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诗五首》课件3讲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420293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下册《诗五首》课件3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初二下册《诗五首》课件3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初二下册《诗五首》课件3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初二下册《诗五首》课件3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初二下册《诗五首》课件3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下册《诗五首》课件3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下册《诗五首》课件3讲义(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饮 酒 陶渊明,走近作者,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关于本诗,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在归隐之初酒后即兴之作,实际是借“饮酒”之题表达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里选的是第五首,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2、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 酒,陶渊明,构筑房舍住在人聚居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请问您如何才能这样呢,心灵远离尘俗,住的地方自然觉得偏僻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 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南山的景色在傍晚时更加秀丽,飞鸟成群结伴归巢。,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意,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构筑居室。,人类聚居的地方。,这样,悠闲自得的样子,傍晚,相伴,构筑房舍住在人聚居的地方,却听不

3、到车马的喧闹。,请问您如何才能这样呢,心灵远离尘俗,住的地方自然觉得偏僻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 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南山的景色在傍晚时更加秀丽,飞鸟成群结伴归巢。,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意,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指官场烦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利、地位、财富、荣誉等,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只有超凡脱俗的无所挂碍,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

4、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山的悠然;南山的悠然,正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悠然。”是心与自然的会意和亲近,物我合一,表现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也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妙处,“悠然”形象的写出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3.“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真意”指什么?,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陶渊明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满意,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意,获得恬静,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思想感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

5、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有李太白集。,行路难,背景/题解,天宝元年(772),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皇帝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行路难即作于被迫离开长安时,感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是乐府旧题,多写进途艰难和离别的伤悲。李白于天宝三年(744)离于长安时,以行路难为题写了三首诗,这是第一首 , 是一首乐府体诗。

6、,朗读欣赏,行 路 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 路 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乐府歌辞之一。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一首。,名贵的菜肴。羞同“馐”,(zn)金酒杯。,【注释】,(du)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直:同“值”,(zh)筷子,据史记

7、-齐太公世家载,吕尚(姜太公)曾在渭水边垂钓,后来遇到周文王,被重用,传说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岔路,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渡,哪里,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用,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山,但风雪堆满了山,把山给封住了。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1、在诗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3

8、、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理想一定能实现。,品读行路难,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以乐景写哀情,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停”“投”“拔”“顾”一连串的四个动词形象的写出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赏析,运用比兴、象征手法。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形象的写出了诗人仕途受阻,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5、分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6、请自选角度品析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运用“吕尚垂钓”“伊尹梦日”

9、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示例二:“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一:作者借宗悫之语,表述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写出纵有艰难险阻,也要不懈追求,终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欢乐,内心苦闷抑郁,昂扬、明朗,阴沉、低落,再度陷入苦闷彷徨之中,复又振起,表示了对美好前景的热忱希望和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重新唱出高昂乐观的调子。,“长风破浪”、 “济沧海”,“行路难”,“垂溪碧钓”、“乘舟梦日”,“停杯投箸”、“拔剑四顾” “冰塞川”、“雪满山”,“金樽清洒”、“玉盘珍羞”,诗人剧烈情感起伏的线索:,诗歌

10、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关于“歌行体”,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走近作者,杜甫,字子美,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人称“杜工部”。他经历了安史之乱,政治腐败,生灵涂炭,使他认识到社会的黑暗,于是用诗歌反映人民的痛苦,他的诗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诗史”的美称,他也被尊称为“诗圣”。,写作背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

11、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现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现甘肃成县)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朗读节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

12、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下者飘转沉塘坳。,(秋深),(大声吼叫),(泛指多),(江边的地方),(高高的树梢),(茅草飞得低的),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飞过江水,洒落在江边。飞得高的茅草

13、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漂转沉落到池塘水中。,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竟然忍心),(做),(喝止不住),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当面作“贼”,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喝止不住,回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会儿),(阴沉迷蒙的样子),(被子),(睡相不好),(被里),(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如何挨到天亮),渐渐黑下来了,一会儿风停了,天

14、空中乌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冰冷如铁板。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床头因屋漏雨没有一点干的地方。密集的雨点像麻线一样没有停歇。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又湿又冷的长夜如何挨到天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如何能得到),(贫寒的士人),(安稳得像山一样),(同“现”出现),(小屋),遮盖,掩护,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遮盖天下间贫寒的士人,让他们都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不动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只有我的屋子破漏而我受冻

15、而死也甘心!,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顽童抱茅 无可奈何,秋宵屋漏忧思不绝,结构分析,叙事写实,第一节赏析:,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怒号,2、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同时,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第二节赏析:,1、落在地上

16、的茅草拾回来还是可以修理茅屋的。可是被一群顽童抱跑了,诗人着急了。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啊,为什么用 了一个“老”字呢?是不是用得不正确呢?,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3、“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2、群童为何抱茅?,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社会的气,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的贫困、灾难。,第三节赏析:,1、茅屋被风吹破之后,最怕什么?,下雨,2、文中的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这种痛苦难眠的心情?,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