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特色美食.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8360789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特色美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福建特色美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福建特色美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福建特色美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福建特色美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特色美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特色美食.ppt(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特色美食(闽菜),小组成员:陈霞;苏湘辉;赖红香;林梅清;王蓝 时间:2013年10月29日,起源与发展,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经历了中原汉族文化和当地古越族文化的混合、交流而逐渐形成。福建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旅外华侨从海外引进的新品种食品和一些新奇的调味品,对丰富福建饮食文化,充实闽菜体系的内容,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福建人民经过与海外、特别是南洋群岛人民的长期交往,海外的饮食习俗也逐渐渗透到闽人的饮食生活之中,从而使闽菜成为带有开放特色的一种独特的菜系。,起源与发展,闽菜由福州、闽南和闽西三路不同风味的地方菜组合而成。福州菜是闽菜的主流,除盛行于福州外,也在闽东、闽中、闽北一带广泛流传

2、。其菜肴特点是清爽、鲜嫩、淡雅、偏于酸甜,汤菜居多。福州菜善于用红糟为作料,尤其讲究调汤,予人“百汤百味”和糟香袭鼻之感,如“肉米鱼唇”、 “煎糟鳗鱼”、“淡糟鲜竹蛏”等菜肴,均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闽南菜盛行于厦门和晋江、尤溪地区,东及台湾。其菜肴特点是鲜醇、香嫩、清淡,并且以讲究作料、善用香辣而著称,在使用沙茶、芥末、橘汁以及药物、佳果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如“炒沙茶牛肉”、“葱烧蹄筋”、“嘉禾脆皮鸡”等菜肴,都较为突出地反映了闽南浓郁的食趣。闽西菜盛行于“客家话”地区,其菜肴特点是鲜润、浓香、醇厚,以烹制山珍野味见长,略偏咸、油,善用生姜,在使用香辣佐料方面更为突出。如“爆炒地猴”、“炒鲜花

3、菇”、“蜂窝莲子”、“金丝豆腐干”等均鲜明地体现了山乡的传统食俗和浓郁的地方色彩。闽菜的烹饪技艺,既继承了中国烹饪技艺的优良传统,又具有浓厚的南国地方特色。尽管各路菜肴各有特色,但仍为完整而统一的体系,不同的存在,使人感到它变换有方,损前边得法,常吃常新,百尝不厌。,烹饪原料,闽菜的起源与发展离不开本地的自然资源。福建位于中国东南隅,依山傍海,终年气候温和。其山区地带林木参天,翠竹遍野,溪流江河纵横交错;沿海地区海岸线漫长,浅海滩辽阔。地理条件优越,山珍海味富饶,为闽菜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烹饪资源。当地勤劳的祖先,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为后代创造、选育、聚集了丰富多彩的烹饪原料。这里四处盛产稻米、

4、糖蔗蔬菜、瓜果,尤以龙眼、荔枝、柑桔等佳果誉满中外。山林溪涧有闻名全国的茶叶、香菇、竹笋、莲子等,以及雉、鹧鸪、河鳗、石鳞等山珍美味;沿海地区则鱼、虾、螺等海产佳品丰富,常年不绝。明屠本峻闽中海鲜录所记,鳞、介两部就有257种之多。而现代专家的统计则有750余种。清代编纂的福建通志中有“茶笋山木之饶遍天下”,“鱼盐蜃蛤匹富青齐”的记载。福建不仅常用烹调原料丰富多彩,而且特产原料也分布广泛,如厦门的石斑鱼、长乐漳港的海蚌、建宁莲子等等。得天独厚的烹饪资源,为闽菜名菜名点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烹饪特征,刀工严谨,入趣菜中 汤菜居多,滋味清鲜 调味奇异,甘美芳香 烹调细腻,丰富多彩,福建特色美食,

5、一、佛跳墙,二、荔枝肉,三、太极芋泥,四、醉糟鸡,五、海蛎煎,六、三合面,七、雀巢香螺片,佛跳墙,“佛跳墙”原名“荤罗汉”,是福建地区的首席古典名菜。相传,该菜始于清道光年间,由福州聚春园菜馆的名厨师郑春发创制。郑早年在清衙门布政司周莲府中当厨师。一日,周莲应邀去官银局赴宴。东道主的夫人是江南人,对烹饪技术有研究,她吩咐家厨将鸡、鸭、火腿等主料投进绍兴酒坛里,煨制成一道味厚香浓的菜,周莲品尝后,赞不绝口,回家后,便要郑春发仿制此菜,几经尝试,终不如初。于是亲率郑到官银局去观看,郑回衙后便精心研究,增加山珍海味等料,用绍兴酒坛细心煨制,结果制成的菜香味浓郁,鲜美异常,比官银局的更胜一筹。后来郑春

