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二单元导学案资料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274294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下第二单元导学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九下第二单元导学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九下第二单元导学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九下第二单元导学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九下第二单元导学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下第二单元导学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下第二单元导学案资料(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松打虎导学案编号: 编制: 使用: 组长签名: 审批: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梳理内容,领略本文详细而又曲折的故事情节。2.理解武松这一人物形象。学习重难点 重点:1品味精美语句或词语,理解课文描写特点及妙处。难点:1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2掌握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知识链接: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本名彦端,祖籍是泰州海陵县或苏州吴县阊门。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读相关情节。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回目是“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武松在清河县因酒后醉了与人争执,把人打昏

2、,以为打死了人,于是逃到柴进柴大官人家避难,不想染上疟疾,在柴进家住了一年有余。宋江因与梁山有关系被阎婆惜抓住把柄而怒杀阎婆惜,也投奔柴进而来,在柴进家里武松拜宋江为义兄,武松要回清河县看望哥哥,两人依依惜别。文章节选的就是武松回家的路上经过景阳冈只身打死猛虎的故事。第一课时自主预习案1.阅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注音解释)晌(shng)午:中午; 筛(shi):斟(酒); 恁(nn):那; 寅(yn):地支的第三位; 卯(mo):地支的第四位。 酉(yu):地支的第十位; 霾(mi); 戌(x):地支的第十一位; 亥(hi):地支的第十二位; 巳(s):地支的第六位; 踉(ling)跄(qin

3、g):走路不稳; 麋(m)鹿:哺乳动物; 狰(zhng)狞(nng):面目凶恶; 棒橛(ju); 厮(s); 毡(zhn); 笠(l); 光挞(t)挞(t) 腰胯(ku); 穹(qing);苍绾(wn); 撮(cu); 簌(s)簌(s)2.选择上面词语中的至少五个词,写成一段话。3.走进文本本文选自长篇白话章回小说 ,作者( )( )元末明初小说家朝。 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 )反抗斗争的小说,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他三部是 合作探究案1.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时间为序 写武松开怀畅饮后,醉上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分四部分:喝酒上冈打虎下冈2.认

4、真阅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老虎的动作的词语,用横线画出描写武松动作的词语。思考武松打虎主要分成那两个部分? 老虎凶猛:扑、掀、剪 武松:跳、闪、躲面对来势汹汹的老虎,武松首先以“妨”为主,待到老虎招数用尽,体力消耗后再转入“猛攻”。3.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写日 写庙 写树 写风渲染出一个惨淡,阴森,恐怖,可怕的氛围,为猛虎的出现、危险的来临造势。4.文中多次提到哨棒,结尾反复讲众猎户不信武松只身杀虎,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衬托武松,显示身份,人行棒行,人停棒停,寸步不离,写活哨棒,也就写活了武松。 猎户 眼中虎之猛、恶,不信武松只身杀虎,反衬武松勇猛过人,非常人能及。第二课时

5、拓展提升案一阅读并思考 李逵心慌,丢了香炉,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并不见娘。走不到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一团血迹。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

6、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

7、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次日早晨,李逵却来收拾亲娘的两腿及剩的骨殖,把布衫包裹了,直到泗州大圣庵后掘土坑葬了。1.结合选文和课文内容分析,李逵打虎和武松打虎的场面描写有什么不同之处? 写武松打虎是精细,写李逵杀虎是大胆。武松虽然神勇,却没有李逵那样不要命,而是先惊出一身冷汗,待到将老虎打死之后,看到草丛中又有老虎时,他没想到这是人所扮装,他哀叹“我今番罢了”,完全失了英雄视死如归的本色;李逵则有勇无谋,不过也难怪他刚失去老母,恶从胆边

