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的声调与音变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89182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话的声调与音变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普通话的声调与音变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普通话的声调与音变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普通话的声调与音变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普通话的声调与音变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话的声调与音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话的声调与音变(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话声调与音变,声 调,调值:声调的实际发音,高低、升降、曲直、 长短等(通常采用五度标记法) 调类:声调的类型,分为阴平、阳平、上声、 去声四类。 调形:声调的符号,即 ,55 高平,35 中升,214 降升,51 全降,练习,阴平:安 功 收 休 宣 八 春 阳平:怀 缠 查 无 文 流 责 上声:雪 反 法 采 紧 比 北 去声:不 较 浩 信 谢 气 叫 上学 自觉 政府 个体 公共 欢乐 别动 服务 钢笔 操场 功劳 青年 杨柳 茶水 纯碱 浏览 天长地久 虚怀若谷 聪明透顶 兵来将挡 依然故我 争长论短 千言万语 枪林弹雨,变调是指语流中部分音节的声调受前音或后音的影响会发生变化

2、,与单读时调值不同。,普通话的变调主要有上声的变调、“一”的变调 、“不”的变调等。,变调(连续变调),1.四声在语流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调; 2.当两个相同的声调相连时,常常前一个字的声调会发生变化。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 阴平阴平 今天 今5544 阳平阳平 和平 和3534 去声去声 注意 注5153 上声上声 舞蹈 舞21435 .,(一)上声变调,1.不变调的情况: (1)单独念:马 走 首 狗 (2)单独念多音节词时末尾的上声:友好 鼓手 2.变调的情况: (1)上声上声:前一个变35 美好 洗澡 表演 讲解 影响 审美 (2)上声非上声:上声变半上,调值为21 上阴:火车 打击

3、海军 上阳:果实 总结 理由 上去:榜样 改造 坦率 ,(3)上声轻声: 上声的变调根据轻声音节的情况而定。 轻声音节由上声字构成: 变为阳平: 等等 讲讲 想起 变为半上: 嫂子 姐姐 轻声音节由非上声字构成:变为半上211 打听 眼睛 比方 本钱 老婆 老爷 脑袋 寡妇 本事 ,(4)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上声根据词语结构变调。 “双单格”:展览馆、选举法、蒙古马 “单双格”:纸老虎、好舞蹈、党领导 如果更多的上声字相连,就根据语意的停顿分组,按上述方法变调,如: 永远友好 厂长领导 或 美好理想 打井饮水 给我/买/五把/雨伞。 种马场/养有/五百匹/好母马。,(5)句中和句末作为后字的上

4、声,常变为半上21 野马快跑! 小狗快跑! (6)两个以上上声音节相连的人名 第一个音节变阳平,第二个不变: 李铁 孔子 蒋伟 冉友 柳影 许勇 沈宇 第一个音节变为半上,第二个音节为阳平,第 三个音节为半上或全上: 或 xin冼小岭 郝汝海 李广美 孔乙己 蒋小雨 马喜敏 许可伟,1.不变调的情况: (1)单独念的时候 (2)处在词语的末尾 第一 统一 万一 唯一 初一 专一 单一 同一 2.变调的情况: (1)“一”去声:“一”变为阳平,35 一面 一定 一道 一项 一样 一路 一共 一贯 (2) “一”非去声:“一”变为去声,51 一发 一般 一声 一时 一头 一直 一统 一举 一览 (

5、3)“一”嵌在重叠动词中间:“一”变读为轻声 拖一拖 读一读 想一想 笑一笑,(二)“一”的变调,3.数字里的“一”的读法。 (1)在“百、千、万、亿、兆”前,变为35、51 如: 一百 一千 一万 一亿 一兆 (2)长数字中,只有位于开头的“一”变调,位于中间和末尾的“一”不变调。 如: 一万一千一百一十一 (3)尽管“一车、一年、一种、一个”的“一”要变调,但是“十一车、二十一年、三十一种、四十一个”里的“一”属于数字词尾,所以不变调。,(二)“一”的变调,(三)“不”的变调,1.不变调的情况: (1)单独念:不 (2)处在词语末尾:偏不 何不 要不 莫不 (3)“不”在非去声的字前面:不

