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技术--排放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8906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124 大小:26.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汽车技术--排放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现代汽车技术--排放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现代汽车技术--排放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现代汽车技术--排放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现代汽车技术--排放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汽车技术--排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汽车技术--排放(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汽车技术,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环保、节能 安全 舒适,环保/节能,政府法规 能源危机 温室效应,石油,截至2003年底,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1500亿桶,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可供开采41年。 年中国占到世界石油需求增长总量的,约每天万桶。同时进口增长,达到每天万桶。,石油,中国目前石油最终可采储量较低,人均占有量只有10吨,居世界第41位,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 预测,到201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量为3.5亿吨,而原油产量为2亿吨,原油缺口将达到1.5亿吨,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将提高到40%。,京都议定书,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

2、础上平均削减5.2%,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8%,日本6% 作为世界最大的燃煤国和汽车保有国,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美国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京都议定书,国际能源机构公布的数据表示,中国现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总排放量的17,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200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自1990年以来增长了204;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3.07亿吨,与1990年相比增长了44.5,二氧化碳与汽车,1999年,德国公路上行驶的各种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达859亿吨。按照京都议定书规定,最晚至2012年,欧洲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须比1990年

3、降低8。 要求德国的排放量降低21。欧盟委员会提出的要求是,至202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应减少20至40,长远计划为70。,二氧化碳与汽车,欧洲、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制造商都承诺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2008年平均排放水平达到140克/公里,2012年达到120克/公里的水平。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数据,2002年的新车二氧化碳的排放水平是165克/公里,2001年是164克/公里。,节能,Powertrain 轻量化 电动化,安全性,主动安全性(预防事故发生) 被动安全性(减少事故伤害/损失),探测技术,舒适性,驾驶舒适性(自动驾驶、自动换档) 乘坐舒适性(悬架、NVH、

4、人机工程),车辆新技术发展趋势,电子化 网络化 新能源,电子化,42V电源 自动驾驶 机电一体化 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在高档轿车上的应用,多种天线、后部安全带预紧、后部安全带作用力限制、后车门的侧安全气囊、后座头部自动调节功能、窗侧气囊、无钥匙启动、外侧后视镜自动转动、记忆座椅、带记忆功能的车顶天窗、扇形转速表、动态自动驾驶系统(DynAPS) 、命令/语音识别、灯光传感器、多功能传感器、带离子流动测量的点火模式、带两级气体发生器的安全气囊、数据总线、音响系统、自动空调、Tiptronic换档机构、根据辅助输入可调节的转向盘、发光二极管制动灯 显示外部环境温度、 雾灯、 EPS和ASR/ABS

5、系统、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的侧向安全气囊、 前车门电动玻璃窗、 左/右侧独立控制的自动空调系统、前部和后部处的头部安全气囊、遥控中央门锁系统、主动车门反射镜,网络化,新能源,燃料电池 可再生的生物能源 CNG LPG 甲醇 太阳能,汽车排放,理想的燃烧过程: 进气(HC、O2、N2) 排气(H2O、CO2、N2) HCO2H2OCO2 N2N2 在理想的燃烧过程中,没有产生任何有害气体。,实际燃烧过程的排放,影响非正常燃烧的因素,火花塞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是断续的 作功冲程的燃烧时间非常短 混合比不断变化 进气温度和燃烧室的温度不一致 发动机设计和制造的简单化妨碍达到理想工况,尾气成分(无害),尾气成

6、分(无害),尾气成分(有害),尾气成分(有害),尾气成分(有害),尾气成分(有害),尾气成分(有害),尾气成分(有害),有害气体通过以下三条途径释放 燃烧废气:约99%的CO、99%的NOx、60%的HC是通过排气管排放 曲轴箱窜气 :约1%的CO、1%的NOx、20%的HC是通过曲轴箱窜气 燃料蒸发:约20%的HC是通过这种形式被释放。,燃烧废气,怠速运转时,CO的排放量最大,NOx最小; 行驶时,NOx排放量最大,HC最小, 加速时,各种有害气体的排放量都增加,NOx的增加特别显著; 减速时,NOx再次成为最小,而HC却显著增加。,曲轴箱窜气,发动机从压缩到作功行程时,从活塞、汽缸的间隙中

