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在新疆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8196577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3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枣在新疆的发展前景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红枣在新疆的发展前景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红枣在新疆的发展前景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红枣在新疆的发展前景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红枣在新疆的发展前景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枣在新疆的发展前景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枣在新疆的发展前景及对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枣在新疆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吏彦江宋锋惠 2 0 0 3 年,自治区加快南疆农村经济发展工作会议提出:要大 力发展林果园艺业。尽快把南疆地区建成我国重要的特色优势瓜 果生产基地,发展优势、高效现代农业,并提出了“2 0 1 0 年环塔里 木盆地周边建成1 2 0 0 万亩高产优质林果基地”的战略发展目标。 在确定发展的林果业树种中,唯有枣树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易 栽培,适应性强、结果早、收益快、市场前景良好。 随着人们对红枣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认识得不断深人。社 会需求量的加大,有效地激发了新疆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枣树 的积极性,在南疆林果业发展中将成为大力发展的优势树种。我 国有关红枣专

2、家认为:“世界的红枣在中国,中国的红枣因南疆地 区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世界红枣生产基 地”。 通过作者近几年从事红枣推广研究的工作实践,结台这次召 开的“新疆特色林果业产业化论坛”,就我区红枣发展现状、存在问 题及其对策谈几点想法。 一、新疆红枣发展现状 ( 一) 枣树在新疆的发展概况。根据红枣的生物学特性,除哈 密特定栽种的品种外,规模化发展主要集中在环塔里术盆地的南 疆地区。南疆虽具有枣树生长的多种资源,但目前成龄枣树并不 多见。规模栽种的红枣品种除哈密大枣外,均为2 0 世纪7 0 年代 引种成功的品种。随着新疆林业五大工程的实施和农业产业结构 4 0 4 的调整,受

3、加工、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近1 - - 2 年南疆五地州在干、 鲜果发展问题上,基本上形成了稳定现有鲜果面积,积极发展市场 销路好、储运方便的干果种植面积的思路。红枣以其适应性强、早 实丰产性好、耐储运等优势,被南疆地区的各级领导和群众看好。 发展速度迅速。 截至2 0 0 4 年底,新疆红枣种植面积已达6 0 万亩( 包括兵团) , 其中进人结实盛果期的面积7 万亩,并在各地区逐渐形成红枣发 展重点县其中哈密l O 万亩;和团地区4 6 8 万亩主要集中在洛 浦县;喀什地区4 4 万亩,以疏附县、泽普县为主;巴州地区1 0 万 亩,以且末、若羌两县为主;吐鲁番地区5 万亩,主要以枣草问作; 阿

4、克苏地区2 l 万亩主要在沙雅县居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 一、二、三、十四师的一些团场也大力发展红枣。 目前,从各地州规模发展的主栽品种来看,绝大多数为干、鲜 两制的灰枣、骏枣及赞皇大枣等品种;鲜食品种如冬枣、梨枣受内 地枣树发展的影响,也陆续在小规模栽植。目前我区的主栽品种: 和田地区骏枣;阿克苏地区灰枣、冬枣、金丝小枣;若羌 灰枣;且末赞皇大枣、灰枣。种植方式多为枣棉、枣粮问 作。 r 据了解:我区红枣计划发展面积为2 0 0 万亩( 不包括兵团系 统) ,其中,和田3 0 万亩,喀什3 0 万亩,阿克苏1 0 0 万亩,巴州2 0 万亩,哈密2 0 万亩。尤其是阿克苏地f ,提出:优化

5、林果业结构, 集中力量重点发展红枣、核桃产业井起草了关于加快发展红枣 产业的实施意见,强调把红枣产业作为一项“红色富民工程”予以 推进,使之尽快成为农民增收新的支柱产业,在现有基础上,提出 到2 0 1 0 年全地区发展红枣1 0 0 万亩的宏伟目标并申请注册“阿 克苏红枣”商标。 , ( = ) 枣树的栽培管理现状。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区红枣一 直没有形成规模与效益。一是过去只追求种植面积。不注重规范 4 0 5 化、标准化的集约栽培管理,影响了红枣的造林质量、主栽品种的 纯化和丰产栽培技术的贯彻落实和整体效益。= 是枣粮、枣棉问 作居多,大部分农民对种植红枣认识不足,只顾问作物的眼前利 益

