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视阈中的肖邦钢琴协奏曲慢板乐章之研究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08286111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视阈中的肖邦钢琴协奏曲慢板乐章之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美学视阈中的肖邦钢琴协奏曲慢板乐章之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美学视阈中的肖邦钢琴协奏曲慢板乐章之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美学视阈中的肖邦钢琴协奏曲慢板乐章之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美学视阈中的肖邦钢琴协奏曲慢板乐章之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学视阈中的肖邦钢琴协奏曲慢板乐章之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视阈中的肖邦钢琴协奏曲慢板乐章之研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美学视阈中的肖邦钢琴协奏曲慢板乐章之研究 姓名:张艳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音乐学 指导教师:胡小满 20090901 摘要 本文以肖邦早期创作的两首钢琴协奏曲慢板乐章为例,讨论其创作风格形成 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因素。着重指出这两首乐曲在形态发展手法上的艺术特点与价 值。在此基础上,文章试图分析由这两首乐曲所代表的早期作品对肖邦成熟期创 作风格的奠基和导引作用,认为这两首乐曲对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音乐发展,以 及肖邦从早期风格到后期风格的转变具有“慢镜头式的过渡性质。继而提出, 肖邦这两首作品在整个浪漫派音乐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为今人从多角度、长时 段、跨时空方面

2、对肖邦进行更为全面客观的研究,提供了积极的启示。 全文分三部分,每部分自成一章。其中,第一章在前人基础上,继续深入探 讨肖邦早期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生活背景,重点关注其性格及创作风格中的多 重背景因素。第二章通过对两首协奏曲慢板乐章主题动机展开手法及演奏手法的 分析,指出在肖邦创作于1 9 、2 0 岁之际的青年时期的这两首作品中,慢板乐章 代表和传达出的是他当时最内在、真实的情感世界,也向我们展现了他在钢琴语 言上的天才潜质。肖邦在这一时期所显示出来的个人创作风格已经比较明显,这 对于他后来的创作具有导向性的影响。第三章从伦纳德迈尔和恩斯特库尔特这 两位现当代音乐美学家的风格理论及能量论音乐

3、观的角度,试图诠释肖邦创作这 两首作品的深层原因。由此,本文通过以上“社会文化背景一形态要素一审美特 征三个层次的阐述,旨在提出肖邦的早期创作风格为他本人及后来的浪漫派音 乐家提供了承前启后的音响样式经验,这些经验既是肖邦个人创作风格的第一次 高峰,也是后来浪漫派作曲家继续前行的重要基石。 A b s t r a c t T h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d i s c u s s e dt h eh i s t o r i c a lb a c k g r o u n da n dp e r s o n a lf a c t o r si nt h e s t y l

4、eo fa d a g i om o v e m e n t si nC h o p i n SP i a n oC o n c e r t oi nEm i n o r ( O p 1 1 ) a n d P i a n oC o n c e r t oi nFm i n o r ( O p 2 1 ) ,w h i c hw a sw r i t t e ni nh i se a r l yy e a r s T h ea u t h o r e m p h a s i z e sp a r t i c u l a r l yo nt h e i ra r t i s t i cc h a

5、 r a c t e ra n dv a l u e T h e nt h ep a p e ra n a l y s e s t h ef o u n d e de f f e c tr e p r e s e n t e db yC h o p i n Se a r l yw o r k s ,p o i n t so u tt h a tt h et w o c o n c e r t o st o o kat r a n s i t i o n a la t t r i b u t i o ni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p r o c e s sf r o

6、 mc l a s s i c i s m t or o m a n t i c i s mm u s i c F u r t h e r m o r e ,t h ea u t h o rc o n s i d e r st h a tt h et w oc o n c e r t o s c o u l di n s p i r em o r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r e s e a r c hO i lC h o p i nf r o mm u l t i a n g l e s ,l e n g t h y p e r i o da n dt r a n

7、s c e n d e n t a lt i m e - s p a c ed i m e n s i o n a l i t y T h i sp a p e rc o n s i s t so ft h r e ep a r t s I n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 , t h ea u t h o re x p o u n d sm o r e t h o r o u g h l yt h em u l t i - b a c k g r o u n d si nC h o p i n Se a r l yw o r k s T h ec h a p t e

8、rt w os u g g e s t s t h a tt h ea d a g i om o v e m e n t sw h i c hw e r ec o m p o s e da tt h et u r no f1 9a n d2 0c e n t u r y c o n v e y e dt h em o s ti n n e ra n dg e n u i n e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w o r l do fC h o p i n A tt h a tt i m e ,t h e p e r s o n a ls t y l ei nC h o p i

9、 n Sc o m p o s i t i o n sh a da l r e a d yb e e nu n a m b i g u o u s w h i c he x e r t e d ar e m a r k a b l ei n f l u e n c eo nh i ss u b s e q u e n tw o r k s T h el a s tc h a p t e re l u c i d a t e st h e p r o f o u n dc a u s a t i o n so fc o m p o s i n gt h et w oa d a g i om o

