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县种植业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研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818913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DF 页数:57 大小:43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繁昌县种植业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繁昌县种植业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繁昌县种植业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繁昌县种植业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繁昌县种植业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繁昌县种植业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繁昌县种植业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研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繁昌县种植业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研究繁昌县种植业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研究 Studies on regional planning of dominant crops production in Fanchang county of Anhui province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 史高江史高江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陈进红陈进红 副教授副教授 高曙晖高曙晖 高级农艺师高级农艺师 学科学科(专业专业) 农业推广农业推广 所在学院所在学院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提交日期 2005 年 5 月 中国 杭州 单位代码:10335 研究生学号:Z01050

2、78 繁昌县种植业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研究繁昌县种植业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研究 Studies on regional planning of dominant crops production in Fanchang county of Anhui province 研 究 生 史高江 指导教师 陈进红 副教授 高曙晖 高级农艺师 论文评阅人 周伟军 教 授 孙 健 推广研究员 王岳钧 推广研究员 答辩委员会主席 张国平 教 授 答辩委员会成员 鲁长根 高级农艺师 邬飞波 教 授 林良夫 副教授 陈进红 副教授 答辩日期 2005 年 6 月 15 日 Code of the Univers

3、ity: 10335 I.D. No of Graduate:Z0105078 Studies on regional planning of dominant crops production in Fanchang county of Anhui province By Gaojiang Shi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Zhejiang University For the MS Degree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upervised by: Associate Professor Jinhong Chen (2) intens

4、ify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eed projects and focusing on production of high quality; (3) paying attention on guidance and demonstration of production base and practising standardization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4) enhancing market competitive abi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pending on progress

5、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market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of information and logistics in countryside area; (6) practising the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radiating and exemplary role of leading

6、 enterprises; (7) enhancing the level of quality safety and practising the quality inspection and control in whole production process of dominant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 words: Fanchuang county of Anhui province; Crop industry; Dominant product; Regional planning; Policy and measure III 第 1 章 文献综

7、述 第 1 章 文献综述 1.1 优势农产品的概念和优势产区的特征 1.1 优势农产品的概念和优势产区的特征 1.1.1 优势农产品的概念和评判标准 1.1.1 优势农产品的概念和评判标准 1.1.1.1 概念 狭义的优势农产品是指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比较优势明显、产品质量较优的农 产品。广义的优势农产品除具有以上优势外,还应具有产业关联度高、生产地域相对 集中、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优势,经重点培育,能进一步提高国 内外市场占有率,获得良好效益的农产品 1。 1.1.1.2 评判 优势农产品的评判标准是根据农产品生产的资源条件、技术条件、生产规模和市 场需求来制定的,由于评判优

8、势农产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自然、社会、经 济等众多因素,一般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比较优势、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等作为主要 评判指标 2,3 。 1.1.1.2.1 生产规模 即主要优势农产品的构成必须要有一定的规模,包括种植面积、产量或饲养量, 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才能形成相当的经济效益,发挥支柱产业的作用。 1.1.1.2.2 比较优势 所谓优势是指在竞争中具有占主导地位的发展态势,更受竞争对手、内容和环境 的影响。因此主要优势农产品必须能集中体现产品质量和区位优势,这种优势不只局 限于区域内相对比较的优势,更多的是应在区域外甚至国际市场范围来考察,通过培 植支柱产业和优势产品,进

9、一步开拓市场,发挥优势产品效应 4,5。 1.1.1.2.3 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衡量一个产业部门资源合理利用水平的一种有效尺度, 随着农业生产 由单纯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只有那些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的产品才有发展前景。 1.1.1.2.4 市场需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推动着生产的发展,决定了农产品在市场中所占的 份额。因此,主要优势农产品的评判与选择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情况,只有那些国际 1 国内市场需求弹性大的产品才能在今后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有更多的份额。 1.1.2 优势农产品产区的特征 1.1.2 优势农产品产区的特征 1.1.2.1 资源条件好。自然生态条件为该种农产品的最适宜区