6、,缺少对红枣的施肥、除草、松土、浇水、越冬保护等各项技术管 理措施。三是受经济条件、推广力度的影响,红枣栽培的关键技术 在不同地区、不同农户中发展很不平衡,有关整形修剪等丰产技术 措施很难全面普及,导致枣树产量低、效益差。 = 、新疆发展红枣的优势 ( 一) 红枣自身具有营养价值高和早实丰产的特点。红枣既是 木本粮食,又是营养珍品,集食用、药用、保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 干果,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其枣果除含有比一般水果高一倍的 糖分以及较多的蛋白质、脂肪、铁、磷、钙等多种物质外,还有人体 所需的1 8 种氨基酸。有养胃健脾,补血益气和解药毒保护肝脏, 增强肌力等功效。是润心肺、止咳嗽、补五脏、治

7、虚损、养胃的良药。 据最新研究成果报道,枣果中还含有对癌症和心血管病有显著疗 效的环磷酸腺苷。 红枣结果早、经济寿命长,具有成花容易、花量大,且当年分 化、多次分化、花期长等特点,丰产潜力大,稳产性强。栽后当年即 可开花结果经济寿命可达千年以上。管理得当,栽种当年株产鲜 果可达2 3 千克,第六年就能达到2 5 千克以上经济效益非常显 著。 t一 , ( 二) 充足的阳光是南疆发展枣树的独特优势。南疆地区位于 塔里木盆地四周,降水少,蒸发大,空气极端干燥,昼夜温差太,日 照时数长,全年日照时数3 0 0 0 小时,有效积温3 5 0 0 小时以上,有 利于枣果的营养积累,果实着色好,含糖量高品

8、质优良。特殊的 气候和环境条件形成了南疆特有的红枣品牌。通过近几年的实 地调研,不论哪个品种的红枣在南疆地区种植,其果实品质均比内 地省份好。 4 0 6 ( 三) 红枣是南疆地区最佳的生态经济树种之一。南疆生态环 境极其严酷。在坚持“生态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决定了必须发展生 态经济型树种。枣树对地势和土壤的要求不很严格,抗旱性极强, 耐粗放管理,是一种多收的铁杆庄稼。若借助于现代化的滴灌设 施,南疆地区发展红枣可更好地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 四) 枣粮、枣棉间作能实现林农复合经济。枣树具有发芽晚、 落叶早、生长期短、枝疏叶小、透风透光、根系生长高峰出现迟等生 长习性,这就决定了枣树

9、是实行林粮间作的最佳树种之一。 枣粮( 棉) 问作这种林农复合立体栽培模式,改变了过去单一 农作物的平面布局,在新疆特定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可为枣、粮双 丰收创造了有利条件。枣粮( 棉) 间作不但能有效提高水、土、光、 热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农田单位面积的产值,避免和问作物争水, 争肥,有利于良性生态循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能改善作物的 生长环境和农牧民的生存条件。 枣树萌芽较晚一般在4 月中旬至5 月上旬发芽、放叶,选就 为间作物小麦返青期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光照条件。枣芽长度 1 2 c m 时,小麦处于拔节、抽穗、开花时期。小麦成熟期后枣树 开花进入高峰期。7 8 月份复播玉米需肥水较多。同期内

10、枣树根 系生长也进入高峰期,果实生长也需大量营养,此时通过灌溉和追 施肥料,可大大缓解枣树与同作物之间的肥水矛盾。可谓“两全齐 美”。 间种棉花,因棉蕾开放时,枣已收获,树上的叶子落掉5 0 6 0 。地面光照仍很充足,不影响花蕾的开放。另外,枣果收入可 以弥补棉花市场疲软对农民收入的降低。 ( 五) 国内市场前景看好需求量将会成倍增长。从需求看,枣 一直是中国人喜爱的果品,全国红枣总产已达1 0 0 万吨但人均不 足1 0 千克。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依目前的产量,已远 远不能满足需要。从日常消费看人们除对营养果品的直接食用 4 0 7 外,今后对红枣的深加工产品的需求也会大幅度提高。

11、另外,红枣 作为传统的滋补保健佳品,早已深人人心。可以预测,红枣及其加 工品在国内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 六) 国际市场上红枣产品甚受欢迎,发展潜力很大。据统计。 我国红枣面积、产量均占世界9 0 以上,各国用枣尤其是医用枣 9 0 以上由我国供应。红枣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越来越刺激 世界各地对红枣的消费欲望。马来西亚人已把红枣作为冬季必食 补品;俄罗斯人把红枣视为上等珍品;日本人十分珍爱用红枣做成 的药膳如八宝饭等。另外美国、加拿大、东南亚诸国和我国台 湾、港澳等地的华人,视红枣为天然保健美容食品,需求量较大。 红枣干制品易贮藏、包装及运输,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土特产 品,在世界各

