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第六章+轴系及螺旋桨制造和安装检验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8419297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第六章+轴系及螺旋桨制造和安装检验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a-第六章+轴系及螺旋桨制造和安装检验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a-第六章+轴系及螺旋桨制造和安装检验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a-第六章+轴系及螺旋桨制造和安装检验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a-第六章+轴系及螺旋桨制造和安装检验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第六章+轴系及螺旋桨制造和安装检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第六章+轴系及螺旋桨制造和安装检验(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轴系及螺旋桨制造和安装检验第一节 螺旋桨、轴和尾轴管加工检验一、 螺旋桨锥孔加工检验(一) 锥孔检验内容主机扭矩通过螺旋桨轴传递给螺旋桨,使船舶推进,故对螺旋桨与螺旋桨轴的锥孔与锥体配合有严格要求。船厂一般要对到厂的螺旋桨锥孔与螺旋桨轴进行刮配,故要求螺旋桨制造厂在锥孔处留有0.20.4mm的刮配余量。下面介绍船厂对螺旋桨锥孔的检验,检验内容如下:1.以螺旋桨轴锥体部位为依据,用手工方法修刮螺旋桨的锥孔,检验螺旋桨锥孔与螺旋桨轴锥体接触情况是否符合要求。2.对有键螺旋桨的键槽进行检验。(二) 检验方法与要求1.螺旋桨锥孔检验(1)在螺旋桨轴锥体部位涂上薄薄一层色油,套入螺旋桨锥孔内,检

2、查螺旋桨锥孔色油接触情况,要求锥孔内色油接触均匀,在每2525(mm2)面积上不少于3个接触点。按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规定,在螺旋桨轴与螺旋桨套合之前,桨壳与轴锥部的实际接触面积应不小于理论接触面积的70%(有键螺旋桨为65%)。一般来说,锥孔接触点大端较小端略硬一些为好。对于无键连接螺旋桨,除按上述要求外,还应在螺旋桨锥孔两端各留有100150mm“无槽区”,因该处用以建立径向油压。为确保螺旋桨液压安装过程油压的建立,减少液压油外泄,经修刮后的锥部两端无槽区部分的接触,应明显地好于中间部分,即用色油检查时,色点要多于中间部位。(2)锥孔修刮后,螺旋桨铀锥体部分在锥孔内的相对位置,

3、应满足图纸或工艺技术要求。(3)用0.03mm塞尺检查锥体两端连接处,插入深度应不超过10mm,宽度应不超过15mm。(4)锥孔修正后,螺旋桨大端平面在螺旋桨轴上的轴向位置,应有标记或作出原始记录,供安装时参考。(5)检验时注意点:螺旋桨锥孔加工时,应四周均匀地修刮,以保持同轴度与垂直度。用角度尺检查,不大于0.15mm/m。螺旋桨安装时,根据其锥度大小一般要压进10mm以上(大致能使螺旋桨锥孔径向扩张0.5mm以上),而螺旋桨锥孔小端未作修刮会造成象桶箍一样的颈圈,使泵油大量漏油,并影响安装。为此,在螺旋桨锥孔加工检验后,还必须对该部分沿纵向作相应的刮削。2.螺旋桨键槽检验螺旋桨键槽按螺旋桨

4、轴配妥的键进行加工,要求与键的配合为动配合,能用手将键推动,键与槽二侧面之色油接触应均匀,接触面积每侧均不得少于65%。安装后用0.05mm塞尺检查键侧隙,插入深度应不大于20mm。键的顶部应根据键高留有0.301.00mm(或以键高的2%计算)空隙。二、 轴加工检验船舶的推进轴系包括螺旋桨轴、中间轴、推力轴及其连接件。螺旋桨轴、中间轴、推力轴等大型锻件均由配套厂提供,并按船级社规范要求提供锻件的力学性能、化学成分、热处理、探伤等检验报告。船检部门在锻件上敲有认可标记和编号,并签发产品合格证书。船厂按批准的图纸及工艺要求对轴系毛坯件进行机械加工。(一)检验内容1轴系的产品检验标记移植;2轴系的