6、发辞去了衙厨,与人合伙开设了聚春园菜馆。但他仍对这道菜继续钻研,取用了海参、鲍鱼、鱼翅、鸡肉等十几钟珍贵原料,并以陈酒、姜片、桂皮、茴香等作配料,放在陶制瓦罐中煨制,所以风味独特,脍炙人口。一天,有几个秀才也慕名到聚春园饮酒品菜,郑春发即捧此菜上桌。坛盖揭开,顿时满堂荤香,令人陶醉。有位秀才即兴赋诗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众人应声叫绝,拍手称奇。从此“佛跳墙”便成了此菜的正名。,佛跳墙,原料: 水发鱼翅50克、水发鲍鱼60克、水发干贝60克、水发海参200克、油发蹄筋150克、水发花菇70克、熟火腿片50克、鸡翅膀250克、猪瘦肉150克、鸭肉250克、鸡肫肝150克、鸽蛋12个

7、、熟莲心80克、冬笋片80克、猪肥膘肉40克、葱段20克、姜片20克、桂皮4克、冰糖20克、绍酒150克、干淀粉适量、上等酱油6克、味精5克、生油150克、猪骨汤500克。,佛跳墙,营养功效: 1、促进发育,提高免疫力,调经润肠 2、增强免疫力、抑制血栓的形成、抑制癌细胞生长、降三高、防治男性前列腺疾病、增加造血功能、加速伤口愈合,改善冠心病 3、美容养颜、抗衰老,促进生长,改善冠心病 5、降胆固醇,软化血管,佛跳墙,食谱相克: 1、鲍鱼忌与鸡肉、野猪肉、牛肝同食。 2、野鸡肉忌与鹿肉、荞麦、葱、核桃、木耳、猪肝、鱼肉等一起食用。 3、鸡肉忌与野鸡、甲鱼、鲤鱼、鲫鱼、兔肉、虾子以及葱蒜等一同食

8、用;与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不宜与李子、兔肉同食,会导致腹泻;与芥末同食会上火。 4、竹笋忌与羊肝同食。 5、山药(干)恶甘遂、大戟,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 6、枸杞一般不宜和过多茶性温热的补品如桂圆、红参、大枣等共同食用。,荔枝肉,荔枝肉是福州传统名菜,已有二三百年历史。因色、形、味皆似荔枝而得名!因盛产荔枝而得名“荔城”的莆田也有荔枝肉。莆田菜中的荔枝肉,则是把猪瘦肉切成荔枝大小,表皮用刀刻出功壳状,经油炸之后,形似荔枝!再把荔枝肉混入备好的多味卤料中煮至入味,装盘时把鲜荔枝作为装饰围边,送上餐桌,会让人分不清是荔枝还是荔枝肉在诱你垂涎三尺。特别是在夏令时节,熟透的荔枝皮色鲜艳,味道芬芳,佐

9、以名师巧制的荔枝肉,一素一荤,浑然天成。,荔枝肉,原料: 猪瘦肉约300克、净荸荠片100克、3克蒜末、15克葱段、50克番茄汁。 做法: 1、猪瘦肉切块,剞斜十字花刀,再切成斜形块,与荸荠片用湿淀粉抓匀。 2、清汤加调料调成卤汁。肉块与荸荠下锅炸2分钟,呈荔枝状捞出。 3、蒜末、葱段下锅煸炒,倒入卤汁,再放入荔枝肉、荸荠片翻炒,装盘即成。 功效: 滋阴调理 贫血调理 健脾开胃调理 消化不良调理,醉糟鸡,醉糟鸡是福州地区传统名菜之一。由于妙用“糟”,成为鸡肴中的佳品。是用肥母鸡加红糟煮熟、醉糟而成。 以红糟作配料烹制菜肴,是福州菜的一大特色。红糟产于福建省,在红曲酒制造的最后阶段,将发酵完成的

10、衍生物,经过筛滤出酒后剩下的渣滓就是酒糟(即红糟),经人们“废物利用”做成食品添加物。红糟具有防腐去腥,增加香味、鲜味和调色的作用。用于菜肴上的有枪糟、拉糟、煎糟、红糟、醉糟、爆糟等十几种烹调方法。尤以传统名菜“糟炒香螺片”、“醉糟鸡”最负盛名。,醉糟鸡,原料:肥壮净嫩母鸡1只(1000克左右)、白萝卜400克、辣椒1个,红糟75克、五香粉1克、白糖75克、绍酒125克、高粱酒50克、精盐10克、白醋50克、味精7.5克、鸡汤75克。 制作过程:1、将鸡洗净,去脚爪,在膝部用刀稍拍一下,放入锅中,加清水1500克,用微火烧十分钟,水不沸时将鸡翻个身再煮10分钟,待膝部露出腿骨时,捞起晾凉。红糟

11、剁细,上笼屉蒸透,出取和入鸡汤,用净纱布过滤,取糟汁待用。 2、将晾凉的鸡身切成四块,留下鸡脚,鸡头劈开成二片,翅膀均切成两段,然后一并放进小盆里,加入味精3克、精盐0、5克、高粱酒调匀,密封腌渍一小时后,放盖,将鸡翻面,再加入味精4、5克、精盐5克、白糖35克、炳汁、五香粉、绍酒、搅匀,密封再腌一小时后取出。并将鸡块切成0、8厘米长、0、4厘米宽的柳条片,排在盘中,拼上头,脚、翅膀成全鸡形。 3、在醉糟腌鸡的同时,将白萝卜洗净,切成宽、高各0.5厘米长条,在各条相对两面,一面剞上斜刀,另一面剞上横刀成蓑衣萝卜,放进盐水中浸十分钟去苦汁后,洗净捏干,与辣椒(切成细丝)同放在碗里,加入白糖40克

