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赵林等笔记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08390048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8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哲学史》赵林等笔记(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希腊哲学一,发展脉络二,早期自然哲学主要研究问题:世界本原是什么?三,鼎盛时期形而上学和伦理学一,智者学派发挥逻各斯理论探讨威力,为哲学的发展提供强力工具。二,原子论存在从数量上变为多,性质上变为一。希腊自然哲学发展之高峰。三,苏格拉底1,认识你自己。哲学从对自然的关注转向对人本身的关注。2,神学目的论。3,真善统一。“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知识论与道德论至统一。4,方法论。归纳推理和普遍定义,通过在具体实例中揭示矛盾,解决矛盾而上升到事物的本质定义的做法。苏格拉底派的分流1,麦加拉派:普遍东西存在,个别事物非存在。2,昔尼克派(犬儒学派):生活简单粗陋、随心所欲,鄙视道德规范。3,昔勒尼

2、派:美德是促进快乐的手段,快乐时生活的目的。四,柏拉图1,本体论的理念论理念是普遍本质或共相,具有“一”的统一性和“存在”的实在性。2,认识论的回忆说“绝对本质”知识受肉体遮蔽,经感觉经验的刺激,而被回忆;学习即回忆。3,辩证法哲学范畴(理念)有超出自身而向它的对立面转化的内在必然性;由对立面的冲突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概念以解决此冲突,是积极的辩证法。五,亚里士多德1,本体论 关于存在的学说,或形而上学,第一哲学。实体论。实体是根本的存在。1) 实体是什么?实体的定义。第一实体,支撑一切其他事物的最后载体,具体的、个别的等;第二实体,作为种属概念的“理念”。2) 实体的原因是什么?四因说。质料因和

3、形式因(包括动力因和目的因)。3) 实体如何生成?潜能到现实的转化,即质料到形式的转化。2,认识论柏拉图的回忆说的继承,增加了感觉经验的重要性。3,逻辑学 传统的形式逻辑创建范畴表和谓词表。制定演绎逻辑三段式。提出逻辑思维三大规律。四,希腊化及罗马时期的人生哲学一,主要问题:寻求心灵宁静(即快乐或幸福或道德的生活)之道。伊壁鸠鲁学派:心灵的宁静建立在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清醒认识之上。斯多葛学派:顺应自然(理性)、服从命运(社会秩序)才是道德、幸福的生活。怀疑学派:不作任何决定、悬置判断,方能达到灵魂的安宁。二,新柏拉图主义1. 普罗提诺:形而上学的三位一体学说(太一、努斯和灵魂);2. 波菲

4、力提出的共相问题:共相是独立实体还是存在于人思想中?若为实体,是有形还是无形?若为无形,是否寓于可感事物中?此乃经院哲学争论之焦点。3. 意义:是教父哲学的主流意识。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强调灵肉对立和唯灵主义,哲学思想源于柏拉图的“理念论”。核心问题集中于精神的本质方面,对西方哲学向精神自身内部的深化具有重大意义。一,教父哲学强调超理性的神秘信仰,不能被理性所理解,也不能被经验所证实。二,经院哲学1. 进行繁琐的概念辨析和无聊的逻辑证明。2. 培养了理性精神,并最终埋葬了信仰。三,主要哲学问题:共相问题。实在论:共相是独立实体。托马斯 阿奎那唯名论:共相只是名称,是思维对具体、个别事物的归纳总结的

5、概念。方济各修会“三杰”。经验论基本原则:“凡在理智之中的,无不先在感觉之中。”发展脉络:整个进程朝着逻辑彻底性方向发展。由培根开创,雏形,不完备,矛盾潜伏;经霍布斯、洛克深化和系统化,矛盾突出,到贝克莱和休谟而走向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矛盾突出。悖论所在:经验论如果预设先验前提,就不是纯粹而彻底的经验论;而经验论如果严格遵循经验论基本原则以及彻底的逻辑性,则不再是一种真正的认识论,因而不再是一种哲学。培根哲学体系概述陈诚理解:哲学的目的就是获得知识或者真理或者自然的“形式”(规律)。如何获得真理呢?一,破除四假象,即四种先入为主的偏见;二,收集经验材料,经过分析、比较等,再进行科学归纳以获

