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隙连接蛋白在房颤心房肌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08245174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PDF 页数:70 大小: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缝隙连接蛋白在房颤心房肌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缝隙连接蛋白在房颤心房肌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缝隙连接蛋白在房颤心房肌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缝隙连接蛋白在房颤心房肌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缝隙连接蛋白在房颤心房肌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机制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缝隙连接蛋白在房颤心房肌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缝隙连接蛋白在房颤心房肌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机制(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缝隙连接蛋白在房颤心房肌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姓名:严卉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内科学(心血管病) 指导教师:陈君柱 20040101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缝隙连接蛋白在房颤心房肌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浙江大掌医掌院内科掌( 心血管病) 导 博士研究生 师 摘 严卉 陈君柱教授 要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房颤本身及其引起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 血栓栓塞等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使患者中风发生率和死亡率成倍增高。然而造成这种心 律失常的始动因素和维持因素尚不明确。房颤是心血管难题之一,是心律失常学关注的焦 点。近几年随着对局灶驱动机制、心肌袖、电重构的

2、认识,以及电学治疗的不断深入,目 前认为房颤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1 9 9 5 年W i j f f e l s 在房颤电重构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引起房颤的第二冈子( S e c o n d f a c t o r ) 学说,即早期电重构是容易逆转的电生理现象,而其他相关的因素即结构重构缄 山房扩张引起心房局部区域传导改变导致了持续性房颤,最终演变为不易逆转的病理现 象。阐明第二因子学说的核心部分是心房肌缝隙连接蛋白表达的变化。 本课题在国外房颤动物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房颤患者,心房肌缝隙连接蛋白分子 水平表达的变化及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揭示房颤心房电重构、结构重构的分子基础。 研究

3、目的:观察缝隙连接蛋白C o n n e x i n 4 0 ( C x 4 0 ) 、C o n n e x i n 4 3 ( C x 4 3 ) 在房颤心房肌的表达 观察房颤心房肌C a l c i n e u r i nBm R N A 、M K P 一1m R N A 、E R K l 蛋白、磷酸化E R K l 蛋白表 达,探讨房颤心房肌缝隙连接蛋白表达变化及其相关的信号转导机制。 2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方法:6 3 例接受开胸手术患者( 包括慢性房颤、阵发性房颤、窦性心律患者) ,手术时切 取心房组织。应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R TP C R ) 检测心房肌钙调磷酸酶

4、调H 弧单位 ( C a l c i n e u r i nB ) m R N A 、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磷酸酶一1 ( M K P 一1 ) m R N A 表达量,采用W e s t e r n 印迹方法,检测细胞外调节激酶l ( E R K l ) 、磷酸化细胞外调节激酶1 ( p - E R K l ) 、C x 4 0 、C x 4 3 蛋白表达量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心房肌C x 4 0 、C x 4 3 蛋白分布的变化。 结果: 1 受试对象临床资料的比较:各组患者的年龄、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室间隔 厚度、心功能( 左室射血分数) 差别无显著意义( P O ,0 5

5、 ) ,但慢性房颤组与阵发性房颤组 的左心房内径明显大于窦性心律非瓣膜病组和或窦性心律瓣膜病组( P ( o 0 5 ) 2c a l c i n e u r i nBm R N A 。M K P 1m R N A 在心房肌的表达:右心耳组织: c a l c i n e u r i nB m R N A 、M K P 1m R N A 在慢性房颤组与阵发性房颤组中有高表达,与窦性瓣膜病组、窦性 非瓣膜病组相比,其差异有显著意义( P c 0 0 5 ) 。而在慢性房颤组与阵发性房颤组之间、窦 性瓣膜病组与窦性非瓣膜病组之间,以上两项指标无显著差异。左心房组织:以上两项指 标在慢性房颤组与阵发

6、性房颤组中有高表达,与窦性心律瓣膜病组相比,其差异有显著意 义( P 00 5 ) 。慢性房颤组与阵发性房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统计学分析表明 c a l c i n e u r i nBm R N A f f K P 一1m R N A 具有相关性( P 0 0 1 ) 3W e s t e r n 印迹检测C x 4 0 、C x 4 3 、E R K l 、磷酸化E R K I 蛋白表达右一C , F e t L t R 慢性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窦性瓣膜病组、窦性非瓣膜病组四组之间两两比较,C x 4 3 、 E R K l 表达无显著性差异。C x 4 0 、磷酸化E R K l

