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杨平心理学习题精讲招教讲义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8596933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6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杨平心理学习题精讲招教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石杨平心理学习题精讲招教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石杨平心理学习题精讲招教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石杨平心理学习题精讲招教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石杨平心理学习题精讲招教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杨平心理学习题精讲招教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杨平心理学习题精讲招教讲义(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师招聘考试 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 (全 3 讲) 主讲:石杨平主讲:石杨平 第一讲第一讲 第一章 普通心理学概述 第二章 感知觉 第三章 思维与想象 第二讲第二讲 第四章 注意 第五章 记忆 第三讲第三讲 第七章 情绪与情感 第八章 意志 第九章 需要、动机与兴趣 第十章 能力、气质与性格 目录目录 . . . . . . 1 1 2 3 . 4 4 5 . 6 6 7 . 8 . 8 第一章 普通心理学概述 第二章 感知觉 第三章 思维与想象 第一章第一章 普通心理学概述普通心理学概述 题型:选择 一、单选 1. 【浙江 08】下面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A.信念 B.兴趣 C.动机 D.

2、气质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和个性 心理过程:知情意 个性: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2. 【湖北】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 B.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 C.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 D.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3.(2008)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在哪一年 A.1789年 B.1879年 C.1890年 D.1897年 4.(2007)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 方法,称为(A ) A.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调查法 D.自然实验法 5.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应研

3、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学派为 A.人本主义学派 B.格式塔学派 C.行为主义学派 D.精神分析学派 第一讲 下面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 D ) 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 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 同的行为表现 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在哪一年?( B ) 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 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学派为( D ) 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 第二章第二章 感知觉感知觉 题型:选择、填空、简答 一、单选 1. 【浙江 05】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

4、界值 A.感受性 B.绝对感觉阈限 C.绝对感受性 D.感觉阈限 2.吃糖之后再吃药,就觉得药特别苦, 觉规律?( C ) A感觉适应 B同时对比 C继时对比 D感觉转换 3.(湖南株洲10年)有的人有时会晕车和晕船 这个感受器是在(D ) A、心脏 B、小脑里 C、胃里 D、耳朵里 4.(安徽09)看书时用红色的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 A.理解特性 B.选择特性 C.恒常特性 D.整体特性 5. 【浙江】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 这个过程是(C ) 。 A.漂白过程 B.明适应 C.暗适应 D.感觉后效 6. 【浙江 05】在“万绿丛中一点红”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

5、恒常性 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红花更易成为焦点受到关注 7. 【浙江】味觉属于(C ) 。 A.内部感觉 B.远距离感觉 C.近距离感觉 D.本体感觉 8.(2011年)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 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 D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二、填空 1. (安徽特岗)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时对比 。 三、简答 (安徽特岗)1. 简述影响社会知觉的特点 (1)认知者本身的特点。主要包括认知者的经验 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称为(D ) 。 ,而吃完药再吃糖,就会觉得糖特别甜。这

6、是哪一种感 有的人有时会晕车和晕船,这是因为体内的平衡感受器受到了刺激。 看书时用红色的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这是利用了认知的B。 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 ”中,绿草更易被归为一组,这是知觉的(A ) 。 红花更易成为焦点受到关注,这是知觉的(B ) 。 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同时对比和继 简述影响社会知觉的特点。 主要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性格和认知者的需要。 ) 。 这是哪一种感 。 , 并以这种看法作 继 (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

7、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 及其社会意义的大小。 (3)知觉的情境方面。在社会知觉中 有重要作用。 (4)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定势在对人的知觉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初步印象时,这种作用特别明显。 第三章第三章 思维与想象思维与想象 题型:选择 一、单选 1 【甘肃 09】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 国冬日长城内外的壮丽景象。这种想象叫 A 再造想象 B 创造想象 C 无意想象 D 幻想 2 (安徽09)老师提出“剪刀的用途 A.动作思维 B.发散思维 C.习惯思维 D.形象思维 3.(湖南株洲10年) “一题多解”和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4 【甘肃 09】 “灯是照明

