比如:今天下午大扫除,我们5人小组承包二楼走廊和楼梯,从数学的角度分析,怎样打扫才显得高效呢?也有纯数学的问题,如三角形的高怎样画才更准确些?为什么说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呢?等等。真实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也才有组织讨论的价值。(2)问题的探究性问题尽可能是围绕某个事例而展开的,是可以统领整节课的。它的呈现形式有很

7、多。但光有了问题还不行,还得看这问题需不需要通过学生的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大胆猜想、充分交流等思维活动才能解决的。其核心就是有没有可探究性。如果没有探究性,这个问题就是不可取的。(3)问题的创造性创造是在新异情况下或困难面前采取的对策。能够独物和新颖地解决。它的特点是具有新颖性和发散性。问题本身的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学习。可以开拓思路,追求多元答案。(二)课堂的探究学习活动所谓的探究学习,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自主地、合作地进行学习,在学习中通过说一说、动一动,议一议等途径达到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目标。1、 设计好教与学的预案激活教材内容,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是我们一直思考的课题。即使现

8、在教材在逐步地完善,也还需要教师合理地取舍、组织安排。对知识点的考虑不仅有横向还要有纵向的整体把握,做到时时保有学习的新鲜感,这样,才会出现一个新颖有趣,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课堂。如何活化教材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如在学习圆周长一课时,我们把圆周率的发现设计成一个数学活动实验,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下滚一滚、做一做、算一算等。学习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独立思维,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地接触所要解决的问题,只要真正调动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就可能形成一种主动的学习。我们倡导主动学习,主要是要求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们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从中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

9、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追求其结果。总的来说激活拟从几个方面来考虑:(1)寻索数学例题中的故事因素,把这种陈述式的例题变成动态的故事或案例,使之具有可讨论性和探索性。这一点,教师在设计时应与导学方案的整理相结合起来统筹考虑。(2)删除例题中的不合时代需求的陈旧内容,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思维设计符合学生生活经历的题型。有利于学生更真实地体验数学,认识数学。(3)适当延伸例题内容,有意识地模糊一些纯数学的知识点要求。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也达到有东西可以“议”的目的。(4)挖掘教材中的非结构性知识因素。考虑学科间的整合性(参考附页教学设计)。2、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10、学生的探究活动离不开教师的调空与引导。我们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放任自流。特别要处理好培养能力与落实双基的关系。两者不能有所偏废,否则我们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要做到:(1)严格控制教师的讲解时间,多给学生表达、参与的机会。切忌操之过急,急于求成。(2)、小组讨论与组组互动要有指导性,即讨论什么?该如何操作。避免盲目性与无序性。(3)一般情况下,40分钟内适量安排精选的习题进行思维训练,以达到巩固探究的目的。3、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要建立以小组合作为载体的自主探究方式,首先必须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着手。素质教育的实质是良好习惯的教育。在实践中我们努力抓好五大习惯。(1)良好

11、的表达习惯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数学课上,学生独立表达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是学生能否表达?表达的如何?答案是不尽人意的。语言与思维是紧密联系的。没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思维水平。因此我们积极鼓励学生进行“1对1”或“1对2”的聊天。每周三次,每次5到10分钟。话题由同学和老师协商安排,比如:啤酒瓶中的数学、如何乘公共汽车等等。让学生在各种语境中想说、会说、善说、说会。(2)仔细的阅读习惯阅读是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在数学课上,学生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很少的。所以从客观上数学教师一般很少去注意学生的阅读情况,就更不用说去有意识地培养这种能力了。其实学习数学却很需要这种能力。比如有些学

12、生计算总是出错,但订正就很快对了。据事后找学生谈话了解,大部分是由于没有仔细阅读造成的。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组织编写了一些数学材料(既可以是一些易错的习题,也可以是一些数学探究材料)。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10到20分钟数学信息,并回答材料后面的问题或写读后想法与同学交流。(3)负责的倾听习惯倾听小组成员发言是一种良好素质的表现,现在的学生存在着两个极端:不想说或不会说时一个字都不说,参与小组讨论或交流时他在与不在几乎一个样;能说的或想说时呢?不停地说,根本听不进别人的发言。经常下去,就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意义。所以为了培养负责的倾听习惯,我们严格要求学生乐于听取别人的发言,不得随便

13、打断别人的发言。发言时必须要有先后次序。即使自己不发言,也要能记下别人的发言要点。知道其大概。(4)灵活的思维习惯通过几何题和应用题的思路分析,大力提倡一题多解与发散思维。学习知识是训练思维的理想途径。在数学题的求解中,如能主动地进行一题多解,多变多思,步步深入,增大思维强度,则有利于思维的广度与深度的培养。在做作业时,如能长期坚持以“快“为前提,以“准“为关键,“快“与“准“结合的定时训练,对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是十分有效的。必须解决众人总是“没想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包含在很多平常的现象中,只有那些善于“由此思彼”的人才能想到。这种“由此思彼”的联想能力,就是思维

14、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顺向思维、逆向思维、整体思维等方面。 (5)严谨的质疑习惯质疑提问是创新的开始,而好奇、质疑正是儿童的天性。例如,学习“分数通分”时,一位学生质疑提问:“为什么通分一定要同分母呢?同分子不也可以吗?” “5/6与3/7其实只要看看就知道了,根本就不用通分!” 这些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争论,最后在质疑提问中得出了只要能比较分数的大小。各种合理的方法都可以,不一定要通分的结论。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并逐步培养了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6)自我评价的习惯从评价方式来

15、说,我们不能只注意显形的分数或等级,考虑学生在自信心、情感、创造性等方面的表现更加重要,从而对不同的学生作出差异性的评价,对学生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笔者在教学中引进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自我评价。使学生逐渐养成会正确评价自己,正视自己的不足,勇于攀登一个又一个的高峰。在平时的课堂上让学生逐渐学会诚实地自我表扬与自我批评。不断提升和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是自主式学习程度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对于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性是很有利。在教学中努力实践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学会小组内三个参与,充分交流小组成员间的思考内容。A、能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小组研讨的民主性是保证合作学习实效

16、性的关键。小组研讨的民主性,集中表现在充分尊重与众不同的思路和独到见解,吸纳与众不同的观点上。至于观点本身的正确与否又是另一回事。现在的难处是能不能听到不同的声音。所以从某种角度来分析小组合作的过程比合作的结果更为重要。我们很需要培养这种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地说,不但自己说也要求小组的成员说“没关系,大胆讲”,“谁有不同看法”,“你的看法很独特”,“你分析得真棒”等,学生感受的是教师与同学的期待与信任,教师和同学真正是作为他的朋友和同伴参加学习活动的,在这里他们将共同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快乐。为了帮助小组提高参与的能力,我们制订了小组培训计划。如:今天我当家、萧山一日游等话题。教师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