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8年秋八年级(上)期中考数学卷

上传人:【**** 文档编号:108419060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8年秋八年级(上)期中考数学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福建省2018年秋八年级(上)期中考数学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福建省2018年秋八年级(上)期中考数学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福建省2018年秋八年级(上)期中考数学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8年秋八年级(上)期中考数学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8年秋八年级(上)期中考数学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B C D2在实数,0,0.1010010001,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3. 估算的值是( ).A在5和6之间 B在6和7之间C在7和8之间 D在8和9之间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4a22a2=2a2 B(a2)3=a5 Ca2 a3=a6 Da3+a2=a55. “若a2b2,则ab”,下面四组关于a,b的值中,能说明这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a=3,b=2 Ba=2,b=3Ca=2,b=3 Da=3,b=26下列式子中,计算结果为的是 ( ) A B C D

2、7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x+3和x6,则这个正数的值为( )A5 B5 C5 D258若(x+m)2 = x2nx9,则m ,n的值分别是为( )A3 ,6 B-3,-6 C3,6或-3,-6 D不能确定9、如图,从边长为的大正方形中剪掉一个边长为的小正方形,将阴影部分沿虚线剪开,拼成右边的矩形根据图形的变化过程写出的一个正确的等式是 ( ).ABC D 10.观察下列算式: 21=2,22=4,23=8,24=16,25=32,26=64请用你所发现的规律确定22018的个位数字是 ( ).A2 B4 C8 D6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计算:3a4 (2a2)= 。1

3、2. 如下图,已知AB=BC,若要使ABDCBD,还需添加一个条件,你添加的条件是 (只需写一个,不添加辅助线) 13. 如下图,在ABC中 , BC=5 , AC=8,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点D,则BCD的周长为 。14. 若x22x1=0,则3x26x+2018 = .15. 已知a,b, c分别是ABC的三条边长,且满足a210a+ = 25,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 16. 计算:1234567882 123456787123456789 = 。三、解答题(共86分)17. 计算:(本题有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 (2) 18.计算:(本题有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4、)(1) (2) 19.先化简,再求值:(8分)(2a+3)2(2a+1)(2a1),其中a=322. (10分)如图,长为60,宽为()的大长方形被分割为7小块,除阴影 A, B外,其余5块是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其较短一边长为 y () (1)填空:从图可知,每个小长方形较长的一边长是_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分别求出阴影 A,B的面积,并计算阴影 A,B的面积差?(用含,的式子表示)(3)当时,阴影 A与阴影 B的面积差会随着的变化而变化吗?请你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23. (13分)如图,在ABC中,AB=AC=12cm,BC=9cm,点D为AB的中点 (1)如果点P在线

5、段BC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 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当经过1秒时,BPD与CQP是否全等,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CPQ? (2)若点Q以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的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会相遇?24.(14分)我们知道,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直角所在的两条边叫直角边,直角所对的边叫斜边(如图所示)数学家还发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和等于斜边长的平方。即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分别是和,斜边长度是,那么。(1)直接填空:如图,若a3,b4,则c ;若,则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_ 。(2)观察图,其中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边AE、EB在一条直线上,请利用几何图形的之间的面积关系,试说明。(3)如图所示,折叠长方形ABCD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8,BC10,利用上面的结论求EF的长?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