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高考天津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8410608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高考天津理科综合物理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07高考天津理科综合物理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07高考天津理科综合物理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07高考天津理科综合物理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07高考天津理科综合物理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7高考天津理科综合物理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高考天津理科综合物理部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ttp:/ K12教学同步资源/人教高三物理课标/资源版主/赵海波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第卷单项选择题第小题6分。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B.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C.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D.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发出紫外线脉冲信号来变换频道的15.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的左边固定有轻质弹簧,与A质量相同的物体B以速度v向A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A、B始终沿同一直线运动,则A、B组成的系统动能损失最大的时刻是DA.A开始运动时 B.A

2、的速度等于v时C.B的速度等于零时 D.A和B的速度相等时16.将阻值为5的电阻接到内阻不计的交流电源上,电源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电路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0.25Hz B.通过电阻的电流为AC.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2.5W D.用交流电压表测得电阻两端的电压是5V17.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的预先研究和工程实施已取得重要进展。设地球、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半径分别为R1、R2,人造地球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对应的环绕周期为,则环绕月球表面附近圆轨道飞行的探测器的速度和周期分别为Av,T v,Tv,T v,T18.右图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的激发

3、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的光是由能级跃到能级产生的频率最小的光是由能级跃迁到能级产生的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种不同频率的光用能级跃迁到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nEn/eV0-0.85-1.51-3.4-13.6432119.如图所示,在x轴上方存在着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一个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从坐标原点O处以速度v进入磁场,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方向垂直于磁场且与x轴正方向成120角,若粒子穿过y轴正半轴后在磁场中到x轴的最大距离为a,则该粒子的比荷和所带电荷的正负是CA.,

4、正电荷 B.,正电荷 C. ,负电荷 D. ,负电荷20.A、B两装置,均由一支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且带有玻璃泡的管状容器和水银槽组成,除玻璃泡在管上的位置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将两管抽成真空后,开口向下竖直插入水银槽中(插入过程没有空气进入管内),水银柱上升至图示位置停止。假设这一过程水银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A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B中水银的内能增量B.B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A中水银的内能增量C.A和B中水银体积保持不变,故内能增量相同D.A和B中水银温度始终相同,故内能增量相同21.如图所示,实线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在t=0.2s

5、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的波速是0.8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这列波的波长是14cm B.这列波的周期是0.125sC.这列波可能是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 D.t=0时,x=4cm处的质点速度沿y轴负方向22.(16分)(1)一种游标卡尺,它的游标尺上有50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度为49mm。用它测量某物体长度,卡尺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_cm。(2)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

6、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为11.15cm,DE长为13.73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大小为_m/s2,AB的距离应为_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在“练习使用示波器”实验中,某同学将衰减调节旋钮置于最右边的“”挡,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外X”档,“X输入”与“地”之间未接信号输入电压,他在示波器荧光屏上看到的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_。22.(16分)(1)4.120;(2)0.986,2.58,5.99;(3)B23.(16分)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左侧靠在竖直墙壁上,小车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

7、B是光滑的,在最低点B与水平轨道BC相切,BC的长度是圆弧半径的10倍,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A点正上方某处无初速下落,恰好落入小车圆弧轨道滑动,然后沿水平轨道滑行至轨道末端C处恰好没有滑出。已知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是物块重力的9倍,小车的质量是物块的3倍,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物块落入圆弧轨道时的能量损失。求:(1)物块开始下落的位置距水平轨道BC的竖直高度是圆弧半径的几倍;(2)物块与水平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23.(16分)(1)设物块的质量为m,其开始下落处的位置距BC的竖直高度为h,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v,小车圆弧轨道半径为R。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8、:mgh=mv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9mgmg=m 解得h=4R则物块开始下落的位置距水平轨道BC的竖直高度是圆弧半径的4倍。(2)设物块与BC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物块滑到C点时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v,物块在小车上由B运动到C的过程中小车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s。依题意,小车的质量为3m,BC长度为10R。由滑动摩擦定律有: F=mg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m+3m)v 对物块、小车分别应用动能定理,有F(10R+s)=mv2 mv2 Fs=(3m)v20 0.324.(18分)两根光滑的长直金属导轨导轨MN、MN平行置于同一水平面内,导轨间距为l,电阻不计,M、M处接有如图所示的电路,

9、电路中各电阻的阻值均为R,电容器的电容为C。长度也为l、阻值同为R的金属棒ab垂直于导轨放置,导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ab在外力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且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在ab运动距离为s的过程中,整个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求:(1)ab运动速度v的大小;(2)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24.(18分)(1)设ab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回路中电流为I,ab运动距离s所用的时间为t,则有:E=BLv I= t= Q=I2(4R)t 由上述方程得:v=(2)设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则有:U=IR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CU 解得q=25.(22分)离子推进器是新一个代航

10、天动力装置,可用于卫星姿态控制和轨道修正。推进剂从图中P处注入,在A处电离出正离子,BC之间加有恒定电压,正离子进入B时的速度忽略不计,经加速后形成电流为I的离子束后喷出。已知推进器获得的推力为F,单位时间内喷出的离子质量为J。为研究问题方便,假定离子推进器在太空中飞行时不受其他外力,忽略推进器运动速度。(1)求加在BC间的电压U; (2)为使离子推进器正常运行,必须在出口D处向正离子束注入电子,试解释其原因。25.(22分)(1)设一个正离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加速后的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有qU=mv2 设离子推进器在t时间内喷出质量为M的正离子,并以其为研究对象,推进器M的作用力F,由动量定理,有FtMv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F设加速后离子束的横截面积为S,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为n,则有I=nqvS J=nmvS 两式相比可得= 又I= 解得U=(2)推进器持续喷出正离子束,会使带有负电荷的电子留在其中,由于库仑力作用将来严重阻碍正离子的继续喷出,电子积累足够多时,甚至会将喷出的正离子再吸引回来,致使推进器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必须在出口D处发射电子注入到正离子束,以中和正离子,使推进器获得持续推力。人教版新课标高三物理http:/ 资源版主:赵海波E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