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岳老师西方哲学课讲义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8306479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7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东岳老师西方哲学课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王东岳老师西方哲学课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王东岳老师西方哲学课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王东岳老师西方哲学课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王东岳老师西方哲学课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东岳老师西方哲学课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东岳老师西方哲学课讲义(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序言西方哲学跟东方思维方式的差别是如此之大,乃至于经过翻译后的西方哲学书籍几乎全部走味。即使读翻译后的西方哲学原本原著,仍然很难体会西方哲学究竟想说什么。本文如果严格按照西方哲学的表述方式,读者一定会是在云里雾里。因此本文只能讲述西方哲学最基本的梗概,用相对直观、经验化和科学化的方式来表述这些大学哲学系中二百多个课时的内容,探究这个哲学思维的基础。这些内容要是。这种表述方法可能只能把哲学的一些意念给读者,并不能展现出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真正的推理方式,仅仅算是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启蒙。如果读者在这个基础上,还想对西方哲学的思脉进行更细致的了解,建议读一两本西方大哲的原著

2、,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笛卡尔的哲学原理和形而上学的沉思、贝克莱的人类知识原理和海拉斯和婓洛诺斯的对话三篇、休谟的人类理解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历史哲学等等。这里所说的西哲原著仅指西哲原著译本,因为学习外语本非易事,况且就算把外语学得非常好,也不见得定能理解外语原著,正如我们要理解中国的哲学书也并非易事。如果觉得西哲原著难读,建议从王老师的物演通论入手。 “哲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哲学”大抵是把一切稍显玄妙的东西都标榜为哲学,或者,是把粗陋的政治鼓吹附会其间,故在现代中国早已泛滥成灾。因此,才出现国人多“哲人”的局面,此可谓萝卜白菜哲学。然而,惟

3、因如此,国人也离哲学最远。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写道:“中国从来没有过哲学家,只有哲学家学家。”也就是说,中国的哲学研究者大抵是在研究其他哲学家的哲学,而并非自己的哲学。所以中国会有很多“哲学家学家”,但其中没有一个是哲学家。本文仅就“狭义哲学”而谈。严格说来,中国自古就与哲学无缘。在有关“国学”的系列讲座中,王老师曾经只用“中国思想史”之说,而不用“中国哲学史”,即为避免混淆。尤其麻烦的是,建国以来,从中学到大学乃至专业研究生,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正统哲学,并将其他学说斥为异端,结果造成一片荒芜。“严格说来,马克思不是一个哲学家,而是一个集经济学和政治学于一体的巨匠,所以把他的学术体系冠以政治经济

4、学之名实在是很恰当的。至于用他的眼光看,由配第创立的经济学一开始就是一种政治算术,由黑格尔创立的辩证法深藏着某种革命意识,则大抵只能表白他的政治情怀,却不能证明经济学或辩证论的学术性格。”(物演通论卷二)马克思一生没有一本哲学专著,甚至没有一篇哲学论文,他只说过一句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意思是说,他不能成为只研究如何认识世界的哲学家,而是要成为改造世界的实干家。然后,我们又反过来崇拜科学。殊不知,哲学乃科学之父,这就造成搞科学的人不懂科学(如某科学院院士),学科学的人也只搔着皮毛(如勤奋于数理化而不结正果的中国学子),于是呈现如此情景:一群迷信科学的人恰好

5、是(哲学)科学盲。真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只解决认识世界的问题,正如真正的科学家只追究科学的思路,而绝不追究这个学问的用处。把科学加以运用的人是工程师,而工程师绝不是科学家。这里举一个例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是一个纯粹的极端抽象的理论,连实验都无法在实验室里做,只能在头脑里做,叫做理想实验。后来奥本海默等人,按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完成了原子弹的研发和制造,但他们并非真正的科学家。因此,要想研究哲学,只需把认识世界的问题探究到极致,而不需要理会改造世界的问题。其实,牛顿、爱因斯坦首先是哲人,然后才是科学家,这个话题下文会谈到。第一讲 “哲学”:智慧游戏与逻辑通道“哲学”是什么?(1)我们看西方哲学