7、在慢性房颤组与阵发性房颤组中有高表达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与窦性瓣膜病组与窦性非瓣膜病组相比,其差异有显著意义( P o 0 5 ) 。C x 4 0 蛋白与磷酸 化E R K l 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 P = 0 ,0 3 ) 。在左心房组织,慢性房颤缀与阵发性房颤组C x 4 0 、 C x 4 3 、磷酸化E R K l 蛋白表达显著高丁窦性瓣膜病组( P 0 0 5 ) 。C x 4 3 蛋白、C x 4 0 蛋白与磷 酸化E R K l 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1 ) 。 4H E 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阵发性房颤与慢性房颤组较窦性心律C x 4 0 、C x 4

8、3 表达均增强,但大量阳性颗粒异常分布于心房肌细胞的侧边,或细胞浆中与细胞核周围 仅少量呈线状位于闰盘,与窦性心律组比较C x 4 0 、C x 4 3 阳性颗粒排列紊乱。 结论: 1 慢性房颤、阵发往房颤患者左心房与右心耳组织C x 4 0 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窦性 心律者,C x 4 3 蛋白仅在左心房组织表达增高。 2 慢性房颤、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与右心耳组织C a l c i n e u r i nBm R N A 、 M K P - 1 m R N A 、p - E R K I 表达量显著高于窦性心律者。慢性房颤、阵发性房颤患者E R K l 、 C a l c i n e u r

9、i n 、M K P 一1 呈激活状态。 3 免疫组化显示慢性房颤、阵发性房颤患者缝隙连接蛋白4 0 、4 3 均分布紊乱,聚集 于细胞的侧边、胞浆或核周。 4 房颤患者心房肌缝隙连接蛋白4 0 、4 3 蛋白基因表达增高,且分布异常,可能与 E R K l 及一些磷酸酶( M K P 。l 、C a l c i n e u r i n ) 的异常激活调控失衡有关。 I 关键词】缝隙连接蛋白;细胞外调节激酶;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磷酸酶- 1 钙调磷酸酶:房颤 4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E x p r e s s i o no f c o n n e x i ni na t r i u mo f

10、a t r i a lf i b r i l l a t i o n a n di t ss i g n a lt r a n s d u c t i o n p a t h w a y D e p a r t m e n to f C a r d i o l o g y , S c h o o lo f M e d i c i n e ,Z h a n gU n i v e r s i t y M D C a n d i d a t eY a n h u i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C h e n j u n z h u o b j e c t i v e A

11、 t r i a l f i b r i l l a t i o n ( A F ) i sc u r r e n t l y t h em o s tc o m m o ns u s t a i n e dc l i n i c a l a r r h y t h m i aa n d i s r e s p o n s i b l ef o r as u b s t a n t i a l p r o p o r t i o n o fh o s p i t a lc o s t si n c u r r e di nt h e t r e a t m e n to f c a r d i

12、 a cr h y t h md i s o r d e r s A Fi s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av a r i e t yo f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i n c l u d i n g t h r o m b o e m b o l i ,al o s so ft h ef i n ea d j u s t m e n to fv e n t r i c u l a rr a t et ot h eb o d y Sp r e c i s em e t a b o l i c n e e d s ,p o t e n t i

13、 a li m p a i r m e n to fc a r d i a c f u n c t i o na n d s u b j e c t i v es y m p t o m s l i k e p a l p i t a t i o n s , d i z z i n e s s ,b r e a t h l e s s n e s s a n dc h e s t p a i n A l t h o u g h i n i t a t i o no fA Fh a sb e e n i n t e n s i v e l y n v e s t i g a t e d t h

14、e o r i e sd e a l i n gw i t hd e t e r m i n a n t so fA Fd on o te x p l a i nt h et r e n do f t h i sa r r y t h m i a t ob e c o m e p e r s i s t e n t A Fi s p r i m a r i l y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b ye l e c t r i c a l r e m o d e l i n ga n ds t r u c t u r a lr e m o d e l i n g ,i th

15、 a s r e c e n t l yb e e ns h o w nt h a tc h a n g e si n i n t e r c e l l u l a rc o u p l i n ga tg a pj u n c t i o n sm a yp l a yac r i t i c a l r o l ei nt h es h o r t t e r me l e c t r i c a lr e m o d e l i n ga n ds t r u c t u r a lr e m o d e l i n go f a t r i a lf i b r i l l a t

16、i o n T h e p u r p o s eo f t h i ss t u d yi st oi n v e s t i g a t ew h e t h e ra t r i a le x p r e s s i o no fc o n n e x i n4 0 ( C x 4 0 ) a n dc o n n e x i n 4 3 ( C x 4 3 ) i sa l t e r e da n dw h e t h e rt h es i g n a lt r a n s d u c t i o ns y s t e m sw e r ea c t i v a t e da t t h em o l e c u l a ra t r i a lt i s s u el e v e li np a t i e n t sw i t hA F 5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M e t h o d s H u m a ns t u d i e sW ei n v e s t i g a t e d6 3p a t i e n 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