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8673851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ppt(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上),内容提要,1.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认识,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一),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认识,人本主义学派的观点,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现实主义学派的观点,我国大陆学者的观点,港台学者的观点,人本主义学派的观点 以卡尔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都有能力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并加以改正,心理教育与辅导不是操纵一个人的外界环境或其消极被动的人格,而是使受教育者学会自省自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最终实现自我完善,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要建立一种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心

2、理健康状况与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或者意念是否得到释放有关,与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的冲突有关。 要使个体心理健康,就要使受教育者意识到其潜意识中那些被压抑了的念头,加以适当地化解和释放,从而缓解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强化自我的力量,或者对生活中的烦恼和精神痛苦采取某种自圆其说和自欺欺人的认识方法,以求心灵的自慰,也就是弗洛伊德通常所说的“心理防御机制”。,现实主义心理学家的观点 以格拉泽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心理流派认为人都具有自主自立能力,也具有成长动力,主张受教育者区分生活中的“成功的认同”与“失败的认同”,增加对前者的体验,减少对后者的体验,这样才能充分满足个人爱与被爱的需求,感受到个

3、人的价值,并且十分重视承担责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并将其当成心理教育的核心,强调人只有积极面对现实,才能承担责任,获得成功的认同。,我国大陆学者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看法: 北京师范大学的郑日昌教授提出了四条原则: 理解和尊重相结合的原则; 发展和矫治相结合的原则; 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与辅导相结合的原则。,港台学者对于此的看法 黎丽玲提出了“了解个人的原则、发展个人的原则、促进适应的原则、沟通与回馈的原则”。 台湾学者吴武典等人提出了“充分了解学生的原则、适应个别差异的原则、强调合作的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原则、个人成长的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重 要 性 1、自觉运用心理健

4、康教育规律; 2、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 3、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 4、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一),针对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活动性原则,生 活 性 原 则,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必须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点,性别特点,时代特点,表现特点,个性特点,针对性原则,年龄特点之学龄初期的学生 a.学龄初期学生的心理特征 1.系统学习代替游戏活动并开始开始成为主导活动 2.逐步形成社会集体意识 3.自我意识逐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4.情感内容不断丰富和深刻 5.意志品质在不断发展 6.克服困难并按预定目的去完成

5、任务的能力正逐步完善,针对性原则,b.学龄初期学生的主要矛盾 1.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速度不均衡的矛盾 2.心理过程发展不协调的矛盾 3.自我发展与外部要求不一致的矛盾 c.学龄初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1.入学适应问题 2.学习指导问题,针对性原则,学龄中期的学生 a.学龄中期学生的心理特征 1.性意识的觉醒 2.独立性明显提高 3.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 4.人际关系趋于复杂化,针对性原则,b.学龄中期学生的主要矛盾 1.性生理和性心理矛盾 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3.主观我和客观我的矛盾 c.学龄中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1.适应生理变化 2.适应独立意向 3.增强和适应自我意识的发展,针对性

6、原则,学龄晚期的学生 a.学龄晚期学生的心理特征 1. 成熟性 2. 闭锁性 3. 幻想性 4. 独立性,针对性原则,b.学龄晚期学生的主要矛盾 1.生理、心理、社会之间的矛盾 2.自我的矛盾 3.强烈的性意识和匮乏的性知识、性道德的矛盾 c.学龄晚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1. 自我意识的教育 2. 升学就业的心理指导,针对性原则,性别特点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原因,使不少女生妄自菲薄,缺乏自信,认为女儿天生不如男,女子无才便是德,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成才。因此,心理健康工作者应根据现代差异心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帮助女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并注意培养其自信心,好胜心,以激励其成才。,

7、针对性原则,学生的表现特点 在学校教育实践工作中,常出现一些特殊学生。这里 所说的特殊学生,是指学业不良,品德不良,或两者都不 良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常存在一些特殊问题,理解他们的 心理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不仅能帮助他们克 服心理健康问题,而且能从根本上改进学习状况及行为方 面的偏颇。,学生的时代特点:当代孩子至少有两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 中国现在有3.2亿个家庭,20.72%的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即至少有六千六百三十万独生子女,他们身上具有非独生子女的特点。比如,中国城市独生子女既有充满自信、乐于助人、渴望友谊、兴趣广泛和积极寻求发展等人格优势,但也存在不少人

