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技术规范汇编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300329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技术规范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技术规范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技术规范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技术规范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技术规范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技术规范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技术规范汇编(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3:智能监测装置技术规范之三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技术规范国家电网公司生技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 年 9 月目 次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监测对象、分类、组成25 监测装置功能要求36技术要求37试验项目及方法68安装、调试与验收8附录A(资料性附录)导线温度报警值9附录B(资料性附录)数据处理系统功能10附录C(资料性附录)应用分析功能12附录D(规范性附录)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数据输出接口1414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的监测对象、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及方法等。本标准适用于交流66kV10

2、00kV、直流400kV800kV架空输电线路。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314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 2887电子计算站场地通用规范GB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9361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T 2317.2电力金具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GB/T 2317.3电力金具热循环试验方法GB/T 233

3、82002架空电力线路间隔棒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B/T 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高温GB/T 2423.4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GB/T 2423.10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GB/T 6587.6电子测量仪器运输试验GB/T 6587.7电子测量仪器基本安全试验GB/T 6593电子测量仪器质量检验规则GB/T 114631989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GB/T 14436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GB/T

4、 15844.11995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166111996数传电台通用规范GB/T 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GB/T 17626.21998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1998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81998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7626.91998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YD/T 7991996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YD/T 10281999800MHz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设备总技术规范:移动台部分YD/T 12

5、142002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技术规范:移动台DL/T 6641999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DL/T 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 50921999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JJF 11712007温度巡回检测仪校准规范Q/GDW 2452008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5号令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3术语和定义“架空输电线路智能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导线温度采集单元conductor temperature acqui

6、sition unit对导线、部分接续金具的表面温度进行监测的数据测量装置,并通过信道将数据传送到系统上一级设备(状态监测装置)。3.2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contact conductor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unit安装在导线上的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其测温传感元件与导线、金具表面可接触。3.3非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non-contact conductor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unit安装在杆塔或地面上的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其测温传感元件不与导线、金具表面直接接触。3.4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on-line monitoring sys

7、tem of conductor temperature 满足测量数字化、输出标准化、通信网络化特征,具备自检、自恢复功能,对架空输电线路导线、部分接续金具的表面温度进行在线监测的一种测量装置。3.5最小启动电流minimum starting current对采用感应取能方式供电的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保证采集单元能不依靠其他能源而启动工作的最小导线电流。4监测对象、分类、组成4.1监测对象a)进行动态增容、过载特性试验及大负荷区段的带电导线。b)容易产生热缺陷的带电导线接续部位,如耐张线夹、接续管、引流板等处。c)重冰区进行交直流融冰的导地线。d)其他有在线测温需求的普通和特种导线、金具

8、。4.2分类4.2.1按测温方式分类(1)接触式测温采用合理的固定方式,将铂电阻、热敏电阻、光纤光栅传感器、数字温度传感器等温度传感元件与导线、金具外表面充分接触,经过传感、信号处理和无线传输等,实时获取监测点导线或金具表面温度。(2)非接触式测温采用红外等温度传感元件不与导线、金具表面直接接触的测温方法,经过传感、信号处理和数据传输等,实时获取监测点导线或金具表面温度。4.2.2按安装位置分类(1)接触类测温将导线温度采集单元本体安装在导线上来获取导线、金具的表面温度。(2)非接触类测温将导线温度采集单元本体安装在杆塔或地面上来获取导线、金具的表面温度。4.3组成一般由导线温度采集单元、通信

9、网络和状态监测装置组成,装置结构参见“架空输电线路智能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附录A导线温度报警值可参考附录A,状态监测系统中有关温度监测的功能配置可参考附录B,应用分析功能可参考附录C。5 监测装置功能要求 5.1 数据采集要求a) 能传感、采集导线或金具表面温度,进行相应存储,并将测量结果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到状态监测代理装置或状态监测系统;b) 具备自动采集功能,按设定时间间隔自动采集导线、金具温度的功能,最小采集间隔宜大于2分钟,在温升过快、线路过载等情况下,具备自动判别以及加密采集的功能;c) 具备受控采集功能,能响应远程指令,按设定采集方式、自动采集时间、采集时间间隔、采集点数启动采集;