6、家的原话。叔本华:“对一个人而言,假若他看见的众人和万物都不曾时时看上去仅仅是幻象或幻影的话,他就不会是一个拥有哲学才能的人。”(意志和表象第三卷)叔本华:“一般说来,世世代代的聪明人都说着同样的话,而在任何时候,组成人类绝大部分的都是一些傻瓜,就行为方式来说,他们也是一模一样的,并且动辄背道而驰,这种状态将一直持续下去。就像伏尔泰所言,正如我们发现这个世界之时一样,我们将任凭它恶劣和愚蠢下去。”(生活的智慧绪言)罗素:“究竟有没有智慧这样一种东西,还是看来仿佛是智慧的东西,仅仅是极精炼的愚蠢呢?”(西方哲学史)亚里士多德:“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康德:“哲学家的

7、事业正在于追究所谓自明的东西。”(形而上学)赫胥黎:“不可知论是唯一可靠的哲学。”西方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米西莱:“形而上学就是一种有条理地把自己导入云里雾中的艺术”。赫拉克利特:“我听过许多人谈话,在这些人中间没有一个人认识到,所有的人都离智慧很远。”“哲学”是什么?(2)哲学(philosophy)一词由希腊文phileo(爱)和sophia(智慧)的字源合成,哲学史家一般认为毕达哥拉斯首先使用了这个概念,十九世纪有日本人依据中国古文献中“哲,智也”而将其译为“哲学”,意即智慧之学云云。也就是说,哲学不追究任何具体的对象,它只是把思想、智慧、逻辑玩弄到极致。这就是爱智慧一词的

8、意思。亚里士多德后来将其总结为“metaphysica”,意即“物理学之后”,中文译为“形而上学”;此时尚在追究“本体论”,分“质料”与“形式”两路,故有亚氏总结的“四因论”,即他添加的“动力因”和“目的因”。“质料”一路:以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形”、阿那克西美尼的“气”、赫拉克利特的“火”为开端,再经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恩培多克勒的“火、水、土气”,直至留基伯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而达到成熟;“形式”一路:以毕达哥拉斯的“数”为开端,经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和芝诺的过渡,到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理念”而达到成熟。欧几里得的“形论”是它的继续表达,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是它

9、的最后总结。所以亚氏会认为:质料是原料,形式才是本质,此成康德范畴之伏笔。“哲学”是什么?(3)中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东临太平洋,北面是高寒地带,西面是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西南面有横断山脉。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产生农业文明,生存关系自然极度紧张,因此人们就算再有个性,也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去张扬。而希腊处于环地中海地区,文明之间的交流十分便利,由此形成了古希腊的半商业文明。它讲究的是个人自由,是个性伸张,同时它也就会缔造一批自由的游离分子,这就是哲人。西方有一句话,恩格斯也说过,叫“贵族出文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剥削阶级出现以后,他们不用终日劳作,能够把自己的人生精力全部腾

10、出来。大多数人沦为纨绔子弟,极少数人却去追究思想。在古希腊这一半商业文明中特别容易造就出这一类人来,这些人有时间、精力和条件,去做追究思想的事情。同时,古希腊哲学的诞生还与其特殊的拼音文字有关。所有人类早期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但是因为环地中海地区文化交往十分频繁,语言不通的现象非常普遍。于是,人们就根据发音注上音标,最后干脆把象形文字抛弃掉,于是拼音文字就出现了。可是拼音文字没有符号化的实际意义,它们必须在语法逻辑结构中建立起意义。如果缺乏逻辑,使用拼音文字说话往往会导致词不达意。正所谓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语言是思想的符号。于是拼音文字会派生出一种逻辑强迫症,使得他们能够进行中国人绝然不会想到

11、的这一脉逻辑游戏。就这样,哲学古希腊一群“大号儿童”所玩弄的纯逻辑游戏诞生了,古希腊文明因而成为汤因比所列举的600种文明中唯一能诞生哲学的特例。之所以把古希腊哲学家们说成是“大号儿童”,因为此时的哲学仍属幼稚思维,故见自然问题抽象之起点,是乃“自然哲学”,类似阴阳爻。而且,他们知玩知乐不知用,更像儿童,故成哲思而非中国式的易卦。纯逻辑游戏。由于无用,不受实际需要的牵挂,加之逻辑化语言的牵引,遂将逻辑追问进行到底。要注意的是,古希腊哲学尽管特例,其实是人类早期文明最大摇篮中的必然产物。此处穿插着介绍一下弗兰西斯培根的四假象论。培根认为,所有人都陷入在四种假象之中。一是种族假象,人感知世界必然带

