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山东校长培训1306)——陈向明教授ppt课件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439253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5.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与式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山东校长培训1306)——陈向明教授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参与式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山东校长培训1306)——陈向明教授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参与式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山东校长培训1306)——陈向明教授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参与式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山东校长培训1306)——陈向明教授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参与式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山东校长培训1306)——陈向明教授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参与式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山东校长培训1306)——陈向明教授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与式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山东校长培训1306)——陈向明教授ppt课件(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与式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陈向明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内容要点,1、理解:教师是做什么的? 2、理据:为什么要做“参与式行动研究”? 3、实例:“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 4、拓展:我们可以如何做? 请大家将疑问和感想随时发给于维涛主任:182-0531-1001;以便及时了解大家的状况,做出回应,1、理解:教师是做什么的?,教师职业的特点:人际性;精神工作;有影响别人的愿望;需要激发内在动机、自我教育、社会性学习 教师工作是一种“实践”(相对于理论沉思、制作);有价值冲突性、复杂性、不确定性;位于低洼沼泽地(相对于“干爽高地”);不断重构问题,看成/做成熟悉的事情;行动中反映;实验探究 教师

2、需要的不是被“管理”,而是被激励、支持、辅助,集中培训并不是最好的方式,教师更需要的是基于日常工作的学习(校本研修) 警惕“硬造的文化”,营造宽松的氛围,让教师学习和合作成为自然风气 为什么教育变革难?缺乏“技术文化”;利益相关者多,目标不一致,容易介入;更保守;改革作为动员所花费的人力物力最多(知识技能开发、共同体建设、对话探究少) 教师从课堂上的“小打小闹”所获得的满足感高于参与学校和学区改革 改革是教师发展的契机,教师发展是改革的资源(英美的经验),教师专业发展,“专业”的条件: 1)独特的知识类型;2)长期的训练;3)行业自治 教师专业化 与 教师专业发展 西方有关教师的“迷思”: 1

3、)好教师是生来就有天赋的;2)好教师是自己练就的;3)教师应该什么都知道;4)教师必须自己决定一切 西方:孤独的教师;中国:既孤单又无空间,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关注:教学前、生存、教学情境、学生 专业成熟度: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专业全能期 3-8阶段不等 单一直线型或多重往返型 举例:校长如何支持不同教师在不同阶段的专业发展,7,目前流行的教师教育模式,A. 基于能力的教师教育模式 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至今流行 观察有效教学行为,并转化为规定的能力 设计成课程活动和学习内容 注重学习结果和学习者表现出来的行为 得到政策制定者的支持 问题:碎片化,机械性,去情境性,绩效要求 /减少个体能

4、动性,8,B. 基于证据的教师教育模式 起源于医学领域: “循证研究”;通过实验研究的干预,寻找和证实 什么样的实践活动有效果 研究结论因有“证据”可循,故转化为教师应遵循的规则, 并具有“合理性” 关心的问题: 为达到一个预先规定的目标,最有效能的手段是什么? (但未必是明智的手段) 问题:去情境性,忽视教师个体的专业判断力和反思性,忽视教育的复杂性,两者的异同与分工,从时间维度看,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学习”的提法有其不同历史任务 从空间上看,两个概念可以各司其职 “教师”(如校长、学生)是一个复杂的人群,需要分门别类提供帮助(准备度、类型、智能、需要不同,而不是水平不同) 可以请他

5、们自己先提出问题,归类,选择;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英国的影子校长) 开展以问题和案例为类别的知识管理(如中英项目),体验式学习周期 水平线:人对环境的反应;纵线:思维特点 学习风格:思维型、理论型、实用型、活跃型,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行动应用,外延,内涵,感知,领悟,辐合 辐合性知识,同化 同化性知识,顺应 顺应性知识,发散 发散性知识,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历程,1)关注教师的行为(能力):70年代 2)关注教师的思维(信念、知识):80年代 3)关注教师的社会性学习(在实践共同体中的共同建构;分布的自我、智力、情感、领导力;身份认同:自传、叙事研究):90年代至今,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6、心理学派;实践发展派;集体学习派 三种模式: 1)习得模式(知识灌输) 2)参与模式(实践共同体) 3)拓展模式(活动理论),实践教育学,相对于哲学教育学、科学教育学 实做的教育学(pedagogy of enactment) 高效能实践(high leverage practice),核心实践 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学习型课程 与 教学型课程,从“机械论”走向“复杂论”,从教学是一门“手艺”、一种“劳动” 到教学是一种“专业”、一门“艺术” 从分门别类地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养成师德 到 系统思考:教师专业身份的形成、实践智慧的提升、专业性与创造性的融合 不仅需要积累式学习,更需要适应性

