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海洋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89852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8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海洋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全国海洋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全国海洋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全国海洋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全国海洋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海洋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海洋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海洋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初稿)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二一年九月目 录前言一、“十一五”期间海洋标准化工作总结回顾二、海洋标准化工作面临的形势三、海洋标准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四、主要任务 1.构建层次分明、系统完善的海洋标准体系 2.加大海洋标准制修订力度 3.强化标准贯彻实施与监督检查 4.实施标准化科研创新活动 5.建设全国海洋标准信息服务平台6.推进海洋标准国际化7.活跃企业标准化活动五、技术路线 1.标准化体系运行 2.标准编制质量控制技术路线 3.标准效能发挥技术路线 4.数字海洋标准化技术路线 5.安全海洋标准化技术路线 6.生态海洋标准化技术路

2、线 7.科技海洋标准化技术路线 8.和谐海洋标准化技术路线六、政策措施 1.加强海洋标准化组织机构建设 2.强化海洋标准化工作管理 3.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 4.加大标准化经费投入和宣传力度前 言 海洋标准化是国家标准化体系和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海洋工作向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的综合性基础工作,为海洋行政管理、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各项工作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撑。加快发展海洋标准化,努力建设海洋强国,是新时期我国海洋发展的迫切需求。胡锦涛总书记特别指出:“我国在海洋拥有巨大的战略利益,当前我国安全的主要威胁也来自海上,要高度重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发展利益”。 为全面贯彻落

3、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海洋标准化工作对海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支撑作用,实现海洋标准化工作的快速发展,提高海洋标准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满足海洋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需求,根据国家有关规划,编制了全国海洋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海洋标准化工作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确定了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一、“十一五”海洋标准化工作总结回顾 “十一五”期间,全国海洋标准化工作发展迅速,成果丰硕:加强了海洋标准化工作规划和计划,出台全国海洋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了2008-2010年海洋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完善了海洋标准化工作制度,出台海洋标准化管理办法、海洋标准计

4、划项目立项审查程序规定、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和秘书处工作细则,制定海洋标准制修订工作流程图和海洋标准复审流程图,实施了海洋标准制修订项目进度月报制度;健全了全国海洋标准化组织机构,组建了海洋环境保护等七个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建立“海洋标准专家库”;实施了海洋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发布海域使用管理标准体系和中国海监执法标准体系;加大了海洋标准制修订工作力度,共有87项国家标准和287项行业标准获得立项批准,超过了全国海洋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标准制修订数量,标准的编制质量、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得到有效提高,标准宣贯培训和监督检查也不断加强;印发了“关于加强地方海洋标准化工作的若干意见

5、”,推进了地方海洋标准化工作;开展海洋标准化科研创新活动,初步建立了海洋标准化信息服务系统,编辑出版了海洋国内外标准目录;加强海洋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培训了标准编制人员和技术审查人员;大力开展海洋标准化宣传活动,增强了海洋工作者标准化意识;有效推动了海洋工作向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二、海洋标准化工作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国各项海洋事业快速稳步发展,对海洋标准的需求急剧增加,国家标准化事业正在跨越式发展。这些为海洋标准化工作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首先,海洋工作发展势头良好,海洋标准作为我国海洋经济建设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国际上看,世界海洋事务正在

6、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各海洋国家更加注重外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南北极地区潜在战略利益的争夺,更加注重海洋能源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扶持,更加注重对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更加注重对海盗等非传统海洋安全问题的解决。从国内来看,我国海洋形势的发展很快,党中央、国务院越来越重视海洋工作,李克强副总理在慰问南北极和大洋考察队员时强调“进入新世纪,海洋日益成为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空间和资源宝库,世界各国在开发利用海洋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展望未来,谁不重视海洋,谁的发展空间就会被压缩。因此,海洋事业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沿海地区开发利用海洋的热情越来越高涨,

7、如辽宁做出了“沿海五点一线”战略部署,福建实施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其次,我国标准化工作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海洋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的有机组成部分,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国家将标准作为保障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实施了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将标准作为提高增长质量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抓手,相继出台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确保国家标准质量的意见,加强了对技术委员会的管理;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第31届大会上,成为第六个常任理事国,这是我国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历史性突破,使我国拥有更多的国际标准话语权,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显著增强。 最后,海洋标准化工作也

8、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海洋标准的数量和范围远不能满足各项工作的需求、标准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经费不足、标准整体技术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标准实施效果不理想等等,需要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海洋标准化工作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居安思危,开拓进取,创新发展。 三、海洋标准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标准化支撑、服务、规范、促进和保障海洋事业发展为中心,围绕海洋经济建设和事业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开展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海洋标准化工作的组织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系统、完善、层次分明的海洋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管理;加大标准制修订力度,提升海洋标准技术水平和编制质量;加强

