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旅游规划》word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8795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城旅游规划》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古城旅游规划》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古城旅游规划》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古城旅游规划》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古城旅游规划》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城旅游规划》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城旅游规划》word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规划文本目 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依据第二条:规划范围第三条:规划原则第四条:规划内容第二章:价值评述与规划目标第一条:历史文化价值评述第二条:规划目标综述第三章:镇域历史人文与生态环境保护控制第一条:镇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第二条:镇域生态环境保护控制第三条:昭化古城环境控制范围第四章:古城保护等级与保护范围规划(紫线控制)第一条: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生态环境保护区的范围划定第二条:对核心保护区的规划控制规定第三条:对建设控制区的规划控制规定第四条:对生态环境保护区的规划控制规定第五条:昭化古城保护区与文保单位保护范围的相互关系第五章:高度控制规划第一条:高度控制原则:第二条:高度控制规

2、定第六章:建筑保护与更新模式规划第一条:对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建筑的规划控制规定第二条:对历史建筑的规划控制规定第三条:对一般建筑的规划控制规定第七章:功能结构规划第一条:发展纲要第二条:功能结构第八章:空间景观规划第一条:景观制高点与重点保护院落(点的层面)第二条:风貌修景街巷与主要视线通廊(线的层面)第三条:多种开放空间(面的层面)第九章:道路交通规划第一条:古城与周边区域交通规划第二条:古城街巷体系规划第十章:用地性质规划第一条:居住用地第二条:商业服务用地第三条:其他公共服务用地第四条:文化展示用地第五条:保护建筑用地第六条:发展更新用地第七条:城墙控制绿化用地第八条:山林滩田用地第九条

3、:广场和停车场用地第十一章:绿化系统规划第一条:山林田园生态环境保护区第二条:古城绿化系统第十二章:生活服务设施规划第一条:人口预测与疏解第二条:基础教育设施第三条:医疗卫生设施第四条:社区文化娱乐设施第五条:社区商业服务设施第十三章:旅游发展规划第一条:旅游发展原则第二条:旅游主题定位第三条: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第四条:古城周边旅游规划第五条:古城主题景区规划第六条:古城主要景点安排第七条:古城旅游线路规划第八条:古城旅游设施规划第十四章:无形文化传承规划第一条:规划原则第二条:规划目标第三条:重要无形文化传承项目规划第十五章:基础设施规划第一条:给水工程规划第二条:排水工程规划第三条:电力工程

4、规划第四条:电信工程规划第五条:管线综合规划第六条:消防规划第七条:环境保护规划第八条:环卫设施规划第十六章:近期建设时序规划第一条:一期(至2007年末)第二条:二期(至2008年末)第三条:三期(至2010年末)第十七章:本规划与其他规划的衔接第十八章:常用术语解释第十九章:新区规划控制部分第一条:选址与建设用地划定第二条:功能结构规划第三条:用地性质规划第四条:道路交通规划第五条:人口容量规划第六条:生活设施规划第七条:建筑高度控制第八条:密度与容积率控制第九条:建筑风貌、色彩引导第十条:建设控制指标汇总表附 件附件1:规划评审纪要附件2:规划说明书附件3:现状调查与基础资料汇编附件4:

5、昭化古城文保单位与保护建筑汇总表第一章:总则第1.0.1款: 四川广元昭化古城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为指导,按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制定。第1.0.2款:本规划的目的在于指导昭化古城保护整治工作的开展,统筹安排地段内的各项建设工程,保护古城风貌特色,开创良好的生活居住和文化旅游环境。第1.0.3款:本规划在遵循广元市元坝区城市总体规划和昭化古城保护规划各项规定性内容的基础上,对古城范围内保护与整治的规划控制作了进一步深化,在保护范围划定、建筑高度控制、土地使用与道路交通调整

6、、建筑保护与更新、绿化与空间景观、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提出具体控制性规定,是昭化古城保护整治工作实施与管理的基本依据。其中以“下划线”标示的条款,应当作为强制性内容予以执行。第1.0.4款:在本规划范围内所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专项规划和进行重点地段(建筑)详细设计等,均应执行本规划文本和图纸的相关规定。第1.0.5款:本规划受四川昭化古城保护与发展管理委员会委托,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承担编制任务。第1.0.6款:本规划成果有三部分:文本、图则、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和基础资料汇编等)。第1.0.7款:本规划的管理实施及解释权归昭化古城保护