12、有人这个物种本身的局限性,而且由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下,所形成的不同人种和不同种族的生活方式的不同,所需要的信息内容不一样,所以人必然是各自采集同自己的生存相关的信息构成知识;二是洞穴假象,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非常局限的小环境和小思境之中,即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是一只井底之蛙;三是市场假象,我们从外界得到的信息都是别人出于某种目的编造的信息,我们被这些信息左右和困扰,然后用这些信息编织我们的世界图景;四是剧场假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内在的定型的思路和看待世界的方式,把所有的信息放在这个固定的模式和轨道上加工处理,必然会得出跟自己的想法相吻合的结局,即文化的遮蔽效应。所以,你所知道的世界永远是

13、虚幻的,这是弗郎西斯培根的说法。培根最著名的书叫新工具论,里面其实并没有多少知识。培根只是个经验论者,并非在纯逻辑上推演哲学的人,因此培根的“四假象论”离真正的哲学还很远。“哲学”是什么?(4)总的来说,西方哲学具有三大基本特点:追究终极(对照中学的“述而不作”)、 逻辑反思(对照中学的“微言大义”)、科学前瞻(对照中学的“社稷关怀”)。它实际上是一个无用如地基、怪诞而深奥的纯逻辑工程。下面就具体展开来说哲学的三大基本特点。1、追究终极我们在日常情况所追究的具体问题,包括科学问题都是多因素问题,所以有一个统计学方法叫多因素分析。比方说,陶瓷的制作里面有成十上百的因素:选择、和泥、工匠的手艺、釉

14、彩师傅的画工、烧制师傅的火候把握它们都在左右着陶瓷的质量。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回答陶瓷质量好坏的原因。再者,感冒也有上百个因素。它不仅因为细菌,不同的人感染了同样的细菌会导致不同的后果,这就可能是遗传因素先天免疫性的差异在做怪,还会受最近的生理状态、精神状态和大众的接触程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还只是我们表面上能看到的。上述这些问题都是多因素问题,而所谓的科学实验,就是运用控制变量法,每次对其中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可即使这样把所有因素全部研究完,我们仍然不知道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因为这些因素能够的排列组合是无穷无尽的。古希腊人对这一点很清楚,所以他们探究问题必须找见这个事物的唯一因或第一因,亦

15、即终极原因。“仅拿人类思想史来看,可以这样排序:神学(含从图腾到宗教的发展全过程)是物演感应属性或感知属性进位至理性层级的初始阶段,它以信仰方式作为简捷推理和达标定格的代偿实现形态;而后是哲学(含科学之胚的博物学),它主要继承了神学纵向探求终极原因的传统(兼以未分化的横向观照),却借助于典型的理性方式作为逻辑推理和格物致知的代偿实现形态;再后,科学问世,科学者,分科之学也(亚里士多德定义),它标志着感知属性的彻底分化,同时继承哲学的理性工具(兼以神学阶段所用的虽属低级却简捷有力的猜想),全面展开了纵向演化轴上的求知和横向多态系上的识辨,从而实现了逻辑分化和感知结构得以最终形成的理性代偿形态。”

16、(物演通论卷二第九十二章)可见,追究终极是神学与哲学的共同点。神学是人类最原始的学问,它是西方人最原始的那一层文化思脉,表达着一个最幼稚、最粗糙的思想模型。即便如此,它至少做到了一点以找见世界的终极原因为目标。神创说把世上万事都归因于神,神便是那个第一因,也是唯一因。因此,神学属于终极关怀。现在来看哲学。牛顿从来不承认他是科学家,因为在西方哲人看来,科学只是表层的学问,所以牛顿的代表作名字叫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讨论的问题,是世界为什么会有运动,这个直接动量是从哪来的,这就是所谓的力学的根本问题。牛顿认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不需要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才需要力。这似乎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相悖,但实际上,牛顿是建立了另一个重要的力学概念摩擦力。所以牛顿认为,物体进行运动是它们天然的属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