9、海洋标准的宣贯、实施和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发挥管理部门、标准化技术机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优势和特长,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实现海洋标准化工作快速、持续、全面、协调发展。 2.基本原则 (1)围绕大局,服务发展。紧紧围绕海洋经济建设和海洋事业发展的大局,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海洋工作中的基础和保障作用,服务于数字海洋、安全海洋、生态海洋、科技海洋、和谐海洋的建设,推进海洋经济建设和事业持续、快速、全面和健康发展。 (2)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结构、质量、速度、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不断完善海洋标准体系,提高标准质量水平。统筹近海、深远海和极地海洋标准化工作,提高海洋立体监测和资源开发标准化能力和水平。

10、加强基础性、关键共性技术、重大战略性产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标准化工作,支撑重点领域发展,增强综合管理能力。 (3)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以创新作为推动海洋标准化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强海洋标准化工作创新,不断健全完善海洋标准化工作的制度、体系和机制。加强科技研发与标准研制的紧密结合,促进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在新兴技术领域超前部署标准化工作,引领海洋事业发展。(4)广泛参与,注重实效。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等方面的作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共同谋划“十二五”海洋标准化事业发展,做到规划既适度超前、鼓舞人心,又符合规律、切实可行。(5)强化意识,活跃基层。强

11、化海洋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的标准化意识,活跃企事业单位标准化活动,推动企事业单位建立自己业务和产品的标准体系,为海洋标准化工作提供发展的沃土。 3.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海洋标准化工作拟实现以下目标: (1)覆盖全面。基本建成覆盖海洋事业各个领域协调、配套、层次分明的标准体系,完善全国海洋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形成海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协调、互补机制。海洋标准与海洋法律、法规形成配套体系,基本满足海洋经济建设和海洋事业发展各个领域对标准的需求。 (2)保障质量。建立海洋标准编制质量控制体系,采用组建标准起草工作组、标准起草单位公开招标等形式,确保标准各相关利益方和海

12、洋科研技术专家参加标准编制工作,标准的技术指标得到多方验证和检验。 (3)效益显著。建立海洋标准贯彻实施效果评估体系,及时宣传、贯彻发布的海洋标准,以保证其广泛有效地应用,充分体现海洋标准对海洋经济建设和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作用。 四、主要任务 1.构建层次分明、系统完善的海洋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作为促进和规范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海洋标准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蓝图。在已有海洋标准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构建海洋经济与海洋规划管理、海岛保护与开发、海水资源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调查、海洋能开发、海洋工程技术与咨询服务、海洋信息档案管理与服务、极地科学考察与大洋调查等领域标准体系。 2.加大海

13、洋标准制修订力度 “十二五”期间,在海洋基础通用标准、海洋经济与海洋规划管理、海域使用管理、海岛保护与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保护区管理、海洋研究与试验发展、海洋观测预报与防灾减灾、海洋监察执法、海水资源利用、海洋能利用、极地和国际海底区域资源与环境勘探开发、海洋工程技术与咨询服务、海洋应对气候变化、海洋信息档案管理与服务、海洋卫星技术开发与应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海洋仪器设备制造等十八个领域,制修订166项海洋国家标准、344项行业标准(见附表)。 (1)海洋基础通用标准 开展海洋学、海洋经济、海洋工程常用术语等基础通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海洋经济与海洋规划管理标准 我国海洋经济发

14、展正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海洋开发方式由资源消耗型向循环利用型转变。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切实履行海洋经济运行监测管理职能,组织开展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海洋经济运行调查、监测与评估等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3)海域使用管理标准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资源,为实现海域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海洋事业的协调发展,需要加大海洋功能区划、海域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海域权属管理、海域有偿使用、海域使用论证、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海域使用现状调查等领域标准制修订力度,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海域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和保障作用。 (4)海岛保护与开发标准 为贯彻、实施2009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满足海岛

15、开发与保护的需求,加强海岛开发与保护管理,促进无居民海岛的有序、适度利用,推进海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展海岛基础调查、海岛名称标志设置、无居民海岛有偿使用分类、无居民海岛利用技术、海岛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海岛生态修复、海岛生态建设及海岛监视监测等标准的制定工作。 (5)海洋环境保护标准 开展海洋生态、海水污染、海洋沉积物、海洋工程(油气)、海洋功能区、污染物排海、海洋生态对气候的响应等方面的监测与评价标准制修订工作;开展海洋环境质量、海洋动力环境、污染物分析检测技术、海洋倾废管理、海洋生态保护、海洋工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方面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6)海洋保护区管理标准 开展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标准的制定工作。 (7)海洋调查与试验研究标准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5个战略重点任务之一的海洋技术工作,开展海洋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