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学案 历史线性思维训练四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08375193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学案 历史线性思维训练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学案 历史线性思维训练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学案 历史线性思维训练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学案 历史线性思维训练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学案 历史线性思维训练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学案 历史线性思维训练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学案 历史线性思维训练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线性思维训练四(政治格局:两极格局多极化中国外交)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B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的对外军事扩张野心日益膨胀D美国想凭借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2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

2、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B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D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3美越两国闪电联手,更验证了美国欲在中国周边构筑“C形包围圈”是真实的,而非耸人听闻,有媒体对此形象地称“亚洲版北约”正在形成。对其具体解读正确的是()A美越两国闪电联手:继承了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美越结盟关系B“美国在中国周边”:在上个世纪50年代先后发动对朝鲜和越南的战争C“C形包围圈”:此处“C”是英文“China”开头字母的代指D“北约”: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4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

3、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这种变化 ()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B说明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的支持C表明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5有学者说:“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世界联系日益密切C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

4、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 ()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B两极对峙变成了多极化趋势加强,出现“一超多强”的格局C美国日益受欧、中、日、俄等力量的制约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7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A冷战两极瓦解一超多强不结盟运动B苏联解体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 C欧洲联盟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D欧洲联盟两极瓦解华约解散亚太经合8后美国时代一书认为:“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群雄竞起”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世界政治格

5、局出现权力真空B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新一轮扩张C美国失去对全球事务主导作用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9 1971年,一份美国文件记载: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接纳赤色中国的人的抨击。材料表明()A美国企图在联合国制造“”B美国企图继续阻止中国加入联合国C美国认识到第二世界国家已经控制了联合国D美国继续准备武装干涉中国并继续控制台湾10邓小平在谈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提出:“主要应该从国家自

6、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在这一精神指导下的外交活动是()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推行“一边倒”政策D“一国两制”政策11 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确认“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这表明 ()A中美结盟以遏制日本重新崛起B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C中美共同反对苏联在亚洲扩张D中国成为与美国对等的大

7、国12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外交大事记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1986年,中国政府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丁:中国外交的重要目的是为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A甲、丙、丁 B乙、丙 C甲、乙、丁 D丙、丁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

8、勿忘国耻,面向未来,是把握中日关系发展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285286页 材料二图一 日军占领沈阳城 图二 日军占据北平 图三材料三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研究报告请回答:(1)据材料一,“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是指近代中国发生的什么战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社会对这场战争失败的主要反应。(6分) (2)据材料二,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对应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这场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有什么历史地位?(9

9、分) (3)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多少周年?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民众对日本印象不好的主要因素。(5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冷战风云材料二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材料三中国多次宣布永远不称霸,这不仅仅是外交辞令。中国设立远洋基地的出发点

10、,只有维护商业利益和国际和平的考虑。中国不与任何国家进行全球军事对抗,也无意争夺势力范围,拓展战略边疆。中国外交和宣传部门应该以“中国贡献论”,反击“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以此化解外部的担心。材料四 2008年12月27日29日,以色列战机连续三天对加沙地带发动攻击。各主要国家均对当前加沙局势表示关切,呼吁有关方面立即停火。联合国安理会呼吁立刻结束加沙的暴力局势,并敦促冲突双方解决加沙的严重人道和经济需求问题。中方反对用武力解决争端,呼吁有关方面保持最大克制,通过对话解 决分歧。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表现。(6分

11、) (2)据材料二,“多极合作时代”的提出反映了当今世界哪一发展趋势?“多极”应包括哪些力量或力量中心?(4分) (3)材料三体现了中国哪一外交政策基本方针?目前“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盛行的原因是什么?(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多极合作时代”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目前是否具备?为什么?(4分)答案1D2B3D4D5B6C7C8D9A10A11C12D13(1)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反应:台湾人民掀起反割台斗争;康有为等人发起“公车上书”,维新思潮演变为政治运动;光绪帝支持维新变法以图挽救民族危机;各地民众的反侵略斗争更加激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举起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2

12、)对应事件: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历史地位: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中国抗战和中华民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并从此确立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3)40周年。主要因素:历史问题,74.2%的普通公众认识到日本曾经侵略中国,86.1%的师生认为日本未正视侵华历史;钓鱼岛问题,39.4%的普通公众与53.9%的师生选择了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强硬;日本追随美国干涉台湾问题,31.9%的普通公众与

13、56.3%的师生选择了此项;福岛核危机,40.9%的普通公众选择了日本对福岛核危机处理不当。14(1)欧洲冷战:北约与华约对抗;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对峙;西德与东德分立;杜鲁门主义与苏联争霸策略(或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亚洲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2)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多极: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第三世界国家。(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原因:冷战思维;意识形态冲突;国家利益冲突(领土争端、资源争夺)。(4)答案一:具备。理由:世界主要国家在处理重大国际问题中以合作、谈判、协商为主。答案二:不具备。理由:美国极力构建单极世界;有些国家以战争解决一些地区矛盾。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