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税务】2349-企业信用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8403979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9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会税务】2349-企业信用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财会税务】2349-企业信用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财会税务】2349-企业信用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财会税务】2349-企业信用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财会税务】2349-企业信用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会税务】2349-企业信用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会税务】2349-企业信用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生毕业论文本科生毕业论文企业信用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学生姓名 _ _指导教师 _ _级 别 _ _学 院 _ _专 业 _ _班 级 _ _ 学 号 _ _ _二0一 年 月 日21 企业信用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摘 要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无处不在。信用关系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拓展了交易活动的时空限制,另一方面又给交易双方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如何对信用风险进行详细分析和具体控制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信用风险是企业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金融环境的多变和复杂程度的加深,企业所面对的信用风险日益增大。企业通过赊销在给客户提供短期信用提高销售额、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也承担着接

2、受信用的客户到期无法履约而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如何平衡利益与风险的天平就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因此如何加强信用风险的管理,防范信用风险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关键词: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制度;风险控制Enterprise Credit Risk Analysis and ControlABSTRACTIn the modern market economy, credit is everywher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redit rel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actions and,

3、 on the other hand, trading parties to bring greater uncertainty, enterprise how to credit risk control and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is paper is to research center. Credit risk is one of the main risks,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hangeable and complex financial environment and enter

4、prise facing increasing credit risk. Enterprise through credit to provide short-term credit in increase sales, enlarge market share, but also take credit customers can accept failure due to the economic losses of risk. How to balance the scales of the benefits and risks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beco

5、mes important one annulus. Therefore, how to strengthen th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to guard against credit risks as many enterprises facing a major problem.Key words: Credit Risk; Credit Risk Management System; Risk Control目 录引 言1一、信用风险的含义、特征及对经济的影响2(一)信用风险的含义2(二)信用风险的特征21客观存在性22不确定性23相关性24双重性35隐蔽性

6、36可控性3(三)信用风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1从企业内部看32从银行方面来看43从对国家经济整体运行来看4二、信用风险的成因5(一)单纯追求销售业额的急速增长5(二)管理职能缺位和滞后5(三)忽视客户的信用管理与控制5(四)没有形成一套严谨科学的管理方法6(五)经营不善偿还能力差6(六)信用体制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6三、信用风险识别及衡量7(一)信用风险识别71信用风险识别原则72信用风险识别方法8(二)信用风险衡量8四、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9(一)企业信用管理的总体框架9(二)企业信用风险控制类型91.事前控制:客户管理102. 事中控制:应收账款管理113. 事后控制:欠款追收11(三

7、)建立现代信用管理制度12(四)建立客户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12(五)建立内部信用风险控制机制131. 建立企业信用风险预警机制132. 建立应收账款监控机制13(六)建立以诚信为宗旨的企业文化13五、案例分析:安得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信用风险控制15(一)案例介绍15(二)安得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信用风险控制具体措施161. 事前评估162. 事中评估163. 事后跟踪16结束语18参考文献19致 谢20声明及论文使用的授权21引 言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着严重的信用问题,中小企业诚信度低,拖欠货款、贷款、税款,违约、制售伪劣产品、披露虚假信息、质量欺诈、商标侵权、专利技术侵权、价格欺诈等现象屡见不鲜。在现

8、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一旦与其他企业签订经济合约,就将面临合同对方不履约的风险,如不提供服务、不偿还借款等。目前,信用风险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因素,使中小企业失去了许多市场机会,大大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可见,信用风险的管理,关系到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信用风险的含义、特征及对经济的影响(一)信用风险的含义信用风险指的是因交易一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交收责任而造成的风险。信用风险可分为本金风险和重置风险。当一方不足额交收时,另一方有可能收不到或不能全部收到应得账款或权益,造成损失,这就是本金风险:违约方违约造成交易不能实现,未违约方为购得股票或变现需再次交易,

9、因此可能遭遇受因市场价格变化而带来的损失,这就是重置风险。(二)信用风险的特征1客观存在性信用风险是由于受人的行为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而使企业有遭受损失和获取收益的可能性,而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变化过程中的特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不确定性信用风险是由于受人的行为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而使企业有遭损失和获取收益的可能性,而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变化过程中的特征,不可能从总体上完全认识和把握其变化规律。加上中小企业的资产规模相对较小,技术、产品和服务相对单一,自由资本相对匾乏,易于受到行业、地域经济条件以及相关行业和企业发展情况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产生信用风险的不

