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青岛)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08386190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青岛)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青岛)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青岛)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青岛)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青岛)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青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青岛)(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九年级物理试题(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1卷(I)的答案需要添在答题框内,卷(II)的答案需要写在试卷上。 2请务必在本试卷密封线内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指定位置填写座号!卷() 现象概念结构方法(本卷满分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8分,共9个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添在答题框中1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为防止同学滑倒,把香蕉皮拣起放到垃圾箱内B汽车超载行驶C小商贩将秤砣打洞后用低密度材料填充D乘车时前排乘客不系安全带2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B太阳能热水器

2、吸收太阳能使水的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改变了水的内能C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D扩散现象不仅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运动,还说明了分子间是有间隙的3在图1的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钻木取火 B.双手摩擦生热 C.锯木头时锯子发热 D.烧水时水温升高4关于电流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中B、使用时要使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C、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电流表接在电源的两端D、要测出L1的电流,把电流表和L1并联起来5、小明根据下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水4

3、.2103煤油2.1103铜0.39103砂石0.92103酒精2.4103冰2.1103水银0.14103铝0.88103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B、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C、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收的热量多6初温相同的铜和铅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3,如果他们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和铅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A 1:2 B 2:1 C 2:9 D 9:27质量相同的铝块、铅块、水银和水(C水C铝C水银C铅),将铝块和水银的温度从10加热到20,铅块和水的温度从40加热到50,则吸热最多的是A铝 B

4、铅 C水 D水银8. A、B是两个金属球,若A失去电子带正电,B得到电子带负电。则用一根铜导线将两球连接起来的瞬间,铜导线重的电流方向和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A、电流由A到B ,电子由B到A B、电流由B到A,电子由A 到B C、电流由A到B ,电子由A到B D、电流由B到A,电子由B到A9下列研究过程中,运用科学方法中说法错误的是:A对比着密度研究比热容是类比法B研究电流时,把它比作水流去研究,是转换法C做功和热传递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使等效的,这是等效法D通过扩散现象认识分子的运动,这是转换法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2分,共4个小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答题卡的对

5、应项涂黑(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1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10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和内能就越大B.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之和叫物体的内能C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D.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11不定项选择 如图,关于开关的控制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S1、S2都闭合时,灯L2、L3发光。B、只闭合S2,灯L1、L3不发光。C、只让灯L3发光,应该只闭合S1。D、当S1、S2都断开时,灯L1、L3发光。12小明设计了有一个开关两盏灯组成的电路,电灯正在发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断开开关时,两灯都不亮,则两灯一

6、定是串联B、若断开开关,两灯都不亮,则两灯一定是并联C、若断开开关,只有一灯亮,则两灯一定是串联D、若断开开关,只有一灯亮,则两灯一定是并联13如图所示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电流表A2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 )A、0.5A B、0.36A C、0.32 A D、0.18 A 题号123456789答案题号10111213答案 卷() 实验应用探究推理(本卷满分70分)专题一:热学板块(每空0.5分,共13分)1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中空缺部分填写完整)课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 各两个、等量水和煤油 。装置图煤油水过程密 封

7、线 通过 来体现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研究方法叫 法问题 (1)如果对水和煤油都加热10分钟,_的温度升高的多如果使水和酒精都升高10,我们发现_热时间长。 (2)这表明_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_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一般_ ,因此引入_这个物理量来表示这种不同。这种不同反映了不同物体_能力的不同,所以,比热容是反映物体_能力的物理量。(3)_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_所_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4)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_来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寒冷的冬天,双手摩擦使手发热,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手捧暖水袋,使手变暖是通过 的方式改

8、变手的内能。(2)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3)在房间里喷洒空气清新剂,室内很快能闻到香味,这种现象叫_。夏天香味散发的更快,这说明_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4)将铁丝快速地弯折十余次,铁丝弯折处的温度会 ,内能_这是通过 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的(5)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8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专题二:电学

9、专题(本专题满分21分,共2个小题,第5小题11.5分,第6小题9.5分)3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中空缺部分填写完整)这个地方是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实验,贴上的 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密 封 线6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用电流表测出L2的电流,下面各图中正确是( )- +AL1L2- +L1L2A- +L1L2AL1L2A- +(2)根据电路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3)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各开关都闭后,灯泡L1与L2串联的是:( )(4)小明要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若要侧L1的电流,将没有完成的电路帮他完成。(L1中的电流约为0.2A)连接好电路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L1

10、中的电流为 。若干路中的电流是0.5A,则L2中的电流为 。(5)如图所示,电流表A1、A2和A3的示数分别为1.2A、0.8A和0.3A,那么通过灯L1的电流是_A, L2的电流是_ _A, L3的电流是_AA1A2A3L3L1L2专题四:综合能力(本专题满分12分,共3个小题,第7小题4分,第8小题4分,第9小题4分)7综合问答体育中考与物理:以下是小雨发现的几个场景,请你挑选2个,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1) 妈妈做好蛋花汤,再热汤里滴了滴香油,小明闻到浓浓的香味(2) 烈日下,沙滩烫脚而海水不热(3) 双手搓,手会暖和(4).勺子放在热汤里,勺子把会烫手请你挑选两个场景,运用学过的

11、物理知识进行解释:(知识点重复不得分)(1)解释场景 : (2)解释场景 :8设计实验方案: (1)请你设计一个验证性小实验,证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2)请完成下列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案:课题探究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器材3杯_的冷水、温水、热水,胶头滴管,红墨水实验步骤数据记录表格9综合作图:(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2)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10、综合计算(共13分)(1)质量为500g的铝锅中放有2Kg的水,水温从15升高80,一共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10kg水温度从60降到10放出多少热量?(3)、10的水吸热480J,升高30,求它的质量?(4)、20g100的水放出420J热量,温

12、度降低多少?(5)、100ml初温为20水放出4.2103J的热量,温度降到多少度?请写出解题思路密 封 线10、设计电路(共6分)(1)学校有前、后两个门,在前后门各有一个开关,学校保卫室有甲、乙两灯、电铃和电池组,要求:前门来人甲灯亮电铃响,后门来人乙灯亮电铃响。请设计这个电路,画出电路图(2)设计电路某农场需要设计一个自动放养奶牛的装置,要求:用细导线将牛群围住,合上开关后,当牛在圈内吃草时,值班室内灯亮而铃不响,当牛碰断围住的细导线到圈外时,电铃变会响起来现有下列器材:一个低压电池组,一只灯泡,一个开关,一只电铃,若干细导线,请你设计一个符合需要的控制电路 (3)如图电路盒面板上红绿灯各一只,三个拨动开关S1、S2、S3。为了在不打开盒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