6、吃 不来 不管 2.变调的情况: (1)“不”去声:“不”变为阳平,35 不对 不会 不愿 不妙 不见 不顾 不够 不是 (2)“不”嵌在动词中间和在动词后的补语中:变读为 轻声 听不听 来不来 看不看 拿不动,朗读下列成语: 一心一意 一五一十 一言为定 一网打尽 不三不四 不伦不类 不可思议 不共戴天 朗读绕口令: 一个大,一个小,一件衣服一顶帽。一边多,一边少, 一打铅笔一把刀。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西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一盒饼干一块糕。一个大,一个小, 一头肥猪一只猫。一边多,一边少,一群大雁一只鸟。 王老汉手拿一根不长不短的鞭子,赶着一辆不新不旧 的大马车,拉着不计其数的粮食,

7、奔驰在不宽不窄的 大道上。,(四)形容词重叠变调,1.单音节形容词重叠构成的词语 AA不变调 AA儿后A变为阴平55 慢慢的 脆脆的 亮亮的 热热的 轻轻地 薄薄的 松松的 美美的 白白的 光光的 慢慢儿的 好好儿的 高高儿的,ABB: 红彤彤 轰隆隆 沉甸甸 亮堂堂 慢腾腾 绿油油 软绵绵 明晃晃 笑吟吟 孤零零 美滋滋 亮晶晶 干巴巴 傻乎乎 病歪歪 乐融融 气昂昂 白茫茫 泪盈盈 白皑皑,3.AABB:第二个A为轻声,BB为阳平(55)或不变 漂漂亮亮 马马虎虎 规规矩矩 老老实实 大大方方 热热闹闹 破破烂烂 模模糊糊 清清楚楚 高高兴兴 干干净净 安安静静 甜甜美美 匆匆忙忙,口语可

8、变的书面不一定变 能不变的尽量不变 描写实际情况的不变,叠音词ABB AABB式变调的要求:,语流音变主要是共时的语流中,连着念的音素、音节发生的变化。,普通话的音变现象很多,主要有轻声、儿化和“啊”的变读等。,音 变,在部分词语和句子中,有些音节由于受到前面音节的影响而失去原有调值,变得又弱又短,这种语音现象叫“轻声”。 (音长变短,音强变弱) 贵州人没有明显的轻声音节,要提高我们的语音面貌,就必须说好轻声。 1.轻声词的作用:区别意义和词性 dng x lo z d do 东西(指方向 ) 老子(人名) 地道(名词) dng xi lo zi d do 东西(指某物) 老子(指父亲) 地道

9、(形容词),二、轻声,2.轻声词没有统一的调值 阴平轻声:鸭子 桌子 村子 阳平轻声:儿子 橘子 牌子 上声轻声:椅子 点子 嗓子 去声轻声:兔子 凳子 帽子 3.轻声词的发音方法,4.轻声的发音分类 音高上受前一个字声调影响而不固定。 阴平字+轻声字2(半低) 跟头 蹲下 金子 阳平字+轻声字3(中调) 石头 桃子 银子 上声字+轻声字4(半高) 里头 李子 铁的 去声字+轻声字1(低) 木头 柿子 镍的,(1)上声后的轻声为4度,发音时,可发成一个短促且轻的阴平,当轻声字原来的声调是阴平时,轻声必须轻短一些,否则易与阴平混淆。 讲究 怎么 暖和 免得 有的 稳当 本着 爽快 (2)阴平、阳

10、平、去声后的轻声 分别为2、3、1度,发音时,可发成一个轻短的去声。 阴平:师傅 知道 庄稼 先生 巴结 心思 知识 阳平:裁缝 和尚 便宜 学问 时候 模糊 粮食 去声:笑话 在乎 报酬 护士 客气 相声 漂亮,5.如何识记轻声词 (1)没有规律的轻声词: 月亮 玻璃 晃荡 扫帚 衣裳 云彩 玫瑰 骨气 别扭 故事 凑合 答应 大夫 耽搁 队伍 福气 含糊 合同 厚道 活泼 机灵 见识 讲究 咳嗽 快活 牢靠 力气 麻烦 苗条 明白 欺负 舒服 (2)有一定规律的轻声词 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语气词“啊、吧、呢、嘛”等 白的 高兴得 快乐地 拿着 走了 读过 放心吧 别动啊 你的呢

11、 干嘛 重叠式的名词和动词: 哥哥 星星 姥姥 猩猩 看看 坐坐 劝劝 聊聊,词末的虚语素“子、头”和表示复数的“们”等 狮子 孩子 影子 叶子 丫头 馒头 枕头 罐头 他们 咱们 你们 同志们 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方位的语素或词: 桌上 床上 脸上 书里 这边 那边 上面 外面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表趋向的趋向动词: 拿来 出去 讲出来 跑过来 亮起来 暗下去 量词“个”: 一个 两个 三个 每个 那个 这个 语气词“吧、吗、呢、啊” 去吧! 对吗? 谁说呢? 是啊!,作宾语的人称代词 叫我 给你 追他 喊他们 中间嵌“得”的轻声词语: 来得及 对得起 吃得开 吃得消 过得去 合得来 靠得住