12、、白醋调匀,腌渍二十分钟后,取出涅干汁,放在鸡肉的两边即成。,醉糟鸡,食谱营养:鸡肉肉质细嫩,滋味鲜美,并富有营养,有滋补养身的作用。鸡肉中蛋白质的含量比例很高,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鸡肉含有对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类,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来源之一。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祖国医学还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其中的白萝卜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一道美食,含有丰富的维A、维C、淀粉酶、氧化酶、锰等元素。另外,所含的糖化酶素,可以分解其他食物中的致癌物

13、亚硝胺,从而起到抗癌作用。对于胸闷气喘,食欲减退、咳嗽痰多等都有食疗作用。而菜肴中的红糟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压、降血糖及防癌等特殊功能,更有难能可贵的天然红色素,是珍贵的美味健康天然食品。 食谱相克:鸡肉忌与野鸡、甲鱼、鲤鱼、鲫鱼、兔肉、虾子以及葱蒜等一同食用;与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不宜与李子、兔肉同食,会导致腹泻;与芥末同食会上火。白萝卜忌与胡萝卜、橘子、柿子、人参、西洋参同食。,太极芋泥,“香饭青菰米,嘉蔬紫芋羹”。这是唐代诗人王维赞美芋头的诗句。芋头历来是盘中佳肴。“太极芋泥”是闽菜传统甜食之一,福州地区逢吉辰喜庆,筵席上多有此菜。芋泥源起于戚家军。有一年中秋节前夕,戚家军大胜倭寇。遂

14、依山扎营,进行休整,并准备庆贺胜利和欢度佳节。狡猾的倭寇却趁此机会把队伍团团围住,企图困死戚家军。戚家军断粮后,只好挖野菜、剥树皮吃;野菜吃光了,就挖野芋头吃。因为没有处理好,野芋又麻又硬,十分难吃,后来火夫便以蒸代煮;蒸得烂熟,粉绵绵地吃起来又香又易下咽。野菜和野芋头帮助戚家军渡过难关,击败倭寇。蒸芋头的吃法传到民间,经过不断改进遂制成芋泥和太极芋泥。它的出名,有一段趣闻: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时,英、德、美、俄等国的领事为了奚落中国官员,特备了西餐凉席“招待”林则徐,企图让林则徐在吃冰淇淋时出丑。事后,林则徐也设丰盛筵席“回敬”这些领事先生。几道凉菜过后

15、,端上了一盘颜色暗灰而发亮,深褐又光滑,似两条鱼颠卧其中,不冒热气,犹如冷菜。一位外国领事拿起汤匙舀了一勺,往嘴里一送,烫得两眼发直,吐都来不及;又听得“吱”一声,只见另一位领事的嘴唇也烫出了一圈红红的“花边”,其他客人都给惊呆了。这时,林则徐漫不经心地站起来介绍说:“这是中国福建的名菜,叫做太极芋泥。” 从此,该菜名噪远近。,太极芋泥,原料:主料:槟榔芋头1000克。 配料:红枣100克、樱桃15克、瓜子仁15克、糖冬瓜条50克。 调料:白糖35克、熟猪油250克。 制作:1、将槟榔芋头去皮,每个切成4块,放在盆里,加入清水150克,上笼蒸一小时取出,放在弯板上,用刀压成茸状,拣去粗筋。红枣

16、去皮、核,切碎分成两份。冬瓜条切成米粒状一样在。 2、将红枣50克装在碗里,加入白糖50克,上笼屉用中火蒸五分钟取出。 3、炒锅放微火上,下猪油25克烧热,将蒸过的红枣下锅搅拌成糊状后,浇在芋泥上,再用瓜子仁,樱桃在芋泥上面装饰成太极图案状即成。,太极芋泥,营养价值:芋头中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C、B族维生素、皂角甙等多种成分。所含的矿物质中,氟的含量较高,具有洁齿防龋、保护牙齿的作用。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作为防治癌瘤的常用药膳主食。在癌症手术或术后放疗、化疗及其康复过程中,有辅助治疗的作用。芋头含有的黏液蛋白,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芋艿为碱性食品,能中和体内积存的酸性物质,调整人体的酸碱平衡,产生美容养颜、乌黑头发的作用,还可用来防治胃酸过多症。芋艿含有丰富的黏液皂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可帮助机体纠正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生理异常,同时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抗癌防癌。 注意:芋头忌于香蕉同食,会腹胀。,海蛎煎,海蛎煎(闽南话为u jan,蚵仔煎),发源于泉州,是闽南、台湾等地的经典小吃。起源是先民在无法饱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