10、v e m e n t sf o rC h o p i nw i t ht h e L e o n a r dB M e y e r Ss t y l i s t i ct h e o r ya n dE r n e s tK u r t h Se n e r g e t i ct h e o r y I no n ew o r d , t h ea u t h o rc o n c l u d e dt h a tC h o p i n Se a r l ys t y l en o to n l yp r o v i d e di m p o r t a n ta c o u s t i c

11、 f o r me x p e r i e n c ef o rh i m s e l f , b u ta l s ol a i dd o w nad i s t i n c t i v ef o u n d a t i o ns t o n ef o rt h e r o m a n t i cc o m p o s e r sa f t e rh i m , 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美学视阈中的肖邦钢琴协奏曲慢板乐章之研究在 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 故

12、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 签名) : D 罗年彦, 目f o n 指导教师确认( 签名) : 咿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钒诱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 趸学位沦文的复印件和磁盛,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犬学可以 I 备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拎索,可以采刖影印、缩印或其 f ( ! l 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沦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年解密后适j f j 冬授权j s ) i 2 文:f l :抒( 签;苏碰 。7 讯勿J D | l 指导数, J , l

13、i 纾认( 签名)御,兹 选题目的与意义 绪论 浪漫派作曲家肖邦( F r e d e r i cC h o p i n ) ,是1 9 世纪以来世界钢琴音乐发展史 上耀眼的明星之一。他用短暂一生,以钢琴音乐为领地,为这一体裁和他自己赢 得了西方音乐史上令人瞩目的一席之地。肖邦的音乐人生中,无论是圆舞曲、奏 鸣曲、夜曲、协奏曲这样的常见体裁,抑或谐谑曲、叙事曲、波罗涅兹这些起先 较为少见的体裁,他都运用其罕见的天才对之进行了创造性的加工,赋予了它们 新颖、深入的思想内涵。正因为他在钢琴音乐领域中如此真情地投入且建树卓著 的贡献,以及肖邦音乐语言中处处流露出的诗意和浪漫气息,百余年来,人们授 以

14、他“钢琴诗人“ 的美誉。 我们知道,在这位“钢琴诗人笔下诞生了众多的作品,其中最受世人亲睐的 莫过于夜曲、奏鸣曲、各种舞曲、前奏曲、练习曲、谐谑曲和叙事曲。而对于他 创作于青年时代的两首钢琴协奏曲,历来被人们视为完全浪漫化的“小试牛刀 的早期杰作;但同时也因其中乐队部分处于被支配的伴奏地位,写法较为简单而 被批评为不够成熟。原因大概就在于“它们既不象贝多芬的协奏曲那样,是独奏 乐器和乐队之间的竞奏;也不像柴可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的协奏曲那样是钢琴 和乐队合奏的交响诗,从性质上来说,它们是室内性巧技性的作品,其中钢琴 起着主要作用。也就是说,按照古典时代海顿以来的传统,钢琴协奏曲这一体 裁重要的

15、特点就是钢琴和乐队之间是辩证对立的竞奏关系,通过主题在不同调式 调性、音区等方面的呈现和展开,形成相互之间的鲜明对比,以此来构成乐思发 展的最大动力,增加乐曲的戏剧性和丰富性。 另外,作为浪漫主义作曲家,肖邦的作品往往被人们从“极富浪漫气息的 角度进行理解。而这二时期的浪漫主义意味着什么? 诚如于润洋先生所概括:“如 果用启蒙运动所提倡的理性来代表1 8 世纪,那1 9 世纪的浪漫主义就是在强 烈地反叛切理性”的束缚。人们常用一些与古典主义相对比的词句来形 容浪漫主义:感情( 性) 与理性、主体与客体、本能与理智、想象与规范、神秘 A 索洛人 I 差人:肖邦的创作( 咔,央膏乐学院编译窀i 簪

16、) ,:l 七京:人R 一乐:l ;峨I :1 9 6 0 年1 1 3 吠。 4 与常识、超自然与可理解、无尽的渴望与节制条理、无拘地表达情感与冷静深思、 狄奥尼索斯( 酒神) 与阿波罗( 日神) 精神等等”。也就是说,对浪漫主义音乐 而言,强调感性、个人体验和思想的自由与解放是其最重要特征。这些特征,正 是与古典主义所倡导的严谨和理性相对立的。那么,对肖邦来说,他的音乐所流 露的哆浪漫气息是与上述浪漫主义的典型风格遥遥呼应吗? 尤其是他年青时创 作的作品,究竟鲜明地体现了这种浪漫气息,还是另有二番我们未曾熟识的意 昧? 上述两大问题,正是我们期待通过肖邦两首钢琴协奏曲慢板乐章的研讨,得 以深究和体认的,本人从事钢琴教学十余年,对肖邦的作品极其喜爱,尤其被肖邦 两首协奏曲的慢板乐章中的柔美,婉转,倾诉的情感所深深吸引,同时在学习库尔 特能量论和迈尔音乐风格理论之后,希望更全面更深入地来了解肖邦两首协奏曲 慢板乐章的内涵,因此萌发了研究这一课题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