12、想得到 想得开 中间嵌“一”、“不”的轻声词 看一看 说一说 跑一跑 跳一跳 走一走 轻不轻 差不多 吃不开 对不起 过不去 忍不住 说不定 下不来 想不到 要不然 用不着 解不开 顾不了,轻声词练习,巴结 包袱 报酬 北边 比方 本钱 别扭 长处 成分 抽屉尺寸 出息 伺候 聪明 凑合 打扮 耽误 唠叨 倒腾 含糊骨头 关系 合同 害处 交换 讲究 迷糊 坚实 眉毛 会计困难 凉快 粮食 人家 神仙 时候 似的 舒服 疏忽 书记爽快 算盘 体面 踏实 徒弟 头发 妥当 唾沫 琢磨 备份便当 憋闷 补丁 拨弄 知道 正经 祝福 嘱咐 指头 芝麻差事 出落 畜牲 提防 嘀咕 爽快 枕头 招呼 折

13、腾 掂量 奉承 干巴 告示 应付 意思 意见 冤枉 寒碜 厚道 花哨 滑溜 晃荡 行李 眼睛 学问 衣服 火候 讲究 见识 奸细 嫁妆 笑话 乡下 絮叨 味道 委屈 稳当 窝囊 运气 在乎 用处 应酬 显得 喜欢 先生 休息 记性 打发 合同 心思,三 、儿化,(一)儿化和儿化韵,1.概述: 儿化是指带后缀“儿”的词的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音变现象。 (1)“儿”不单独发音,不表示音节,它提示在发前一个字时,该音节要加上卷舌动作,带上卷舌音色彩; (2)“儿”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只是起到提示儿化的作用; (3)普通话中大多韵母都可以儿化,儿化使韵母发生音变; (4)儿化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

14、,(二)儿化的作用,儿化在表达词语的语法意义和修辞色彩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1.区别词性 盖(动词)盖儿(名词) 画画儿 个(量词)个儿(名词) 尖尖儿 2.区别词义 信 信儿 头头儿 末末儿 眼眼儿 面面儿 3.表示喜爱温婉的感情色彩 小曲儿、来玩儿、慢慢儿 宝贝儿、小孩儿、脸蛋儿、花朵儿 4.表示细、小、轻、微的性状 小鱼儿、门缝儿、一会儿、办事儿、一丁点儿,2.发音 (1)韵母或韵尾是.o.e.u的: .o.e.u. i.u uo ie.e o.io.ou.iou 15个,儿化时直接卷舌 刀把儿 山坡儿 唱歌儿 水珠儿 豆芽儿 鲜花儿 铁锅儿 皮鞋儿 名角儿 棉袄儿 山脚儿 小猴儿 打球

15、儿,(2)韵尾是i.n时: i.ui.ei.uei n.in.un. n 12个,儿化时丢掉韵尾i.n. in. n. en.uen 主要元音卷舌 瓶盖儿 一块儿 手背儿 小柜儿 竹竿儿 牙签儿 小官儿 大院儿 没门儿 作文儿 圆圈儿 糖罐儿 小孩儿 针尖儿 小人儿 没味儿 点心儿 围裙儿 脚印儿 彩云儿 (3)韵母是-i(前),-i(后):儿化时原韵丢失,变成er 铁丝儿 棋子儿 没事儿 有刺儿 树枝儿 墨汁儿 汉字儿,(4)韵母是i. :儿化时直接加上er 小鱼儿 玩意儿 毛驴儿 针鼻儿 有趣儿 孙女儿 瓜子儿 果汁儿 小鸡儿 小米儿,(5)韵尾是-ng(ing除外) ng.ing.ung eng.ueng ong 6个,儿化时丢掉韵尾,其韵腹 鼻化为鼻化音,并卷舌 药方儿 小巷儿 蛋黄儿 信封儿 水瓮儿 木桶儿 头绳儿 没空儿 帮忙儿 门缝儿 胡同儿,儿化词练习,找茬儿 打杂儿 板擦儿 名牌儿 鞋带儿 壶盖儿 小孩儿 加塞儿 快板儿 老伴儿 蒜瓣儿 脸盘儿 脸蛋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