7、窜出的气体; 是汽缸内燃烧气体(CO2、CO、NOx、HC、H2O等)的一部分 ; 主要成分是HC。,燃料蒸发,随着外界温度的降低,油箱内部的汽油蒸气凝结,因此产生部分真空,从油箱盖吸入空气; 随着外界温度的上升,空气与油箱内蒸发的汽油蒸气(HC)一起排出 。,汽车排放,自从美国 60 年代洁净空气法案颁布以来,全世界开始了控制汽车排放的历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美国、欧洲和日本为代表的三大汽车排放法规体系。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的采用这些法规,我国的排放法规体系就是在全面等效采用欧洲ECE技术内容和部分采用EEC的基础上形成的。,美国排放法规,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执行排放法规的国

8、家,同时也是排放法规最严格、控制排放指标种类最多和法规更替频繁的国家。 美国排放法规可分为联邦排放法规和加利福尼亚州排放法规。美国联邦排放法规落后加利福尼亚州排放法规l-2年。,加利福尼亚州排放法规,由加利福尼亚空气资源局(CARB-Califorda Air Resource Board )颁布的 将轻型车分为过渡低排放车(TLEV)、低排放车(LEV)、超低排放车(ULEV)和零排放车(ZEV),加州汽油轻型车排放法规(1997年实施),加州柴油机汽车的低排放标准 单位:g/mile,联邦排放法规,联邦排放法规是联邦环境保护署 (EP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9、gengy) 颁布的排放法规。 在美国,联邦排放法规各州是自愿实施的。对于新开发的车型排放性能以认证方式进行控制,美国实行自愿认证制度,即认证试验和日常监督试验原则上由汽车厂自己进行。对于在用车则用I/M(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检测制度。,美国联邦政府制订的车辆排放控制标准,货车及大客车用柴油机排放标准 (2004 年后 ),货车及大客车用柴油机排放标准,欧洲排放法规,1958年3月20日在西德、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的首倡下,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E)在日内瓦制订了一份多边框家协定书关于采用统一条件批准机动车辆装配和不见且相互承认此批准的协定书(简称195

10、8协定书)。,欧洲排放法规,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于1960年颁布实施第一项ECE法规,到今天法规总数已达到99项,其体系内容已相当全面,内容主要涉及安全、环保和节能三大领域,具体到排放法规是7项;欧洲的汽车排放法规一直较美国和日本宽松。,欧洲排放法规的实施进程,1975年前规定只限制CO和HC排放量 1976年起,增加了对NOx的限值 1982年1985年对HC和NOx合并限值 1986年起采用无铅汽油,欧洲排放法规,欧共体国家实行型式认证,为了简化认证工作,欧洲按车型进行分类,也需对汽车厂进行质量保证体系认证。欧洲许多国家对新车认证试验和产品车生产一致性试验都由认证权威部门委托试验机构进行。

11、 欧洲过去无I/M制度,1992年8月欧共体才实施此制度,试验采用单怠速法,目前正在为制订新的I/M计划进行前期准备,计划用两年半时间进行各种简便规程的验证比较。欧洲对汽车排放污染物没有实施故障车返回制度。,欧标准,欧标准,欧标准,欧洲排放标准(重型车),欧洲重型车排放标准,日本排放法规,1970年要求新车安装曲轴箱通风装置 1973年后采用10工况试验法,对污染物限制扩大到HC和NOx 1970年开始汽油无铅化,1975年建成供应体系 1986年对柴油轿车限值加严控制,规定5年旧车更新 1993年低公害车进入实用阶段,主要有电动汽车、甲醇汽车和燃气汽车等 1993年对柴油车微粒物进行控制,我