8、生,生死不顾,才敢一头钻进老虎洞中。倘若当时不是雄雌老虎都已外出,而是都在洞中,则李逵纵有天大的本事,也难逃劫数了,李逵杀虎是杀得侥幸。同是灭虎的情节,表现的是不一样的性格。武松打虎,情节设计巧妙,有张有弛,符合人物,合理,真实可信。李逵杀虎,不费吹灰之力,一口气杀死四虎,情节过于简单,描写过于夸张,有失真实。2.本文与武松打虎在表现人物与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本文主要通过正面的动作描写来表现李逵的勇敢。武松打虎则是通过描写酒家和猎户的语言、心理,老虎的凶猛,环境的渲染,以及正面描写打虎时的动作来表现武松的机智和勇敢。 二、就以下名著人物简介其事迹及主要性格特点。宋江 林冲 鲁达 李逵宋江怒杀阎

9、婆惜,被发配江州,浔阳楼题反诗,三打祝家庄他谦虚谨慎,疏财仗义;他任人为才,具有高超的组织管理才能和军事才能,创造了梁山泊轰轰烈烈的事业。林冲误入白虎堂,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火并王伦。生性耿直,爱交好汉;武艺高强,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逆来顺受、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疾恶如仇、富有正义感、武艺高强、有勇有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夜宿桃花村、火烧瓦罐寺、 倒拔垂杨柳 、大闹野猪林 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 慷慨大方,仗义疏财。率直粗犷,勇而有谋,胆大心细。粗中有细,好打抱不平。黑旋风,粗鲁且没有教养但忠、真、直。崇拜宋江,爱赌爱喝

10、,喜欢闹事,充满正义,反对昭安,真可谓是成人世界里的孩子!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慷慨大方,重义疏财,率直粗犷,有勇无谋,胆大心细 作业练习案一、 配套练习习题二、 说出四大名著中带三和四的故事。三、说出有关杨志的故事和性格。街头杀泼皮,杨志卖刀,青面兽北京斗武 精明能干,小心谨慎,粗暴蛮横,方法简单,课后反思:隆中对导学案编号: 编制: 使用: 组长签名: 审批: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 1.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2.积累字词,归纳文言知识。3.理解诸葛亮的政治蓝图、远见卓识。4.学习高度凝炼的语言,理解详略得当的选材。5.分析刘备、诸葛亮的人物形象。6.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知

11、识链接:作者简介:司马光 (10191086)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涑(S)水乡(今山西夏县司马营村)人,世称涑水先生。主持编撰的资治通鉴一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继司马迁史记以后最优秀的一部通史巨著。对我国以后的史学发展起过巨大的影响。他一生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资治通鉴 编年体史书。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按年代顺序排列实史,上起周威烈王23年(公元前402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1年间的历史,全书共294卷,另附目录及考异各30卷,共300多万字,是一部很有参考价值的历史巨著。司

12、马光为资治通鉴耗尽毕生精力,书成后两年,于1086年逝世,终年67岁。 时代背景 公元207 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为他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做出了分析。 “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课后反思: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第一课时自主预习案一、积累字词颍川( yng)猖蹶( chng ju)汉沔( Min)挟天子( xi) 存恤( x)戎越( Rng )胄( u ) 殆( di)欲信大义( sh) 诣( y ) 二、掌握古今异义1.遂用猖蹶古义:同“

13、猖獗”,颠覆、失败 今义:凶猛放肆2.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古义:可以把 今义:表可能,能够3.北据汉沔,利尽南海古义:南方近海地方 今义:南中国海4.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古义:用来用来的东西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5.凡三往,乃见古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今义:平凡三、特殊句式时人莫之许也。宾语前置(相当于:时人莫许之)欲信大义于天下。状语后置(相当于:欲于天下信大义)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判断句此用武之国。判断句贤能为之用。被动句四、通假字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五、成语积累三顾茅庐 如鱼得水六、利用课文注解,翻译文章合作探究案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第二部分(2) :司马徽、徐庶推荐诸葛亮。第三部分(3) :刘备往见,诸葛亮详陈对策及对诸葛亮的器重。2.第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司马徽说诸葛孔明是“伏龙”、徐庶说诸葛亮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