6、得真理。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代表作:新工具哲学旨在探求知识哲学目的:探索知识,即自然的“形式”(规律)。探索真理第一步:扫除“四假象”:一,“族类假象”。以人而非自然之尺度来作为认识的根据,导致自然知识因人之偏见而产生扭曲。二,“洞穴的假象”。因不同成长环境而产生的偏见。三,“市场的假象”。交流中因词语之误用而引起的谬见。四,“剧场的假象”。对权威、教条、传统盲目信仰而产生的偏见。探索真理第二步:科学归纳:一,搜集感性材料,列三表。1) 本质或具有表;2) 差异表或接近中的缺乏表;3) 程度表或比较表。二,分析、比较和排除以归纳三表中的例证,关于“形式”的第一次收获。三,对“形式”进行限制,

7、得到关于“形式”的结论。本体论(朴素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本体论:一,存在客观自然界和可认知的客观规律;二,物质运动具永恒性和多样性;三,物质性质有三类:1) 形状;2) 大小;3) 简单性质,如色、声、冷热等评价一,实现认识论转向;二,经验论的雏形,潜伏内在矛盾。经验论基本原则(一切知识皆来源于感觉经验)与唯物主义首要前提(物质世界在感觉之外具有客观实在性)之间的矛盾。霍布斯哲学体系概述陈诚理解:霍布斯的哲学在培根的基础上朝着简单化和机械化发展。本体论上,一,简化物体的性质,认为广袤是唯一的本质属性,否定培根的质的多样性;二,认为物体运动来自外力,否定物体自己运动;三,认为运动只是位置的移动

8、,否定运动的多样性。认识论上,一,认为哲学不探讨终极原因和隐秘目的,拒斥形而上学,使哲学简单化;二,认为哲学是一门推理的学问,而推理只是简单的加(组合、综合归纳)、减(分解、分析演绎),使哲学简单化。另外,一,在实体的偶性上,认为第二类偶性,如声、色等,不具有客观实在性,而具有主观性,为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留下伏笔;二,认为实体不可领会,为休谟的不可知论埋下伏笔。哲学定义:一门从结果求原因或从原因求结果的推理的学问;哲学目的:利用已有知识“为人生谋福利”;哲学对象:处于产生过程中和具有某种特性的物体。表示:“哲学排斥神学”。两类对象:一,自然物体;二,人因契约造成的物体,即国家。本体论(机械唯

9、物主义)物体:一,客观实在性;二,可感知性;三,具广袤性(唯一本质属性,否定质的多样性)。运动:一,物体具有惰性,运动来自外力推动。否定物体自己运动。二,运动仅仅是位移,否定多样性(机械观)。功能主义:只描述自然各部分功能和运行过程,不论终极原因和隐秘目的,使哲学拒斥形而上学和神学。认识论(经验论 夹杂唯理论)实体:即物体,无此观念,不可被领会。(为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埋下伏笔)偶性:物体的属性,借以认知物体的方式。分两种:一,本质属性:广袤或形状,具可观实在性;二,可变属性:动静、色、味等,运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不具可观实在性。感觉:(可感觉的物体)通过偶性为人所感觉,进而产生知识。“知

10、识的开端乃是感觉和想象中的印象”。一切知识源于感觉经验。推理:复杂观念的组合和分解过程或观念的加和减;机械性的,简单化;哲学的本质。加:即组合,即从因到果,即综合得到经验知识;减:即分解,即从果到因,即分析得到理性知识;隐藏问题:既无说明经验知识如何具有普遍必然性,又无说明理性演绎原则从而而来。政治学社会契约论:一,假设自然状态;二,假设自然法;第一原则:用一切手段寻求和平和自卫,导致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第二原则:由第一原则推出,为了和平和自卫以避免相互残杀,人们主动放弃 对一切事物的权利,以达成社会契约,继而产生法律和国家。三,绝对君权:订立契约而转让权力与的第三者,不受契约限制,具有绝对