8、的工具”这种认识反映了 A 思维的间接性 B 思维的灵活性 C 思维的概括性 D 思维的敏捷性 5. (株洲07)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 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反映了思维的哪个过程 A 综合 B 比较 C 概括 D 分析 6.(湖南株洲11年)王晓明同学在阅读 的形象,这属于(C ) A、无意想象 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二、多选 1 (安徽10)再造想象的条件有(ABD A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B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 C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D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答案:ABD 2 (长沙11年)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A认知 B理解 C分析 D综合 答案:CD

9、 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 在社会知觉中,除去知觉的主体、客体之外,知觉的情境也具 定势在对人的知觉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陌生人形成 沁园春雪 ,可以根据诗中的描述,在头脑中出现一幅祖 这种想象叫(A ) 剪刀的用途”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是B。 “一事多写”是培养学生的( A ) 这种认识反映了( C) 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敏捷性 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 反映了思维的哪个过程?( A ) 王晓明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根据文字描述在脑中呈现出孙悟空 ABD ) 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 ( CD ) 认

10、知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 知觉的情境也具 陌生人形成 在头脑中出现一幅祖 了解它们之间 根据文字描述在脑中呈现出孙悟空 第四章 注意 第五章 记忆 第四章第四章 注意注意 题型:选择、填空、简答 一、单选 1 (安徽10)一名教师走到安静的教室门口故意咳嗽两声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2 (安徽10年)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3.(广东08年)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A 范围 B 分配 C 稳定性 D 转移 4. 【湖北】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 A活动的物体更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11、B新形的刺激更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C色彩对比鲜明的刺激更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D刺激强度大的物体更易引起人的无意注 答案:C 二、多选 1.(安徽10年)注意的品质包括(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深度 答案:ABC 三、填空 1.【吉林 09】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 意注意_、_不随意注意_ 四、简答 第二讲 一名教师走到安静的教室门口故意咳嗽两声,目的是引起学生的( B ) 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 ) 耳听八方”反映的是注意的(A ) 。 应注意字体颜色的搭配,这是因为(C ) 色彩对比鲜明的刺激更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刺激强度大的

12、物体更易引起人的无意注 ( )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_随 _和_随意后注意_三种。 随 1.(吉林 09)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 激物的新奇性; 人的主体态度: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 五、论述 1. (湖南07)一位新进的教师,在新学期开始 心理学的观点谈谈这位老师的做法。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 的效果。 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 有趣的图画, 室内的花草 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 第五章第五章 记忆记忆 题型:选择、填空、简答 一、单选 1.(福建08)短时记忆的容量很有限

13、 A.3加减2 B.5加减2 C.7加减2 D.9加减2 2.瞬时记忆的信息贮存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A.0.25秒- 2秒 B.5秒- 2分钟 C.2分钟到5分钟 D.5分钟- 10分钟 (安徽 09)学生边听课边记笔记是 A.瞬时记忆 B.感觉记忆 C.长时记忆 D.短时记忆 4. 【2010 河南】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等速 D.匀加速 (安徽09) “过目成诵”反映的是人的记忆有很高的 A.敏捷性 B.持久性 C.准备性 D.准确性 6 (安徽10年)一种记忆特点是:信息的保存是形象的 是以事物的物理特性直接编码,这种记忆是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

14、长时记忆 D动作记忆 7.(安徽09)在对学习材料理解的基础上 验进行的识记是C。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8.(福建09小学)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 论是( C )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动机说 D.调节说 9.(福建08) 学生刚学英语, 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质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 情绪状态;知识经验;机体状态; 在新学期开始,将教室环境布置了,窗台摆上鲜花,用教育学 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 室内的花草、 植物这

15、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 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短时记忆的容量很有限,一般只能贮存的信息项目为(C ) 存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贮存时间大约为( A ) 分钟 学生边听课边记笔记是D。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A ) 。 反映的是人的记忆有很高的A。 信息的保存是形象的,保存得时间短、保存量大,编码 这种记忆是( A ) 在对学习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 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的理 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 中间难, 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D ) 刺 用教育学, 影响学生集中学习 , 编码 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 的理 ) 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10.【吉林 09】 “十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 A.再认 B.有意再现 C.直接再现 D.间接再现 11 (山东06年)学习某材料,10次正好记住 A 8次 B 10次 C 12次 D 15次 二、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