12、地享有盛誉。我国加入w T o 后,红枣的国际销售渠 道已逐步打开,出口价达每吨3 5 0 0 美元,折合人民币每公斤3 0 元。红枣在国际市场上身价倍增,远远超过了其他干鲜果的价值。 ( 七) 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红枣的发展空间。面对加入 w T O 以后的挑战,我国四大鲜果苹果、梨、柑橘、香蕉,由于 受到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农业现代化水平、果品质量等诸多因素的 影响,将面临着进口果品的冲击。而红枣是我国独有果品,从“物 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来看,大面积发展枣业是顺应“人世”的最佳 出路。 近几年,内地红枣主产区,困在果实发育期雨水较多,产量极 不稳定,果实干物质少、品质差。特剐是在红枣成

13、熟期,阴雨连绵。 裂果、烂果现象严重,极大地影响了红枣的经济效益。因此内地 厂商纷纷在红枣成熟时,到新疆收购,运回内地加工包装后贴上 自己的商标出售,从中获取利润。致使近两年灰枣半干枣的收购 价达1 3 一1 5 元千克。吸引了许多有实力的公司到新疆投资从而 有利于新疆的红枣产业向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此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 4 0 8 改善,加大了对外经济贸易的流通,为大力打造新疆红枣品牌优 势,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 三、新疆发展红枣产业存在的问题 ( 一) 品种杂乱。受内地气候及人为收购价的影响,近年新疆 枣果供销两旺。但由于发展速度太快,育苗工作跟不上

14、,红枣茁术 多为内地调运。质量得不到保障,品种混杂现象也相当严重有些 地方种植品种多达2 0 余个;加之红枣栽种时,也是农作物种植季 节农民考虑当年农作物的收益,在浇水、施肥等栽培管理上重视 程度不够。导致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不尽人意。这给目后的枣果丰 产和优质栽培造成较大困难。由此造成的损失也会挫伤农民的积 极性。 ( 二) 农民对红枣的发展前蒂认识不足。南疆各地州红枣的种 植面积每年以几万亩的速度推进,但农民群众对红枣的市场需求、 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认识不足也没有很好地掌握枣树的栽培管 理技术,因此存在对枣树的土、肥、水等关键栽培管理技术上不到 位的问题。 ( 三) 主栽品种选定缺乏科学性。

15、各地州在规模发展红枣方 面,多注重面积、数量上的增加,忽视了用科学的发展观去确定不 同地区最佳的主栽品种和优良品种的推广示范。造成只追求数量 上的扩张和任务的完成而不注重品种的选定。 ( 四) 丰产栽培管理粗放、经济效益差。红枣产业不但是劳动 密集型产业。而且也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农民只重 视间作物的当午收益,缺乏对不同年龄枣树的水肥、树体( 整形修 剪技术) 管理,导致枣树开花少、坐果率低、效益差。 ( 五) 不同种植区域缺乏高标准红枣示范基地建设。目前各地 在红枣发展中不能按标准化技术规程操作实施,缺乏高标准的红 枣示范基地,枣树不能达到预期的产量和效益直接影响农民增收 和种植

16、红枣的积极性。 4 0 9 ( 六) 枣果深加工技术落后。目前,疆内尚无一家枣果深加工 企业,红枣的销售情况主要取决于内地的红枣加工厂商和批发商。 受市场波动很大,缺乏长期的市场占有率。 ( 七) 科技支撑投入力度不够。红枣产业的健康发展在于如何 把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认真贯彻落实。而实际情况是过于强调种 植面积的扩大,忽视了科技支撑。在丰产栽培措施管理、技术培 训、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投人较少。 。 四、对新疆发展红枣的几点建议4 ( 一) 实行枣树品种多元化。品种是枣树丰产的基础,各地区 在红枣发展中,应选择适于当地发展的2 3 个优良品种,防止品 种单一引起不良的市场效应和可能的病虫害发生,最大限度发挥 良种的生产潜力,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在品种结构上,应打破干鲜兼制品种一统天下的格局。对交 通方便、具有保鲜措施的地区,制干、鲜食、兼用、蜜枣和观赏品种 协调发展早、中、晚熟品种有机搭配。各地州要建立优良品种引 进推广示范园不断筛选经济效益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