10、确定性更高。3相关性在企业交易活动中,交易一方的信用风险可能导致另一方的信用风险,而另一方的信用风险又可能导致第三方的信用风险,最终形成一个“信用风险链”,而且中小企业主要是由所有者自主决策、直接管理,企业管理者个人的信用观念和信用行为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信用决策和信用行为,因此,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具有较高的相关性。4双重性尽管在研究企业信用风险时,更多地强调它的负偏离即损失的可能性,但在经济生活中正偏离的存在 即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也是一种客观现实。也正是这种与风险伴随的收益激励着人们勇于去承担风险,富于竞争和创新精神,获取风险收益,这就是风险的双重性。5隐蔽性企业信用风险可以通过安排新的负债得到

11、缓解,如“借新债还旧债”,使信用关系暂时得以维持。这样就使企业信用风险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显现出来。6可控性虽然信用风险有以上特征,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人们构建了各种风险机制和管理措施,来控制和防范各种信用风险的发生。(三)信用风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从企业内部看对企业而言,遵守信用所带来的不仅是一种简单行为,更是一种无形资产。它是企业在市场中的一张“名片”,代表着市场对企业的第一映像,凭借这张名片”企业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获得长远的发展。信用缺失高首先冲击的就是企业的资金运行。其次,如果企业对内外部能讲诚信,那么将有助于凝聚力加强,众志成城,战无不胜。企业如果对外信口开河,

12、失信行为严重,就会失去合作伙伴和银行的信任,破坏企业与员工的凝聚力和共同价值观,从而为企业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2从银行方面来看当信用严重缺失时,与银行有借贷关系的企业会出现违约行为,银行的不良债务将大量涌现,效益也将不断下降,这也是产生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银行作为信用中介,信用对它来说是生存的根本。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是公众存款和企事业单位存款,银行必须对其债权人承担和履行绝对的责任以维持自己的信用和社会稳定,这是重中之重。大量的不良贷款将导致亏损,效益降低,银行的信用中介身份将受到质疑,直接的后果就是银行对企业实行“信贷配给”最后造成了企业的融资缺口,制约了企业的成长与发展。3从对国家经济整体

13、运行来看信用缺失将导致企业与银行之间互相不信任,充斥着怀疑的心态,一旦正常的信用观念遭到破坏,就会迫使企业,银行 甚至整个市场排斥信用,拒绝信用。银行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将更加谨慎的发放贷款,也许对信用工具的使用会更加谨慎,对客户开户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等信用工具时,要求客户提高保证金比例。当整个市场出现信用缺失,信用危机将在所难免,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成本会变高,损失将是重大的。二、信用风险的成因(一)单纯追求销售业额的急速增长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为了保持其在市场中的地位,维持或者提高市场占有率,纷纷采用赊销方式刺激销售,但在其背后却是资产周转率下降,应收账款急速膨胀,收账费用、销售

14、费用不断增加,呆账坏账数量上升,企业利润质量下降,形成“白条利润”,造成财务状况日益恶化。有的企业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单纯追求销售额的急速增长,偏离最终利润和合理的现金净流量等企业最主要的财务目标。强化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就是要在销售业绩增长与风险控制这两个目标之间建立和谐的动态均衡,确保企业获得高质量利润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二)管理职能缺位和滞后一些企业的领导者在观念上不重视客户的信用管理,在不详细了解客户信用和财务状况的情况下匆忙做出交易决策,以致造成以后账款的回收工作相当艰难。我国大多数企业都缺乏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在现有的企业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共同或者其中之一来承担的,然而在实践中却经常出现职责分工不清、相互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甚至管理真空等问题。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涉及销售部和财务部的综合性管理工作,但是销售部和财务部在管理目标、管理职能、部门利益和市场反应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它们都不可能较好地完成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和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三)忽视客户的信用管理与控制因为企业的账面利润不等于企业的实际利润,坏账损失实际上是减少企业的净利润,而一般的企业却忽视了净利润的损失概念,把它等同是可以回收的账面资金,从而造成公司的实际损失。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