10、d)同一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宜具备多路温度监测功能,监测点不低于2个,对线上温度采集单元,宜具备电源电压、工作温度采集功能;e) 具备网络授时功能。应能够接收状态监测代理装置或状态监测系统的对时命令,每天对时一次,对时误差应不超过5s。单元时钟24h内走时误差应小于1s。5.2 数据处理与判别1)具备数据合理性检查分析功能,对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自动识别并剔除干扰数据;2)具备对原始采集量的一次计算功能,得出能直观反映温度高低的状态量数据。5.3 数据存储应能存储至少30天以上温度状态量数据;5.4 数据输出具备将导线/金具温度状态量、电源电压、工作温度、报警信号、装置心跳包、应答信息、通信连接状

11、态(含信号强度)输出到远程和本地接口的功能。5.5通信接口满足架空输电线路智能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通信接口部分要求。5.6硬件与软件管理具备对装置自身工作状态包括采集、存储、处理、通信等的管理与自检测功能,当判断装置出现运行故障时,能启动相应措施恢复装置的正常运行状态。5.7 远程更新、配置与调试a)具备身份认证、远程更新程序的功能,具备完善的更新机制与方式;b)具备按远程指令修改采集频率、采样时间间隔、IP地址、端口号等参数的能力;c)具备动态响应远程时间查询/设置、数据请求、重启等指令的能力;d)应能按远程指令进入远程调试模式,并输出相关调试信息。6技术要求6.1导线温度采集单元6.1.1

12、环境条件a)环境温度:-25+45或-40+45;b)工作温度:-25+70(工业级)或-40+85(扩展工业级);c)相对湿度:5RH100RH;d)大气压力:550hPa1060hPa。6.1.2外观及标记a)外观应整洁完好,各接线端子的标记应齐全清晰,接插件接触良好;b) 应有型号、名称、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名等标记。6.1.3主要技术参数6.1.3.1接触类测温依据被测导线的类型,测量范围为下列的四种之一:a)-40+120;b)-40+180;c)-40+290;d)非常规导线温度测量范围与用户协商。6.1.3.2非接触类测温a)-40+290;b)非常规导线温度测量范围与用户

13、协商。6.1.3.3测量精度综合误差应小于1.0。6.1.4基本技术要求a)应有防雨、防潮、防尘、防腐蚀措施;b)外壳的防护性能应符合GB 4208规定的IP65级要求;c)电源应有可靠的保护措施,应避免因电源故障对导线、杆塔造成损伤;d)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的质量应小于2.5kg,体积应尽可能小,避免影响导线的电气性能和安全性能;e)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的外壳应和导线等电位;f)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应能经受设计导线电流(包括短路电流、雷电流)、大气温度等环境条件的考验;g)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与导线的连接部件应与导线截面匹配;h)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与导线的连接部件应有锁紧装置,应

14、保证在运行中不松脱;i)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应能承受导线的高温运行状态考验;j)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的外引线应采用双屏蔽线。6.1.5供电要求a)对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可采用太阳能、感应取能或高能电池等方式供电;b)对非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可采用太阳能或风能等方式供电;c)对采用太阳能方式供电的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其蓄电池单独供电时间应不少于20天;d)对只采用高能电池供电的导线温度采集单元,电池供电时间不少于3年;e)对采用感应取能供电方式的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其最小启动电流根据带电导线长期运行电流范围确定,应能保证长期连续供电的要求。f) 对塔上温度监测装置,电源电压宜采用12V,外部电源输入口为三针航空防水插头。6.1.6电气性能6.1.6.1可见电晕和无线电干扰水平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熄灭电压和无线电干扰水平满足相应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技术要求。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导线温度采集单元能正常工作。6.1.6.2短路电流冲击性能将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安装在导线上,对导线通过40kA、120ms,31.5kA、300ms,15kA、2s的模拟短路电流后,导线温度采集单元无损坏,恢复正常电流时,导线温度采集单元能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