5、加工尺寸及精度检验;3轴的表面探伤检验;4螺旋桨轴铜套(如有时)加工检验;5螺旋桨轴锥体键槽与键检验;6轴系连接法兰螺孔及螺栓加工检验。(二)检验方法与要求1标记移植在机加工过程中,螺旋桨轴、中间轴、推力轴等毛坯件上的船检标记被去除之前需进行标记转移。首先,由有关船级社验船师检查原标记,然后由检验员将标记内容全部记录下来(也可采用将原标记用纸拓印下来),并由验船师在记录上签字。轴加工完工后,将标记移植到船级社规范规定的部位上,在完工检验时由验船师确认。2机械加工尺寸及精度检验螺旋桨轴、中间轴、推力轴按图样及工艺技术要求机械加工后,应对其加工的尺寸、表面粗糙度、圆度、圆柱度、轴的径向和端面跳动、

6、轴的圆弧过度处及螺纹进行检验。上述检验应在机床上进行,其检验方法与要求分述如下:(1)机加工尺寸检验轴的最后机械加工应符合施工图样规定的尺寸,其工作轴颈外圆(或轴套外圆)应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垂直与水平两个位置的尺寸。(2)表面粗糙度检验轴的最后加工段的表面粗糙度,应按表6-1所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值要求。此项工作可用粗糙度仪测量,也可用表面粗糙度样板来对照(工厂一般使用样板对照)。顺号项 目R (m)备 注D500mmD500100mmD10001750mm11.推力轴工作表面0.160.320.320.630.631.25当比压力大于15MPa时2.推力环工作表面0.320.630.631.2

7、51.252.521. 工作轴颈装可拆联轴节或螺旋桨的轴表面2. 推力轴与推力环圆角处的过渡表面3. 法兰端面及外圆表面4. 圆柱形铰制螺栓孔的表面5. 圆锥形铰制螺栓孔的表面0.31.251.252.52.55D5mmD平均50mm31. 安装轴颈套轴套处轴表面2. 法兰的R圆角处过渡表面3. 键表面4. 可拆联轴节内孔的表面1.252.52.588105.圆柱形铰制螺栓的配合表面(平均直径D,mm)D250.631.251.252.52.5525D501.252.52.58586.螺旋桨孔的表面1.252.52.588107.轴套内孔与表面(长度l,m)l0.250.160.320.320

8、.630.631.250.25l500.320.630.631.251.252.50.50l0.750.631.251.252.52.580.75l1.001.252.52.5881041. 轴及零件的非工作表面2. 空心轴内孔精加工后的孔表面3. 键槽的工作表面2.558101012.5(3)圆度及圆柱度检验轴、轴套、联轴节的工作表面或内、外圆柱形配合表面的加工公差,应符合表6-2的规定值。测量时应做好记录。轴、轴套的圆柱度检验方法:用千分尺测量相距100mm的两处直径的差值,允许偏差不大于0.01mm。按轴径的长度确定偏差值的要求,判断轴的圆柱度。轴、轴套的圆度检验方法:用内、径千分尺测量

9、轴同一个断面的垂直与水平二组直径之差,其偏差应在规定范围内。表6-2 轴、轴套的圆度及圆柱度公差 单位:mm直径D120120180180260260500500800800圆度及圆柱度0.0250.0350.0450.0550.0650.075(4)径向跳动量检验工作轴颈或轴套的外表面、轴锥体的径向圆跳动量,其最大值应符合表6-3的规定数值(用 顶针法对整根轴的径向圆跳动量数值进行测量)。表6-3 轴径向圆跳动量公差 单位:mm序号轴长与轴径之比(L/D)径向圆跳动量公差1200.030220350.040335500.050450650.065565800.0906800.120注:1.校