8、格缺陷,如克服困难取得某项成功的动力较弱,在伙伴交往中易伤害别人、勤俭节约表现较差、学习兴趣缺乏等。,针对性原则,第二个特点是:中国第一代在电视前长大的孩子,特别是城市的孩子过去是孩子不了解大人,认为大人很神秘;今天倒过来是大人不了解孩子,认为孩子很神秘。 电视传媒有一个特点,它模糊了成人与儿童的界限,儿童看许多成人节目,成人的节目中有许多不理解的内容,可他们却一古脑儿的装入了脑海之中,由于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心理和行为也变得复杂起来。,张春兴的研究:当代中学生有五个特点: 1.青春期延长,从20世纪初的1318岁到现在的1121岁,内心变化加大,情绪不稳定因素增多; 2.身心发展失衡 ;

9、 3.在不连续文化中成长,由于城市工业化,社会多元化,文化失去连续性,使今天对新一代的教育困难重重。,针对性原则,4.身在福中不知福。 5.自我追寻中感到困惑,社会多元化、社会普及化在前途的发展上,个人和出路和选择机会随时增多,及自身追寻与选择的能力不易获得,于是在客观出路广阔而主观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多数青年人,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困惑。,针对性原则,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不尽相同的 理由一:这有遗传学的依据,人有23对染色体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可产生223*223 约 70 万亿种染色体分配不同的受精卵。由于每一个染色体内部含有大量基因,而基因和染色体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发生变化,故一般认为除同卵双生子外

10、,世界上不可能产生两个遗传上完全相同的人。,针对性原则,理由二:人们在后天环境、教育条件、个人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每个人在体形、体质、性格、气质、能力、知识、技能等特征的复杂组合上必然是与众不同的。 心理教育的目的不是消除学生身上的这种个性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是使这种独特性和差异性在积极的方向上,得到充分的张扬和完美的体现。,针对性原则,小故事 一位母亲带着小孩子去商场买玩具,看到商场货架上各种各样的玩具,母亲本认为孩子想要玩具,可孩子却闹着要回家。母亲很纳闷。当她蹲下来哄孩子时,才恍然大悟: 原来在拥来挤去的人群中,孩子什么玩具也看不见,看到的只是无数条腿。 启示:要蹲下来给孩子说话,要从孩

11、子的视角看问题。做到这一点,对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要注意到对学生个性差异的了解。尽管前人已经编制了大量个性心理测验和评定量表,供了解学生使用,但要真正了解学生,还要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接触才能完成,这是一项需要长期练习才能掌握的技能 。 另一方面,就是要对学生区别对待,应该将每个学生看成一个不可重复的独特存在、灵活运用心理健康的通用原理,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地因材施教,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全面性原则,教育者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指导工作。 学生内部 知、情、意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因素、生理因素 内外关系 个体身心因素 外部因素(家庭、学校、社会),全面性

12、原则的界定,全面性原则,贯彻全面性原则的出发点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个体心理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个体身心因素与外界环境的制约性和协调性,来全面考察和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因素及其对策,同时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效和持久的展开。,全面性原则,贯彻全面性原则的注意事项 1. 要树立学生全人化发展观念 所谓全人化发展观念,从社会价值取向来看,它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满足学生自我完善的需求看,它注重学生知情意行几方面协调发展。,全面性原则,贯彻全面性原则的注意事项 2. 要及时发现和弥补学生某些方面的发展缺陷,全面考虑和分析这些缺陷的形成原因和制定策略。

13、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抽象的发展,而是表现在人的各方面素质全面、协调的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人的素质发展常存在某些不足。由于人的素质结构内在本质联系非常紧密,此方面的不足常会成为彼方面的发展障碍,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做有心人,及时发现学生在素质发展存在的缺陷。,全面性原则,在对这些这些发展缺陷进行分析和考察时,要注意采取系统的观点。 以情绪为例,要判断学生情绪是否异常分析及分析问题成因时,除了要对情绪的表现进行外部观察,对情绪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进行专门评定外,还应结合个体的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个性特征、生理因素、应激因素等进行综合考察和分析,特别是对家庭、学校、社会中诱发学生不良情绪的

14、主要应激源,更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才能作出科学的诊断与恰当的处理。,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的界定 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通过活动来促进心理发展。 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人通过活动反映客观世界,又通过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使反映进一步受到检验与发展,因此活动构成了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 人的心理品质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没有社会性的活动和交往,个体的心理就只能停留在动物的水平上 。,活动性原则,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观点: 人的心理机能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低级心理机能,包括感觉、知觉、情绪等; 另一类是高级心理机能,包括观察(高级知觉)、情感、意志等。 他认为,人的活动是心理的本源,是心理产生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人的各种高级心理机能都是这些活动与交往形式不断内化的结果。,活动性原则,如何贯彻活动性原则? 1.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 的需要,要能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 2.要注意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重复参与各 种训练和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