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七上 二、《论语》十则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466149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七上 二、《论语》十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七上 二、《论语》十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七上 二、《论语》十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七上 二、《论语》十则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七上 二、《论语》十则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七上 二、《论语》十则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七上 二、《论语》十则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二、论语十则,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子: 。 (2)而: 。 。,先生,指孔子,并列连词,并且,转折连词,但是,却,知识盘点,(3)习:古义: ,今义:学习 (4)之:_ 。 (5) 通 ,意思为: 。 (6)知: 。 (7)愠: 。 (8)君子:_。 (9)译文: 。 _。 _。,复习,代词,它,代指学习过的知识技能,说,悦,愉快,了解,生气,发怒,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且时常地复,习它这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

2、来,这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10)反问句:不亦乐乎? 提示:“不亦乎”“不也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吾:_。 (2)日: 。 (3)三省:_。 (4)为: 。,人称代词,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替,(5)谋: 。 (6)忠: 。 (7)信: 。 (8)传: 。 (9)译文:_ _ _,出主意,谋划,尽心竭力,真诚,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的言行,替人家办事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真诚,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3、矣。” (1)故:原意:旧的;在句中形容词用作名词,意思为: 。 (2)而: 。 (3)新:原意:新的;在句中形容词用作名词,意思为: 。 (4)可以:古义: ,今义:可能、许可 (5)译文(2012齐齐哈尔):_ _。,学过的知识,连词,表顺承,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做老师了,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而:_ 。 (2)罔:_。 (3)殆: 。 (4)译文(2014陕西,2013普洱):_ _ _,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却,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有害,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

4、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却不读书就会精神倦怠而无所得。,5.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诲: 。 (2) 通 ,意思为: 。 (3)是:古义: ,今义:判断动词 (4) 通 ,意思为: 。 (5)译文:_ _ _,教导,女,汝,你,此、这,知,智,聪明,智慧,孔子说:“由,教导你的(道理)你知道,它们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6)判断句:是知也。 提示:“也”表判断语气。 6.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思: 。 (2)齐: 。 (3)内: 。 (4)译文(2013普洱):_ _ _,希望、想

5、着,看齐,内心,自己,孔子说:“见到贤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在内心)自我反省。”,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行: 。 (2)译文(2011六盘水):_ _ 8.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其:_ 。 (2)善:古义: ,今义:善良 (3)从:_ _,走路,行走,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两个“其”都是代词,他们的,这里指优点,长处,代词,代指值得学习的方面;,代词,代指缺点,不好的方面。,(4)之:_ (5)译文:_ _ (6)省略句: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 之。,学习,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

6、不好,的方面(反思自身)改正它。,9.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士:_ (2)弘毅:_ (3)译文:_ _ _ _,有抱负的人,刚强,勇毅,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了之后才停,止,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10.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之:_ (2)凋:_ (3)译文:_ _,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凋谢,孔子说:“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11.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1)其:_ (2)恕:_ (3)欲:_ (4)施:_ (5)译文(2011六盘水):_ _,大概、也许,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想要的,施加,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施加给他人。”,二、文意理解 1. 论语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为何不先说“思而不学则殆”,而是先说“学而不思则罔”?说说你的理解。(2012宁夏) 【答案】“学”是“思”的先决条件,先学后思符合认知规律。,2. 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 (2013普洱) 【答案】 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宽容对待别人,能让人际关

8、系更和谐融洽。 3. 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2010吉林) 【答案】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能施加在别人身上(推己及人,以仁爱之心待人)。,三、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为人处世等方面给人以启示,教育我们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做人。内容深刻,富有哲理,对后世的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四、成语积累 死而后已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省吾身,五、写作特色 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在记言中兼顾叙事;言简义丰,富于哲理。,(2016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4分) 子曰:“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试题精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人不知而不愠 愠:_ (2)传不习乎 传:_ (3)思而不学则殆 殆:_ (4)温故而知新

10、故:_ 2.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答案】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生气,发怒,老师教授的知识,有害,学过的知识,旧知识,(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答案】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学过的知识,旧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 (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3. 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交友态度?(2分) 【解析】首先要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可见孔子认为交友是一件乐事。 【答案】视交友为乐事。,4. 选文中孔子在学习

11、方法和态度上有哪些主张?请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4分) 【解析】首先要从选文中找出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语句,这就需要明白选文各条的主要内容:句、句、句讲学习的方法;句讲治学之人追求的品德修养;句、句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注意学习,借鉴别人的长处,警醒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是否有类似的毛病。然后就句、句、句和句其中感触最深的某一条,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理解即可。,【答案】学习方法上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态度上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示例: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最有效的读书法,一味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反之一味地空想而不去学习和实践,终究一无所得。(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