10、验时,中间不设中间支承,当L/D超过35时,准许在轴中间部分托一只上盖松掉的活动支承;当L/D超过100时,轴中间部位可设两只松掉上盖的中间支承,其位置最好与实船的轴承相一致。2.测量后,计算整根轴的径向圆跳动时,考虑其方向性应根据各档校验出来的径向圆跳动量及其位置。在计算一根轴的径向圆跳动时,应将各方向中最大的数值选出,再把与它呈180相反方向位置的最大数值加起来,即为该轴的径向圆跳动量。如有困难时,则可取小于180反方向位置的一个最大数值。3.测量出各档径向圆跳动量数值,轴本身的几何精度误差应包括在内。轴的非工作部分(即轴颈外)径向圆跳动量,不得超过表6-3规定数值的2倍。法兰跳动量检验。

11、法兰端面边缘处的轴向跳动量应符合表6-4规定数值。表6-4 法兰端面边缘处的轴向圆跳动量公差 单位:mm顺号法兰直径D允许端面边缘处轴向圆跳动数值备 注12500.03推力轴的首端法兰面边缘处的轴向圆跳动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超过0.0322505000.0435008000.0548000.06法兰外圆径向圆跳动量应符合表6-5规定数值。表6-5 法兰外圆径向圆跳动量公差 单位:mm顺号法兰直径D允许径向圆跳动量公差12500.0222505000.0335008000.0448000.05跳动量检验方法。将百分表水平装在轴所测量的部位,表头要垂直工件,转动一周观察百分表摆动范围。测量后,计

12、算整个轴的径向圆跳动,方法可参见表6-3注2所述的有关要求。(5)轴法兰端面检查轴法兰端面的平面度应符合表6-6规定数值。表6-6 轴法兰端面平面度公差 单位:mm序号法兰直径D轴法兰端面平面度公差备 注15000.03不允许用凸度,只允许有凹度25008000.0438000.05测量时使用一把比法兰直径长的刀口直尺,将刀口一面垂直放在法兰平面上,观察平面是否平整。若有缝隙,则用塞尺进行检查,其平面度应符合要求。(6)螺旋桨轴螺纹、螺母检验螺旋桨轴的螺纹直径较大,一般在M4006M5006范围内,工厂没有这样大的标准螺纹环塞规,为此,螺旋桨轴的螺纹只能按预先加工好的螺母进行单配。螺旋桨轴螺母

13、检验。螺母内螺纹加工后,用螺纹标准齿形样板检查齿形及齿距,并用内径千分尺测量螺纹内径尺寸。螺旋桨轴螺纹检验。螺旋桨轴螺纹加工后,将螺母旋入,要求两者组成的配合为中等的紧密配合,并可用板手轻便地拧入螺母。另一种检验螺旋桨轴螺纹与螺母间隙的方法,是在螺母上平面放一只百分表,下面用油泵顶高螺母,然后再放下来,百分表读数的摆动值即为总间隙。此间隙应符合工艺技术要求或螺纹标准规定的精度。螺旋桨轴螺纹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图样规定的要求。(7)可拆联轴器孔的加工检验在螺旋桨轴锥体部位涂上薄薄一层色油,套入可拆联轴器孔内,检验联轴器锥孔色油接触。要求锥孔内色油接触均匀,在每2525(mm2)面积上不少于3个接触

14、点,接触面积不少于理论接触面积的70%。锥孔接触点应大端较小端硬一些。另外,装配后的锥孔小端平面至轴锥体小端平面应留有足够的距离,其值按图样、工艺技术要求,也可按下式计算:B=(0.020.03)L式中 B平面间距离(mm); L锥体长度(mm)。(8)推力轴检验推力环两端面的跳动量应符合表6-7规定的数值。表6-7 推力轴推力环端面全跳动量公差 单位:mm序号推力轴的基本轴径D允许两端面的端面全跳动量备 注13000.020不允许有凸度23005000.02535008000.03048000.035端面跳动量的测量方法:百分表头垂直放在推力环两端百的边缘处,将轴转动360,观察百分表摆动的最大与最小值之差,即为端面全跳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