7、学习和转化性学习,醍醐灌顶;“去学习”、“再学习”,2、理据:为什么要做“参与式行动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类型,确认问题,总结评估,行动研究,三代发展:技术取向、实践取向、解放取向 主体:行动者自己 目的:提高行动者改变现状的意识和能力,改善所处的环境 质量衡量标准:我们喜欢得到的结果吗? 参与式:问题复杂,需要所有相关利益群体的参与,形成合力(甘肃项目的例子),案例:一位教师的困惑,暑假参加培训以后,我新学期开始在上课时使用参与式方法。我要花许多时间备课,做教具,比过去上课累多了。但一些好的想法还是因为条件不具备实现不了。一开始,同学们很喜欢参与式上课,都很积极。但是上了一段时间后,我感

8、觉同学们的积极性下降了,一些同学不参与了。还有的同学上课参与挺积极,但课下作业完成得并不好。马上就要考试了,这些学生的成绩很让我担忧。这几天我很烦,不知是我自己的上课有问题,还是学生的学习有问题?(引自杨朝晖),我们看到的现象,教师接受培训后,开始尝试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备课费时,教师感觉疲劳; 开始时学生喜欢,参与积极,后来学生积极性下降。一些学生不参与了,一些学生参与积极,但课下作业完成不好。,我们看到的情绪,“我很担忧.(一些同学的学习成绩)” “这几天我很烦(不知是我自己的上课有问题,还是学生的学习有问题)” 个人情绪不仅受外在事物的影响,而且与自己的价值观、认知、生活史等有密切关

9、系,需要理清这其中的复杂性,我们遇到的矛盾,教师劳 动增加,一些学生 参与下降 学习成绩 不好,使用参与式方法 遇到的 矛盾,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在参与式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从工作中发现研究问题,第一步:准确描述经历 第二步:归纳感性现象 第三步:反思现实矛盾 第四步:提炼研究问题 ,在问题解决中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何分组?组内成员如何分工?” “小组合作适合什么内容?” “如何让小组成员都动起来?没有话语霸权,没有人偷懒?” “如何让学生学会简洁地、有条理地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如何让结果变成小组共有的?” “如何让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分析问题基本步骤,1. 依据领域发现问题(

10、头脑风暴) 2. 将问题进行分类:哪些问题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 3.聚焦可控问题,将问题进行排序,确定今后要着重解决的1-2个问题,形成研究目标。 4.对该问题进行因果分析(可用思维导图或问题树等工具) 5. 围绕问题原因分析形成解决策略、采取的措施、步骤或任务(要具体可行),对问题进行分解,使其清晰并可把握,我要花许多时间(多少时间?)备课(如何备课?),做教具(做了什么教具?),比过去上课累多了(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呢?) 一些好的想法还是因为条件不具备实现不了(什么条件不具备?什么好的想法?什么酒是实现了?) 上了一段时间后,我感觉同学们的积极性下降了,一些同学不参与了(积极性下降

11、有什么表现?什么样的学生不参与了?在什么情况下不参与?) 还有的同学上课参与挺积极,但课下作业完成得并不好(什么样的学生如此?在什么科目或学习中如此?课下作业是什么内容和形式?)等等,学生回答问题时没有主次在答案前面标上序号 学生记录时过于繁琐限制字数,每条最多几个字 小组合作时总有一部分后进生不参与确定记录员,让他们拿着念 小组合作时部分学生合作意识不强让学生汇报时用“我们”或“我们组”开头 有的学生为显示自己的能力,在小组合作中故意不讲自己的观点,直到全班交流时才将观点展现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评价汇报质量,针对具体问题寻找解决策略,反思提升的方向,水平1: 技术性反思:行为、技术、策略 水平2

