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梁的应力讲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280531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梁的应力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第六章 梁的应力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第六章 梁的应力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第六章 梁的应力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第六章 梁的应力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 梁的应力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梁的应力讲义(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六 章,梁的应力,6-1 梁的正应力 6-2 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6-3 梁的合理截面形状及变截面梁 6-4 矩形截面梁的切应力 6-5 工字型截面及其它形状截面的切应力 6-6 梁的切应力强度条件,内容提要,1、中性层、中性轴的概念; 2、梁的横截面上正应力、切应力公式及对应的强度条件; 3.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1、危险截面的确定 2、弯曲切应力的求解,重 点,难 点,前 言,轴向拉压:,圆轴扭转:,梁的弯曲:当梁上有横向外力作用时,一般情况下,梁的横截面上既又弯矩 M , 又有剪力 FS 。,m,m,只有与正应力有关的法向内力元素 dFN = dA 才能合成弯矩,只有与切应力

2、有关的切向内力元素 dFS = dA 才能合成剪力,所以,在梁的横截面上一般既有 正应力,又有 切应力,一、纯弯曲, 6-1 梁的正应力,若梁在某段内各横截面上的 弯矩为常量 ,剪力为零,则该段梁的弯曲就称为纯弯曲。,CD 段就是 纯弯曲 。,二、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1、实验观察与分析,观察到:,在矩形截面梁的侧面画上一些水平的纵线(aa、bb等)和一些横向线(mm、nn等),纵线:相互平行的水平直线变为相互平行的曲线,且上部被压短,下部被拉长;,横向线:仍保持直线,仍与纵线垂直,但相互不再平行,相对转动了一个角度。,1、实验观察与分析,(1)横截面变形后仍为一平面(平截面假设),且仍与

3、梁的轴线正交;,(3)纵向纤维间无挤压,上部纤维缩短,下部纤维伸长,由变形的连续性,必有一层纤维即不伸长,也不缩短,称之为中性层;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2)梁可看成是由一层层的纵向纤维组成的,由平面假设,同一层纤维的伸长(或缩短)相同;,1、实验观察与分析,中性层即不伸长,也不缩短的一层纵向纤维,中性轴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弯曲变形的特征横截面绕中性轴转动了一个角度,中 性 层,中性轴,二、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2、公式推导,在推导纯弯曲梁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时 ,要综合考虑几何,物理和静力学 三方面 。,如图,从纯弯曲梁段上取出长为dx的微段,将梁的轴线取为 x 轴,横

4、截面的对称轴取为 y 轴,中性轴取为 z 轴,dx,z,y,a,a,b,b,a,a,b,b,o1,o2,中性轴,中性层,dx,z,y,a,a,b,b,a,a,b,b,o1,o2,中性轴,中性层,a,a,b,o1,o2,b,取距离中性轴为y处的纤维K1 K2作为研究对象,曲率半径,a,a,b,o1,o2,b,y,K1,K2,纤维K1 K2的相对伸长为,曲率半径,即:,y 纤维距离中性轴的距离 梁弯曲后的曲率,a,a,b,o1,o2,b,y,K1,K2,曲率半径,y 纤维距离中性轴的距离 梁弯曲后的曲率,该式说明 :线应变 和纤维与中性轴的距离 y成正比,同一层纤维的线应变相同,离中性层越远,纤维

5、的线应变越大;和梁弯曲后的曲率 成正比。,a,a,b,o1,o2,b,y,K1,K2,曲率半径,由纵向纤维间无挤压,则各条纤维均处于单向受力状态,因此,由胡克定律,有:,该式说明 :正应力 和点与中性轴的距离 y成正比,同一层纤维的正应力相同,离中性层越远,点的正应力越大;和梁弯曲后的曲率 成正比。,弯曲正应力分布规律,弯矩为正时,正应力以中性轴为界,下拉上压;,弯矩为负时,正应力上拉下压;,中性轴上,正应力等于零,M,M,y,Z,O,x,M,在横截面上法向内力元素 dA 构成了空间平行力系。,dA,z,y,根据梁上只有外力偶 M 这一条件可知,上式中的 FN 和 My均等于零, 而 MZ 就

6、是横截面上的弯矩 M。,y,Z,O,x,M,dA,z,y,说明中性轴过形心,由式,得:,y,Z,O,x,M,dA,z,y,说明中性轴是截面的主轴,由式,得:,由式可知,中性轴是截面的形心主轴,对称轴为截面的形心主轴,弯曲变形时的中性轴就是对称轴,y,Z,O,x,M,dA,z,y,由式,得:,该式说明,曲率与弯矩成正比,与EIZ成反比。,IZ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EIZ弯曲刚度(抗弯刚度),IZ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M截面的弯矩,y求应力的点到中性轴的距离,中性轴是截面的形心主轴,弯曲变形时的中性轴就是对称轴,M,正比,反比,梁的正应力公式,IZ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M截面的弯矩,y求应力的点到

7、中性轴的距离,注意: 1、此公式是在纯弯曲状态下推导出来的,对于剪力弯曲(FS0)仍然适用; 2、对其它对称形状的梁也适用(工字型、T形等); 3、对非对称截面梁,只要荷载作用在过形心主轴的纵平面内,也适用,但要先求出中性轴的位置。,二、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IZ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M截面的弯矩,y求应力的点到中性轴的距离,二、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y,y,y,y,中性轴将横截面分为受拉和受压两部分。,拉,压,拉,压,三、对中性轴的惯性矩的计算,矩形截面,Z,b,h,实心圆,空心圆,Z,d,一、梁的最大正应力,1、梁的危险截面,梁的危险截面在该梁内弯矩最大的截面上,危险截面位于梁中部

