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说和做教学设计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8307723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闻一多先生说和做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闻一多先生说和做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闻一多先生说和做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闻一多先生说和做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闻一多先生说和做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闻一多先生说和做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闻一多先生说和做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初一语文组【教材分析】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前文,前半部分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的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表现了闻一多先生“革命家的方面”。两部分互为补充,使得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跃然纸上。而闻一多这个卓越的学者、

2、大智大勇的革命烈士的一生,只用了六件事就表现出来,足见其选材的精当,结构的严谨。【学情分析】青少年学生非常活跃,他们肯动脑、有思想,对新科技在行,对新信息敏感,但初二的学生,即便他们内心激情澎湃,表面上却非常矜持,不熟悉的不说,拿不准的不谈;同时,他们虽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广阔的视野,但怕讲错了被同学取笑而不愿抬头说话;虽然其中不乏优秀学生、优秀干部,但毕竟传统的课堂事严肃的,不苟言笑的,所以他们不爱发言、争论,而这将势必影响课堂学习氛围。要想让课堂活跃起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只有让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他们的大脑才能兴奋起来,思维才能动起来,想他们所想,说他们所思,课堂也才能活

3、起来。【教学目标】1、识记生字词。2、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3、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过程与方法目标:1、反复诵读,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把握人物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并学习本文的写法。 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领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朗读,理解文意,感受名人的形象和精神。【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类型】新授课,合作、探究。【课时安排】2课时【教

4、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解放战争时期的民主革命斗争引出闻一多的事迹。二、闻一多及作者了解: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诗人: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革命家: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

5、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闻一多先生五四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留学。1925年留学回国后,曾先后在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抗战开始后,随清华大学南迁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1946年7月15日,他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用鲜血和生命写完了自己历史上最壮丽的一页,时年47岁。 臧克家(19052004)。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

6、上了一位慧眼识货的主考官。这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不其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他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三、初读、感知文本:自读思考:1、文章是分了说和做两个部分来写的吗?2、文章到底怎样安排说和做的,你能不能在读书的过程中找到最关键的句子【学生活动:朗读课文,思考问题,讨论交流。】四、再读,品味: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怎么做的,概括的句子有吗? 交流点拨、明确:1、做了再说。2、做了不说。第4段,“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

7、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第6段,“他又由唐诗转向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 ,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

8、乎忘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 ,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2、闻一多先生是为了什么而做? 明确:为了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学生活动:默读课文,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五、巩固练习:17段这一部分共写了几件事来表现人物?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治学态度?你是从那些地方感受到这一点的?六、小结:曾经有这样一位作家,他之前以诊病救人为己任,后看到国民的愚昧,转而拿起文学的笔。这就是鲁迅先生,闻一多先生同样是以文化来救国,为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看看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者如何做的。七、作业设计:A:完成练

9、习题一B:完成练习题一、四。【板书设计】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学者:1、做了再说 2、做了不说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语文组【教材分析】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前文,前半部分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的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表现了闻一多先生“革命家的方面”。两部分互为补充,使得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

10、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跃然纸上。而闻一多这个卓越的学者、大智大勇的革命烈士的一生,只用了六件事就表现出来,足见其选材的精当,结构的严谨。【学情分析】青少年学生非常活跃,他们肯动脑、有思想,对新科技在行,对新信息敏感,但初二的学生,即便他们内心激情澎湃,表面上却非常矜持,不熟悉的不说,拿不准的不谈;同时,他们虽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广阔的视野,但怕讲错了被同学取笑而不愿抬头说话;虽然其中不乏优秀学生、优秀干部,但毕竟传统的课堂事严肃的,不苟言笑的,所以他们不爱发言、争论,而这将势必影响课堂学习氛围。要想让课堂活跃起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只有让他们成

11、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他们的大脑才能兴奋起来,思维才能动起来,想他们所想,说他们所思,课堂也才能活起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生字词。2、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3、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过程与方法目标:1、反复诵读,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把握人物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并学习本文的写法。 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领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2、。 【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朗读,理解文意,感受名人的形象和精神。【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类型】新授课,合作、探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们在回忆一下,课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从哪些角度来写。 明确:围绕说和做来写,换句话说,说和做是本文叙事的线索。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这样处理说和做的,那么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又是如何处理说和做的呢?我们把文章第二部分读一读。另外,本文对闻一多先生充满了崇敬之情,我们要在朗读中注意体会。 二、品读揣摩:1、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又是如何处理说和做的呢?2、哪些地方

13、能表现他说了就做,言行一致的? 3、中国的学者、文人是远离政治的,如沈从文,但闻一多介入政治,考虑其中有什么因素在里面。还有哪些?李公朴被杀后,作演讲。 这里为什么要突出闻一多先生的演讲?4、18段,参加游行示威,走在前头。神态如何?5、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不计个人利益,潜心研究学术;当他看到时局黑暗,他是为中华民族而说,为民众争取民主的权益。两个阶段有没有共同点?6、这篇文章又有叙事,也就是说是夹叙夹议,大家再找个例子。 【学生活动:朗读课文,合作探究。】三、巩固练习:1、按课文内容填空(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_。(2)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_,越坚,_。(3)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

14、起,形势紧张,明知_,而闻一多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_,并指着这群败类说:_!(4)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_,气冲斗牛,_!2、找出过渡句,说说如何过渡的?3、划出认为写得好的词语或句子并赏析。四、小结7、8两段分别承上、启下,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给我们展示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学习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有表现力。最后两段,以议论收束全文。全文因此衔接紧密,过渡自然,结构严谨。作为一代名人,闻一多先生的言与行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五、作业设计:A:完成伴你学相关的习题B:闻一多先生是我们敬仰的名人,学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结合你的学习、生活实际,写一写我们应该怎样向名人学习。【板书设计】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学者 革命家 1、起稿政治传单 2、群众大会上演说 3、参加游行示威 做了再说 说了就做 做了不说 言行一致【教学反思】这篇文章记述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