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601729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度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7年度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7年度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7年度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7年度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度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度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试卷(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试卷试卷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第 卷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6 题。每小题 3 分, 共 18 分。 材料一先秦史传文学,从最早的尚书到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其“史传”的性质逐渐减弱,而“文学”的性质则逐渐加强。尚书记言直录,不别方语雅言,亦不加裁剪;春秋记事简洁,如新闻标题一般;后世文学家对这两部着作推崇倍至,主要是崇其高古,很难说其有多少文学意味。至国语左传,记言记事写人,尚裁剪,重技法,且开始出现与史无关而于文有益的“闲笔”,其叙述之高明,言语之醇美,较之尚书春秋,非止一箭之进。到战国策,夸张失实之处俯拾皆是,很多记述都是出于文学的考虑,而难以

2、史学的标准衡量,最突出的便是“床笫之私”“密室之谋”之类情景的记述。发展到两汉时期,史传文学的巅峰之作史记出现,这两方面性质同时达到了最高水平,“ ”,言其史传之成就,“ ”,言其文学之成就。然而从汉书开始,便预示了与先秦史传文学恰好相反的趋势,即“ ”性质的加强,和“ ”性质的减弱,这一趋势也就意味着“史传”与“文学”的分离独立,后世的史传着作便很难再在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了。 1.填入文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A无韵之离骚 史家之绝唱 文学 史传 B无韵之离骚 史家之绝唱 史传 文学 C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史传 文学 D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文学 史传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 A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出自此书。 B国语是一部国别体着作。主要记录了周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C战国策由西汉刘向编定,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此书。 D史记记载了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 3000 多年的历史,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材料二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也是智者的游戏。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诸侯林立,战争不断,周边戎狄蛮夷迅速强大,各诸侯国身处忧患之中,为了生存、为了发展,只

4、有利用强大的军队去征服别国。战争磨砺了智者,催生了谋略,产生了智慧。在战争中,人类将政治智慧发挥至极致。毋庸质疑,春秋战国的历史是血染的历史,是白骨堆积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舞台上,智慧与狡诈、血腥与惨烈构成时代的主旋律,这里有流芳千古的浩然正气,也有滑稽可笑的荒唐闹剧。虽然说“春秋无义战”,但是,战争却有自身规律。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武器的进步、战争方式的变革,以及战争规模的扩大,造就了一大批擅长指挥作战的将帅和军事家。他们从战争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事军事理论研究、裁篇着录,大量的军事理论着作应运而生,出现了一个兵家荟萃、群星璀璨的兵法盛世。兵家思想正是这一时期战争智慧的集中体现。孙子兵法被

5、誉为“东方兵学的鼻祖”。孙子所提倡的“知己知彼”“出奇制胜”“避实击虚”等军事思想至今仍被人们奉为圭臬,堪称世界第一兵书。他全面总结了以前的战争经验,分析、论述了作战原理,提出了军事上许多杰出的命题,揭示了认识和指导战争的普遍性规律。内容丰富,见解精辟,不仅对当时的战争有十分深刻的指导意义,而且还深远影响了后世乃至当今的军事思想。战争离不开外交。战国时期,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人物,被称为“纵横家”。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却往往能取得奇效,纵横家多出身贫贱,苦难的生活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品质,比如苏秦“悬粱刺股”。他们可以用三寸不烂之舌退却百万之师,也可以用纵横之术解不测之危。苏秦佩六国相印

6、,统帅六国雄狮逼秦废帝号;张仪雄才大略,以片言得楚地 600 里;蔺相如虽非武将,但浩然正气直逼秦王,直至完璧归赵。纵横之士智勇双全,且不乏仁义之辈,他们的机智和勇敢,一直被后人敬仰。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一大批擅长作战的将帅和军事家,这离不开武器的进步、战争方式的变革,以及战争规模的扩大。 B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争充满了血腥与计谋,但其中也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C孙子倡导的诸多军事思想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与其善于从战争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有关。 D纵横家在外交上往往取得奇效,他们多出身贫贱,意志坚定,但他们的行为方式为后人所不齿。 4.与例句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7、例句: 在这一历史舞台上,智慧与狡诈、血腥与惨烈,构成了时代的主旋律。 A苏秦佩六国相印,统帅六国雄狮逼秦废帝号。 B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C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D大上海成了孤岛了,一片黑暗笼罩。群鬼出现,百怪跳梁。 5.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加横线词语的注音或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群星璀璨 毋庸质疑 精辟(b) B完璧归赵 流芳千古 荟(hu)萃 C推崇倍至 朝秦暮楚 血(xi)腥 D悬粱刺股 俯拾皆是 滑稽(j) 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 A战争磨砺了智者,催生了谋略,产生了智慧。在战争中,人类将政治智慧发挥至极致。 B孙子所

8、提倡的“知己知彼”“出奇制胜”“避实击虚”等军事思想至今仍被人们奉为圭臬,堪称世界第一兵书。 C他们可以用三寸不烂之舌退却百万之师,也可以用纵横之术解不测之危。 D他们从战争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事军事理论研究、裁篇着录,大量的军事理论着作应运而生。二、课内文言文阅读题,完成 711 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王之蔽甚矣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 辞决而行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8.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居山东时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行李之往来 D徘徊于斗牛之间 9.下列各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 夜缒而

9、出 因人之力而敝之 B乃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C以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之财 D所以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所以遣将守关者 10.下列各组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侣鱼虾而友麋鹿 B却秦而存赵 沛公军霸上 C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 常以身翼蔽沛公 D. 皆谦而礼交之 顺流而东也 11.对下列特殊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籍何以至此 宾语前置 B. 渺渺兮予怀 状语后置 C.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判断句 D. 而如姬最幸 被动句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 1213 题。共 6 分。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

10、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了。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呢?”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 “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

11、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12. 简析选段中水生嫂一“震”一“吮”两个动作揭示了人物怎样的内心活动?从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4 分) 13.简析选段中画线句中的 “笑”体现了水生怎样的心理活动?(2 分) 四、默写。共 6 分。 14. 在横线处写出诗

12、文原句。(任选三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还也”的主要原因是:,。 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前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 ,。 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劝说秦伯时,曾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这句话是:,。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的大好局面。五、微写作。共 10 分。 岁末回首,是中国人的生活传统,也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回首 2016 年,总会有一些人、事、物留驻心头,让我们用文字记录它们,表达自己的情怀和感悟,迎接新的一年。要求:从下面三

13、题中任选一道,不超过 150 字。 15-1这一年中总有一个场景留在你脑海中,绘出这个场景并融入你的深情。 15-2这一年中总有一句话深深影响了你,写出这句话(字数不超过 30 字)并阐述它带给你的启迪。 15-3这一年中总有一个人深深打动了你,抒发你对他(或她)的某种感情。 第 卷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621 题。共 20 分。 鲁仲连义不帝秦 秦围赵之邯郸。魏安厘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以急围赵者,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鲁仲连适游赵,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矣?”平原君曰:“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连曰:“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鲁连见辛垣衍而无言。辛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