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练习题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8420163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练习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生物选修3基因工程练习题1、 单项选择题 1、切取牛的生长激素和人的生长激素基因,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它们分别注入小鼠的受精卵中,从而获得了“超级鼠”,此项技术遵循的原理是A基因突变:DNARNA蛋白质 B基因工程:RNARNA蛋白质C细胞工程:DNARNA蛋白质 D基因工程:DNARNA蛋白质2、下图表示限制酶切割某DNA的过程,从图中可知,该限制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及切点是( )A CTTAAG,切点在C和T之间 BCTTAAG,切点在G和A之间CGAATTC,切点在G和A之间 DCTTAAC,切点在C和T之间3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所用的“剪刀”、“针线”和“载体”分别是指( )A.大肠杆菌

2、病毒、质粒、DNA连接酶 B.噬菌体、质粒、DNA连接酶 C.限制酶、RNA连接酶、质粒 D.限制酶、DNA连接酶、质粒4不属于质粒被选为基因运载体的理由是 ( )A能自我复制 B.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具有标记基因 D它是环状DNA5运用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方法,将抗菜青虫的Bt基因转移到优质油菜中,培育出转基因抗虫的油菜品种,这一品种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特异的杀虫蛋白质,对菜青虫有显著抗性,能大大减轻菜青虫对油菜的危害,提高油菜产量,减少农药使用,据以上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t基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B、Bt基因中有菜青虫的遗传物质C、转基因抗虫油菜能产生杀虫蛋白是由于具有Bt基因D、转

3、基因抗虫油菜产生的杀虫蛋白是无机物6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能自主复制 不能自主复制 结构很小 蛋白质 环状RNA 环状DNA能“友好”地“借居”在细菌细胞内AB C D人们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 A . 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 B. 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C. 增加质粒分子的分子量 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8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常用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 A.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B.遗传物质含量少 C. 繁殖速度快 D.性状稳定,变异少9 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

4、,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否符合特定性状要求,提取目的基因,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B. C D10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一定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A人工合成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11有关基因工程的成果及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的抗虫植物能抗病毒 、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品质优良的动物 、任何一种假单孢杆菌都能分解四种石油成分,所以假单孢杆菌是“超级菌” 、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具有抗逆性的农作物

5、A.B. C.D.12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能固氮的水稻新品种,其在环保上的重要意义是( )A减少氮肥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B减少氮肥的使用量,节约能源C避免氮肥过多引起环境污染 D改良土壤结构13基因治疗是指( ) A.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 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4转基因动物是指( )A.提供基因的动物 B.基因组中增加外源基因的动物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 D.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

6、物15基因诊断技术中,所用的探针DNA中必须存在一定量的放射性同位素,作用是( )A为形成杂交的DNA分子提供能量B引起探针DNA产生不定向的基因突变C. 作为探针DNA的示踪元素 D增加探针DNA的分子量16治疗白化病、苯丙酮尿症等人类遗传疾病的根本途径是( )A、口服化学药物 B、注射化学药物C、利用辐射或药物诱发致病基因突变 D、采取基因疗法替换致病基因17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C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 D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18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

7、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下列各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 A棉花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 B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 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 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19现有一长度为1000碱基对的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 R1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000,用Kpn1单独酶切得到400 和600 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用EcoRI、Kpnl同时酶切后得到200 和600 两种长度的DNA分子。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20.已知某限制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在该线性DNA分子

8、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A3 B4 C9 D12二、多项选择题21下列属于基因运载体所必须具有的条件是 ( )A、具有某些标志基因 B、具有环状的DNA分子C、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D、具有限制性酶的切割位点22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应包括( )A目的基因 B启动子 C终止子 D标记基因2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成果的概述,正确的是( )A在医药卫生方面,主要用于诊断治疗疾病 B在农业上

9、主要是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具有抗性的农作物C在畜牧养殖业上培育出了品质优良的动物 D在环境保护方面主要用于环境监测和对污染环境的净化24.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错误叙述是( )A 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B 所有的限制酶都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 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D 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地实现表达25、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分析,合理的观点是( )A 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不会与野生物种杂交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B 运用重组基因技术可以将致病菌或病毒改造成威力巨大的生物武器,威胁人类社会C 所有

10、的转基因食品都不会危害人类的健康D 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源或者引起中毒二、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21(10分)如图是含某目的基因的DNA片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示可知,若用EcoR和Sma限制酶切割,因此DNA片段可有_个限制酶切割位点,切割后共有_种_个切割末端。(2)EcoR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末端是_末端,在图中用笔标出切割部位。(3)如果EcoR限制酶切割形成的目的基因片段要导入受体细胞,一般需要_作载体。其应具备的特点有:_、_、_。(4)Ecoli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载体时连接的是图中_(填字母)部位的化学键。22(12分)

11、资料显示,近10年来,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的半保留复制,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实验室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请据图回答:(1)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中的_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细胞内是通过_的作用来完成的。(2)当温度降低时,引物与模板末端结合,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引物沿模板延伸,最终合成2个DNA分子,此过程中原料是_,遵循的原则是_。(3)请指出PCR技术与转录过程的三个不同之处:_;_;_。(4)Taq酶的特点是()A耐强酸B耐强碱C耐高温D最

12、适温度3723(8分)目前,科学家已在牛和山羊等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中表达出了抗凝血酶、血清白蛋白、生长激素和抗胰蛋白酶等重要医药产品。结合我国第一头转基因牛“滔滔”的培育程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哺乳动物的c过程通常采用_,将药用蛋白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导入受精卵中。从遗传学原理看转基因牛“滔滔”与亲本A、B的最根本的区别是含有_。(2)获取目的基因首先用到的是基因手术刀限制酶,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殊部位的_断开,暴露出_;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都是通过形成磷酸二酯键而连接DNA的缺口,不同之处是: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3端的羟基上,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形成磷酸二酯键。_。24(10分)害虫损伤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