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计划教案反思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89400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计划教案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计划教案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计划教案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计划教案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计划教案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计划教案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计划教案反思(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计划主备: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包括呼风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飞向蓝天的恐龙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四篇课文。认真阅读本组课文,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议议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本单元结束以后,同样对本单元的主要词语进行了“盘点”,对会写的词和会认的词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口语交际”和“作文”都是围绕“想象”这个话题安排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口语交际和作文的能力。二、学情分析: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学生的思维也更加的活跃,对于未来的世界,学生更加充满好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有关的科学知识,提高了阅读能力和阅

2、读速度。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了解了说明文的一般叙述方法。三、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本单元要求会写的字有25个,会认的字有25个。2、学习本单元内容,要求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3、能利用多种渠道接触、了解科学技术信息,能合理想象,培养学生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的兴趣和能力,鼓励学生写科幻作文。4、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自学能力。过程与方法:1、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内容。2、利用搜集资料的方法,了解科学技术的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组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的好习惯。四、教法与学法:先组

3、织学生观看科技画展,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变迁有大体的印象,然后组织教学。也可以从网上下载科技知识,汇聚“小影片”供学生了解,再进行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五、课时安排29、呼风唤雨的世纪 3课时30电脑住宅 3课时31飞向蓝天的恐龙 3课时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2课时语文园地八 4课时29、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3、通过学课文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二、教

4、材分析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三、学情分析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四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五教学难点:通过学课文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六课型与方法: 新授课

5、 多媒体辅助教学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4、出示课时目标会读会认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设计意图:利用谈话,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发散学生的思维。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1理解词语:“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呼风唤雨”在词典中解释为“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

6、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在课文中比喻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表明了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2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我的小词篓):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2)、开火车读课文(3)、说说课文主要内容(4)、读课文后学生质疑设计意图:检查自学,引导质疑为下一节学习课文做准备。三、学生练习读课文作业设计默写生字第二课时课时目标:通过学课文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一、细读课文 理解内容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1自然段)齐读。师板书:人

7、类 靠 现代科学技术 呼风唤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抓文章的中心句入手,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感悟。2、朗读第三段师板书:过去 用 千里眼顺风耳 寄托愿望3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根据学生归纳,师板书: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电视电话 因特网 飞机火车 远洋船师总结:回顾历程 科学创造神话 美化生活展望未来 科技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设计意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巩固课文的内容。句点评1、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2、“发现”和“发明”,从字面看,两者很相近,

8、但仔细推敲,却有不同。“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则是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的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的是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创造。如,本组后面的三篇课文中讲到的电脑、太空育种是前所未有的新创造,而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儿,就是新发现。这句话概括地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千里眼”“顺风耳”,在旧小说中指能看得很远和听得很远的人。古典小说西游记中曾出现这两个人物,他们是玉帝的得力耳目。孙悟空闹东

9、海、搅地府后,事达天庭,玉帝询问“妖猴”来历,班中闪出千里眼、顺风耳,将“妖猴”的来历奏明。这两个词在课文中是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后来这句诗经常被人引用,用来形容某些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课文中引用这句古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二、联系实际

10、讨论感受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设计意图:感悟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变化三、畅谈收获 总结提高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四、作业设计小练笔:未来的 生活或学习中的一种物品板书设计:29、呼风唤雨的世纪人类 靠 现代科学技术 呼风唤雨过去 用 千里眼 顺风耳 寄托愿望 科学创造神话现在 用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 科学创造奇迹电视电话 因特网 飞机火车 远洋船第三课时(作业设计)一、一字开花(扩词)改( )( )( )( )(

11、 )耕( )( )( )( )( )驾( )( )( )( )( )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发明 发现、地质工作者在塔里木盆地( )了大油田。、指南针、火药、造纸和印刷术是我国( )的。改变 改观、由于天气的原因,学校( )了开运动会的计划。、我们学校狠抓学校基本建设,面貌大为( )。三、级重点难点过关一、蓝猫巧答(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分)、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呼风唤雨”在本课的意思是:。(分)、作者是在第三自然段引用古人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什么作用?说明了什么问题?(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风”在本课指。“梨花”在本课指。教学反思: 课前,我布

12、置学生收集,阅读了有关于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深入课文奠定基础,培养了学生课前参与能力。 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时,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思。再直接切入到课文的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找出20世纪有哪些科技成就,并借此进行拓展,让学生说说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成就,学生即可根据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来回答。教学这段时,我注重学生的感知,以学生的读、说等实践活动为主,体会“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再由此引导生联想过去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进一步学习文章的第3自然段,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说说“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神话中的“千里

13、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猜想一下古时候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然后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现实,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的伟大,体会“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之后,便让学生带着骄傲,自豪的情感朗读本段。30电脑住宅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2默读课文,能想象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3和同学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4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二、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它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内部安装有100多台电脑,设计师是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全文是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来介绍的。课文条理清楚,讲述具体,语言亲切,浅显易懂。三、学情分析 引导学生阅读说明性文字,体会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增长学生的见识,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四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想象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五教学难点:和同学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六课型与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