10、或适宜区,具有较好的 生产基础和技术条件。 1.1.2.2 生产规模大。能够集中连片生产,有专业化生产和服务的基础和条件,农产 品商品率较高,商品总量在区域内占有重要份额。 1.1.2.3 市场区位优。目标市场明确,流通渠道畅通,运销便捷,运销成本较低,对 产业发展带动力强。 1.2.1.4 产业化基础强。科研、生产、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基础条件较好,社会 化服务体系健全、专业化服务能力强,有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备创 建农产品知名品牌的基础。 1.1.2.5 环境质量佳。具有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这是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基础 6。 1.2. 研究优

11、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的意义 1.2. 研究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的意义 1.2.1 有利于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农业结构的趋同现象。 1.2.1 有利于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农业结构的趋同现象。 农业生产的区域性、特色性是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著名区域经济学家胡佛认为:区域经济产生有 3 个原因:一是生 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的位置被确定 之后,或者不能被移动,如土地、森林等,或者很难被移动,如水源资源等;社会资 源最主要的是人力资源、资本、技术。所以,每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优势发挥区 域经济的必要。二是生产要

12、素的不可分性。由于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可能将生 产要素进行彻底的分割,并将其均匀地分布到所有地区,必须考虑到规模经济和聚集 的要求,在条件好的地方集中布局产业。三是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由于距离 因素的影响,产品和服务的移动必须支付相应的成本,否则不可能流动。而为了减少 距离成本,产品和服务生产特色地方化就十分必要。正因为上述三个因素决定了农业 生产的区域性、特色性。 按照资源特点和市场条件,在优势产区发展主导产品,可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 2 调动资源潜力,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地域分工,促进地区间分工交换和协调发展 7-9。 以推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为突破口,可以确立当地区域优势的主

13、导产业, 培育农业优势产区,推进农业区域化、标准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把我国农业发 展由过去主要抓产品和产业为主,转向在继续抓产品和产业的同时,突出抓布局的调 整和优化,这是我国农业发展重点的一次重大调整。这有利于解决我国农业生产力布 局不合理、结构雷同的问题,把各地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发挥出来,形成区域化布局格 局,有利于打破农业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走向开放,参与竞争与合作,实现优势互 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向纵深发展 10-14。 1.2.2 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1.2.2 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通过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格

14、局,可以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 上,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规模经营区域生产规模化,弥补农户生产规模小、市场 竞争力弱的不足。 在优势产区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对生产和加工给予政策倾斜,延伸农业产业化 链条, 带动生产技术水平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通过相对集中投入, 建设农业基础设施,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建设市场信息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提高区域农业生产和管理水 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可以促进优势产区率先走向农业现代化。 1.2.3 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2.3 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为了促进区域农业的发展, 各个区域在相互间的经济交往中就必须遵循发挥比较 优势的原则,根据本地所

15、能支配的资源、生产要素及其它发展条件,选择发展那些具 有优势的农产品,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在适宜的优势产区组织规模生 产,降低成本,打造品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抵 御风险 15。 1.2.4 有利于加快主产区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1.2.4 有利于加快主产区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不快,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突出问题,而增收 最困难、最缓慢的是从事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农民。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增加农产品 主产区农民的收入。在新阶段解决农民增收乏力的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 不灵了,必须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优势产

16、区大都处于农产品主产区,通过优势 区域布局,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不但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商品价值,而且形 3 成规模化后,能够带动加工、储藏、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开辟农民新的就 业渠道, 扩大就业机会, 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也是农民收入新的增收点。 推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就是要为农民增收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16,17。 1.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的关系 1.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的关系 1.3.1 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1.3.1 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1.3.1.1 地区要素禀赋 地区拥有的劳动力、资金、技术和资源等生产要素是地区产业结构的天然基础和 决定性因素。 1.3.1.2 需求结构导向 需求结构是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动力。在存在区际分工协作的条件下,地区产业结 构不仅受到本地区需求结构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其它地区需求结构的影响。 1.3.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