11、权利。评价:第一次用世俗的观点而非宗教的观点来说明国家的起源。洛克哲学体系概述陈诚理解:系统论证经验论基本原则。洛克哲学框架如下本代表作:人类理解论认识论天赋观念批判一,天赋思维原则批判1) “普遍同意”的批判。不足以证明观念为天赋;不存在普遍同意的东西。2) 两条思辨原则的批判,“凡存在者存在”和 “一种东西不能同时存在又不存在”。儿童不知;天赋观念藏于心中,用理性才能得知,恰恰说明不是天赋的,而是通过推理得到的。二,天赋实践原则的批判1) 天赋道德原则的批判。道德原则非天赋,是后天形成的,且不同人的道德原则不同。2) 上帝观念的批判。上帝观念亦非天赋,落后部落和文明中国皆不存在上帝观念,且

12、基督徒对上帝观念理解不同。观念的两个来源:感觉和内省经验论基本原则:一切知识皆源于经验或,凡在理智之中的,无不先在感觉之中。“白板说”:人心如白板,其上观念皆来自经验。观念来源(经验):外在感觉经验和内在反省经验。感觉:感官对外界物象刺激的感受,如色、声、味等。外在经验,对象为外物。反省:对心理活动的注意。内在经验,以心灵为对象。关系:感觉得到观念在先,反省得到观念在后,心灵需以感觉经验为基础方能反省。两种观念一,简单观念:由经验直接得到的,被动。二,复杂观念:简单观念的抽象(实体)、组合(样式)和比较(关系)。1) 实体:简单观念的组合体,也是它们依附的基质,具独立存在性。分为简单实体观念和

13、集团的实体观念。2) 样式:实体的状态,简单观念的组合,分为同一简单观念的集合的表述数量的观念,以及不同简单观念混合而成的“美”等观念。3) 关系:简单观念间的比较而产生的,如父与子等。物体的两种性质物体的性质:物体中产生观念的能力。第一性质:与物体不分离的性质,如广袤等。所得观念为物体的肖像,具客观实在性。第二性质:因第一性质刺激而在人心中产生观念的能力,如声、色、味等。具主观性。关系:第一性质是第二性质的基础。第二性质具有主观性,为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埋下伏笔。两种实体实体:简单观念依附的基质。假定的不可知的东西。物质实体:来自感觉的简单观念所寄托的基质。精神实体:来自反省的简单观念所寄托

14、的基质。评价:一,两种实体,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奠定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矛盾,为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留下空间;二,断言不可知的实体存在,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独断,为休谟的怀疑论留下发展到空间。两种本质相称观念:完全表象其原型的观念,即观念与对象存在联系。如,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中的样式和关系观念。不相称观念:实体观念,其对象的实在本质本身不可知,观念和对象间不存在联系。实在本质:性质背后的不可知的实在构造。名义本质:名称而已。知识的等级、可靠性和真理知识:观念间的符合。1) 直觉的知识:观念间的直接符合,如红的是红的,不是白的等。最可靠、最基础。2) 证明的知识:通过推理而得到的观念间的符合。次一等的知识。3) 感性的知识:观念与外物之间的契合,关于特殊存在物的,不具普遍性。层次最低。确定的知识:观念间的契合,口头真理。确定和实在的知识:在观念间契合后,又与事实真相契合。实在真理。关系:实在本质不可知,因此口头真理不可能上升为实在真理,即实在真理不可达到。政治学社会契约论一,假设“自由状态”:自由和平等;充满善意。二,为保证权力,缔结契约。三,政府是权力托管者,可推翻。贝克莱概述陈诚理解:知识是被感知的可感性质,即可感性质必须被感知才能被我们认识,不然就不能说它存在,即可感性质必须依附于主观感觉而存在。至于事物的实体,我们不能认识实体,因此实体是不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