12、: 复杂性反思:因素、关联,探究背后理论、思维假设 水平3: 伦理性反思:自我人性、社会性,做行动研究的五个要领,聚焦真问题 找到真策略 采取真行动 形成新认识 固化新行为 团队合作非常重要 在中国,校长的支持和参与更为重要,行动研究的理论基础:行动科学,真实在行动中最容易显现;“如果你要知道它,那就改变它”(勒温) 兼顾严谨 与 适切 技术理性 与 实践理性 信奉理论 与 使用理论 一型使用理论 与 二型使用理论(自暴其短,减少防御,左手栏分析) 单路径学习 与 双路径学习 行动中反映,镜像,为什么要“参与”?,传统权威、法理权威、卡里斯马权威(韦伯) 科层权威,心理权威、技术-理性权威、专

13、业权威、道德权威(“管理者是围绕引起严肃的伦理问题的人际主题而不断构建其专长的”)萨乔万尼 分布式领导:建立民主社会的示范作用:校长教师学生;身教重于言教;践行 解决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需要系统性思维,使心智模式浮现,形成共同愿景,中国的文化传统资源,孔子:学、思、行结合 儒家、道家:实践理性、中庸 阳明学派: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与英国的斯腾豪斯“教师成为研究者”比较,三个要点: 1)知识是可以被质疑和讨论的 2)学习是文化传承之个人反思 3)学习为社会互动之过程,以课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从寻找“教育的遗憾”开始,指向“教学重建”,人山人海的观课盛况,教师和学生都很从容、自然,观课前观察者都

14、得到一张有学生名字的座次表,观课者在仔细看儿童是如何学习的,北京某小学校本课例研修活动中的学生观测表,北京某小学校本课例研修活动中的教师观测表,教师行动路线 班级 学科 时间 授课教师 观课教师,课例研究对变革意义的重构,“去情境化”与“再情境化”的例子 语文主题教学的改革 教材的拓展 教师本土概念:上定篇,以本为本,找根儿(不要另起一枝),大餐,一口一口地吃,文眼 教师用自己的话语改造变革的话语,课例研究的作用,日本:学习共同体,学生学习 瑞典、香港:变异理论 英国:教师成为研究者 美国:课程开发 中国:教师的教为主,重视学科 新加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 世界课例研究大会的主题:课例研

15、究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课例研究作为教师研究的途径,其他途径,学校机构设置:学科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 教学时间安排 物理环境布置 校长职责分布(如学校发展计划、发展性评估项目),3、实例:“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研究的背景: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 新手教师学了“老三门”,仍旧不知如何教书?优秀教师的“妙招”、“套路”是如何形成的?能否被表达,被传递,被重构? 知识等级: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教学实践;教师不被视为“知识分子” 教师专业学习的最佳途径:日常经验,反思性行动,研究内容: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内涵/定义,内容类型,表征形式,结构要素及生成机制,生成媒介/影响因素等) 研

16、究队伍:大学研究人员与中小学教师合作 研究范式:质性研究 + 行动研究 研究方法:观察(观课)、访谈(座谈)、实物分析、参与式活动等 研究过程:演化的、自下而上的归纳;学习的悖论,教师知识的分类,3分法:学科内容、学科教学法、一般教学法;原理、案例、策略 4分法:本体性、条件性、一般文化、实践性 6分法:学科、行业、个人实践、个案、理论性、隐喻和意象 7分法:PCK(教学内容知识)等 2分法:理论性、实践性,波兰尼:“个人知识”,缄默性(冰山下);焦点觉知与支援觉知(附带觉知) 求知热情,信念,寄托,价值性(科学的内在意义);求知美,洞察 个人参与,行家绝技(无法通过学习规则而习得,模仿、示范);启发性热情说服性热情,欢会神契 个人性不等于非公共性和非普遍性,知识的显性部分,知识的隐性部分,为什么要使用“实践性知识”?,对比“个人实践理论”、“个人理论” “实践性知识”不完全是个人的、独特的;虽然大部分无法言表,但却是可以意会的;而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