12、国排放法规,1990年,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制定汽车行业“八五“标准体系时,对国际上通行的欧洲、美国、日本三大汽车管理体制、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最后确定了全面采用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E)汽车技术法规体系来制定我国的排放标准的原则。,我国排放法规,我国于1999年颁布了GB14761-1999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GB17691-1999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 试方法、GB3847-1999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可见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等四项排放标准。(欧标准),我国排放法规,2001年,颁布了GB1

13、8352.1/2-2001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GB17691-2001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标准,2002年颁布了GB14762-2002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和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欧标准),排放控制技术,降低燃油消耗 废气处理 性能监测,降低CO2排放,降低CO2排放的主要途径是降低发动机的比油耗,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降低发动机比油耗的措施包括:多气门、可变气门正时、稀燃技术、采用先进供油技术及新型燃烧系统、直接喷射、增压中冷及发动机综合电控等。,降低HC排放,燃油改质、减少燃烧室及活塞顶的有害缝隙容积,隔热低散热技术,提高喷油压力

14、等先进供油技术,氧化催化反应,三元催化反应等,降低NOx排放,在不明显影响比油耗情况下,控制最高燃烧温度、氧的浓度以及高温下燃烧的持续时间。 主要措施是可变气门正时、推迟喷油及排气再循环。,降低PM排放,使用低含硫量的柴油,力求减少渗入燃烧室中的润滑油,多气门、先进供油系统及供油技术,微粒过滤器及电加热、微波再生技术等。,发动机燃烧过程控制 (机内净化),稀薄燃烧 点火滞后 改善燃油雾化特性 升高活塞环法 废气再循环 使用清洁燃料,如LPG、CNG等 闭环电控多点燃油喷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 (机外净化),催化剂低温活化 催化器前置 双重排气管 低热容量催化剂 储氧型NOx催化剂 排气二次空气喷

15、射 高晶粒密度催化剂 活性纤置于吸附装置中 最佳空燃比控制,汽油机常用排放控制技术,三元催化转化器,三元催化转化器是用铂(Pt)、钯(Pd)、铑(Rh)、铈(Ce)及稀土金属等中的某几种作催化剂,在排气经过反应器的很短时间内,将其中HC、CO、NOX 同时进行催化反应,使它们转化成C02和H20等排入大气中。,氧传感器,氧传感器用来检测排气中氧的含量,ECU根据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对实际空燃比相对理论空燃比的偏离情况作出判断,并以此对喷油量进行修正,实现空燃比的精确控制。,废气再循环(EGR)系统,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将一部分废气引到吸入的新鲜空气(或混合气)中,返回汽缸内进行再循环的方法。

16、该方法被广泛用于减少NOx排放量。因为废气是惰性气体,在燃烧过程中,废气吸收热量,这样将降低最高燃烧温度,也减少了NOx的生成量。因为NOx主要是在高温富氧的条件下生成的。,二次空气喷射,把空气喷入排气管中,使排气中大部分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HC)在排气歧管内被点燃并燃烧,以降低HC排放 。,废气涡轮增压,利用排气能量推动涡轮,带动压气机向发动机提供压力高、密度大的新鲜充量,从而提高功率及转矩。,欧标准的技术(柴油机),新型燃油泵 高压燃油喷射 废气再循环(EGR) 增压、中冷,欧标准的技术(柴油机),电控燃油高压喷射(如电控单体泵、电控高压共轨、电控泵喷嘴等) 增压中冷 废气再循环(EGR) 氧化型催化转化器,欧标准的技术(柴油机),更高压力的电控燃油喷射 可变几何的增压中冷 冷却式废气再循环(EGR) 多气阀技术 可变进气涡流 排气后处理技术,欧标准的技术 (排气后处理技术),氧化型催化转化器 连续再生的颗粒捕集器(C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