8、,危险截面位于梁根部,2、梁的最大正应力,梁的最大正应力发生在危险截面上离中性轴最远处, 6-2 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IZ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y求应力的点到中性轴的距离,y,Z,C,WZ称为弯曲截面系数(抗弯截面模量),只与截面形状和尺寸有关,单位m3,令:,2、梁的最大正应力,梁的最大正应力发生在危险截面上离中性轴最远处,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正应力分布图如图所示,二、正应力强度条件,注意:如果材料的,max所在的截面称为危险截面,对于铸铁等 脆性材料 制成的梁,由于材料的,二、正应力强度条件,应分别计算出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分别不超过材料的 许用拉应力 和 许用压应力,应分别以横

9、截面上受拉和受压部分距中性轴最远的距离 和 直接代入公式,对于中性轴不是对称轴的横截面,例如T形截面,求得相应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二、正应力强度条件,(两者有时并不发生在同一横截面上),二、正应力强度条件,三、弯曲截面系数Wz的计算,矩形截面,圆形截面,注:h是与中性轴垂直方向的长度,四、正应力强度条件的应用,先确定梁的许可弯矩,再由弯矩与荷载之间的关系确定荷载,四、正应力强度条件的应用,步骤:,1、内力计算,求出最大弯矩,确定危险截面的位置; 2、代入强度条件进行计算,例 圆截面简支梁AB受均布荷载作用,试确定AB截面的直径。已知q = 1KN/m,许用应力 = 140MPa。,q,1

10、600,A,危险截面在梁的跨中,由强度条件,解:先进行内力计算,作出弯矩图,B,FRA,FRB,M图,故选取直径为30mm,例题:T形截面铸铁梁的荷载和截面尺寸如图所示。铸铁的抗拉许用应力为 t = 30MPa ,抗压许用应力为C =160MPa。已知截面对形心轴Z的惯性矩为 Iz =763cm4 , y1 =52mm,校核梁的强度。,P1=9KN,P2=4KN,A,c,B,D,1m,1m,1m,解:先进行内力分析,作弯矩图,P1=9KN,P2=4KN,A,c,B,D,1m,1m,1m,最大正弯矩在C截面上,最大负弯矩在B截面上,分析:截面关于中性轴非对称,拉压许用应力不相等,所以要分别校核最

11、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是否满足要求,P1=9KN,P2=4KN,A,c,B,D,1m,1m,1m,+,-,2.5KN.m,4KN.m,C,B,最大拉应力,t = 30MPa ,C =160MPa Iz =763cm4 ,y1 =52mm,可能在B 截面,可能在C截面,分别计算,B 截面,C截面,最大拉应力发生在C截面,且满足强度要求,+,-,2.5KN.m,4KN.m,C,B,最大压应力,t = 30MPa ,C =160MPa Iz =763cm4 ,y1 =52mm,发生在B 截面,B 截面,最大压应力发生在B截面,且满足强度要求,按强度要求设计梁时,主要是依据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一、合理配

12、置梁的荷载和支座可以降低梁的最大弯矩值,主要措施:, 6-3 梁的合理截面形状及变截面梁,所谓合理,既要满足强度要求,又要经济,二、合理选择截面形状,三、合理设计梁的外形,P/2,P/2,一、合理配置梁的荷载和支座可以降低梁的最大弯矩值,受均布荷载的简支梁,当两端支座分别向跨中移动 a=0.207l 时,二、合理选择截面形状,当弯矩已定时,横截面形状,应使弯曲截面系数与面积之比尽可能地大。即 Wz/A 较大,则截面的形状就较为经济合理。 一般要使截面面积分布在距中性轴较远的地方。,如:工字形 、矩形、圆形、圆环形等截面。但圆环形比圆形,工字形比矩形,矩形竖放比平放更合理。,三、合理设计梁的外形

13、,梁各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都相等,并均达到材料的许用应力,则称为 等强度梁 。,由于梁上的弯矩是不相等的,要达到等强度,需设计成变截面梁,如厂房建筑中常用的鱼腹梁。,(1)截面上各点切应力的方向都平行于截面的剪力; (2)切应力沿截面宽度方向均匀分布,即距离中性轴等距离各点的切应力相等。,一、假设, 6-4 矩形截面梁的切应力,由弹性力学可知,对狭长矩形截面(高度h大于宽度b),以上假设成立,弯矩产生 正应力 剪力产生 切应力,两横截面上均有剪力和弯矩。,二、狭长矩形截面(hb)切应力公式的推导,两横截面上的弯矩不等 。所以两截面上到中性轴距离相等的点(用 y 表示)其正应力也不等。,m,n,

14、n,m,o,h,b,dx,x,y,z,二、狭长矩形截面(hb)切应力公式的推导,m,n,n,m,o,h,b,dx,x,y,z,此面上也就有切应力,m,n,n,m,o,h,b,dx,x,y,z,y,A,B,A1,B1,B,B1,在 AB1面上的 AA1 线各点处有切应力。,根椐切应力互等定理,在横截面上 横线 AA1上也应有切应力。(所求),m,n,n,m,o,h,b,dx,x,y,z,y,A,B,A1,B1,B,B1,假设:, 横截面上距中性轴等远的 各点处切应力大小相等。, 各点的切应力方向均与剪力 (截面侧边)平行。,所以横截面 AA1 线上各点的 切应力相等, 且与侧边平形。,根椐切应力互等定理,纵截面AB1上,AA1 线上各点的切应力相等。,且纵截面 AB1上的切应力 均匀分布。,由静力平衡方程,求出 d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