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08402980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选自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三维目标:1、了解苏轼成就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2、把握住词鉴赏的技巧,学习赏析、评价诗词中的形象;3、理解古典诗词中“曲笔”手法,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4、通过对主旨句的分析、感悟,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精神;5、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学习苏轼旷达豪放的胸襟和努力进取的精神,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教学重点:1、探究文章的“词眼”,并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2、赏析词中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理解苏轼儒、佛、道糅为一体的思想在本词中的体现。电教手段:多媒体教学方法1、诵读法;2、鉴赏指导法;3、合作探究法 4、点拨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想

2、:利用多媒体创造氛围,引导学生对苏轼产生倾慕和同情,然后诵读初步入境,知人论世,感知内容,再以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赏析形象,探究品味作者深沉的感情。最后鉴赏其深沉博大的思想是以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来的。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初中时学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中有两句名句还记得吗?(其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自由回答),我们看一幅对联,同样表达了这种情怀。(多媒展示画面):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明洪应明幽窗小记释义: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点评:这是一种豁达、平和,笑对人生的

3、境界今天,我们将学习伟大词人苏轼的一首超旷词定风波(多媒体展示课题画面):二、整体诵读 初步入境1、(多媒体展示诵读要求)2、听朗读录音(多媒体展示一幅画面,诗情画意)3、全班齐读三、知人论世 景仰作者(多媒体展示画面)(一)作者简介成就:词:豪放派的创始人,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东坡体”的独创人,与黄庭里并称“苏黄”文: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三苏”之首书法:“宋四家”之首画:文人画的开创者,“湖州画派”的代表人生经历:一生五起五落,经历坎坷,他的人生态度已成为后代文人敬仰的范式:进退自如,荣辱不惊(二)词作背景1、教师介绍词前小序的作用(结合小调歌头的小序):主要介绍作

4、者写这首词的经过和目的,也就是当时的背景。2、背景内容:(学生对照课文小序,听音频介绍)苏轼由于“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自感重返政坛无望,于是作久留之计,开始求田问舍。元丰五年三月七日,他由几个朋友陪同去沙湖相田看地。沙湖在黄州城东三十里,时值春天,阴晴不定,出门时,风和日丽,于是让带着雨具的家僮先行。却不料途中转阴,进而风雨袭来。大家淋得狼狈,而东坡浑然不觉,从容不迫地一边吟啸一边慢步前行。不久雨散云收,斜阳复出。此次沙湖之行就催生了这首定风波。四、鉴赏词作 点拨方法:教师引导:诗词鉴赏有很多方法、技巧,我们针对本词特点用以下方法进行鉴赏(多媒体展示画面):1、知人论世;2、找意象,理解象征

5、义;3、找感情词或暗含感情的词;4、善于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要暗示或启迪的东西;5、抓住词眼或主旨句;6、分析表达技巧。五、整体感知 读出形象1、提问:这首词上、下片都是写下雨的情景吗?明确:雨中、雨后2、提问:苏轼在大雨中以及雨过后有怎样的情态呢?沉着:莫听 何妨 谁怕豪迈:轻胜马通达:归去 无(风雨、晴)踏雨吟啸,怡然自乐(雨中)蓦然回首,云淡风清(雨后)(多媒体展示画面):六、感悟探究 悟透内容(多媒体画面)学生思考(合作交流):1、这首词表面上是似乎是简单写一个途中遇大雨者对雨天的一种心态,但实质是不是这样呢?2、这首词的主旨句应该是在哪里?明确: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3、这两

6、句词从字面看如何理解?有何深层含意吗?明确:第一句:(多媒体画面)不是写眼前景,而是想心中事,因为“雨具先去”,当时并无蓑衣,“任”字含放任自由之意,我的一生就是顶笠披蓑在人生风雨中穿行的,对此,我早已习惯,泰然处之,这是何等的逍遥!第二句:(多媒体画面)表层意是写回头看狂风大作,风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深层意则是他淡化、弱化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何足挂齿?利害得失,一并泯灭。这是何等的旷达!七、分析鉴赏 品味技巧提问:本词以一场自然风雨实写人生风雨、人生态度,不细细品味,难揣其意,大家思考,词人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做到的?明确:曲笔写胸臆(多媒体画面)

7、曲笔写胸臆1、概念: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接抒写其情的写法。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2、作用:使诗词的抒情更加婉转、含蓄、意境深邃,倍增哀乐。3、定风波“曲笔”运用图示遇雨(故意离开本题)曲笔人生风雨 宦途风雨(作者本意)忧乐两忘 达欢归心八、链接相关 触类旁通(多媒体画面)与定风波相关的“曲笔”诗词名句1、“春潮带雨晚急,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胸臆:流露诗人生活于风雨飘摇的乱世,自己似野渡孤舟任由飘荡,无所适用。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胸臆:表达了作者贬官后清高脱俗,兀傲不群的个特征;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胸臆:借渔父悠闲生活表现自

8、己隐居的情怀。九、课堂小结:(多媒体画面)品其文,论其人,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一蓑烟雨任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十、用心诵读 体会意境十一、作业(多媒体画面)当代学生在心理上相对而言比较脆弱,很容易受伤。当我们在学习中、生活中,为人处世中受到挫折,感到困惑,我们应该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心境去面对一切呢?课后随笔东坡先生,我对你说要求:课后查找苏轼资料,结合自己的体验,字数300字左右,多多益善。设计自评:本教案借鉴了山东课改专家的“三五六”课堂教策略,结合本词的特点,借助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注重鉴赏的过程和方法指导,以学生、师生的合作探究为课堂教学重点,以人为本,自始至终贯穿情感教学。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