7、与发展管理委员会。第一条:规划依据第1.1.1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第1.1.2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第1.1.3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第1.1.4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2005)第1.1.5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2005年)第1.1.6款: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3年)第1.1.7款: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05年)第1.1.8款:广元市元坝区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第1.1.9款:广元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年)第1.1.10款: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0年)第1.1

8、.11款:广元市昭化古城旅游发展策划(2006年)第1.1.12款:昭化古城保护规划(2003年)第二条:规划范围第1.2.1款:规划研究范围:昭化历史文化名镇所涉及的范围;第1.2.2款:修建性详细规划范围:昭化古城区范围约20公顷;第1.2.3款:控制性详细规划范围:古城周边、牛头山片区。第三条:规划原则第1.3.1款:整体性原则严格保护古城周边的自然环境,充分尊重古城布局结构、传统肌理、街巷格局、历史遗存等人工环境;深入挖掘古城的传统文化、民间工艺、民俗风情等,整体性把握古城的人工、人文、自然环境。第1.3.2款:原真性原则保护本保护区的山水格局、城镇肌理、空间布局、街巷尺度、绿化田园、

9、文物与历史建筑等真实的历史信息,保持昭化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第1.3.3款:可持续发展与永续利用原则完善功能,整治景观,改善居住环境,运用多种保护和利用方式,使历史建筑及其环境既保持风貌特色又符合现代生活需求,提升本保护区的整体品质。第1.3.4款:分类保护的整治与实施原则依据历史建筑不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现状不同的完好程度、城镇空间不同的类型和环境特征,采用分类保护的方法,制订相应的保护规定和整治措施,保持历史风貌的多样性并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第1.3.5款:传统与现代相协调的设计原则传统建筑的修复以及新建建筑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地域民族文化真实而独特的魅力;生活与公共服务设施、建筑

10、物内部设施与使用功能要符合现代生活发展需要。第四条:规划内容第1.4.1款:昭化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整体层面的调整1) 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和历史文化价值评述;2) 古城周边生态环境和建设用地控制;3) 确定保护对象,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4) 古城空间景观与建筑风貌保护;5) 用地布局调整与道路交通组织;6) 社区人口规划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7)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8) 无形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传承;第1.4.2款:昭化古城修建性详细规划与重点地段整治设计1) 古城总平面规划布局与环境整治设计;2) 主要街巷景观整治规划设计;3) 重点保护建筑保护修复与再利用设计4) 文化旅游服务建筑的更新设计

11、;5) 重要节点空间环境整治设计。第1.4.3款:昭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 昭化新区的选址与建设用地范围划定;2) 功能结构规划;3) 用地性质与道路交通规划;4) 人口与生活设施规划;5) 建筑高度、密度、容积率与风貌、色彩控制。第二章:价值评述与规划目标第一条:历史文化价值评述第2.1.1款:蜀汉发祥地三国蜀道文化线路上的军政驿所第2.1.2款:巴蜀第一县古代中国地方政权建制的展演场第2.1.3款:嘉陵山水居太极山水图谱中的和谐人居环境第2.1.4款:川北乡土落中国南北民俗建筑艺术融会之地第2.1.5款:华夏茶乡源古老中国种茶制茶饮茶发源之地第二条:规划目标综述第2.6.1款:规划确定昭

12、化古城是以生活居住、旅游观光、商业服务、文化经营为主要职能,集中体现川北古城乡土文化特色、三国蜀汉发祥之地和古代军政官驿文化为主要内涵的历史文化城区。其城市文化发展定位为“蜀道三国重镇,世外千年古城”。第2.6.2款:本规划主要保护昭化古城及其所处的山林、河滩、田园风光相结合的自然、历史、人文景观;保护蜿蜒逶迤的昭化古城墙;保护自秦汉三国至汉唐明清以来的历代留存史迹文化;保护具有军事防御特色的“道路不直通,城门不相对”的古城格局;保护随形就势、就地取材,融南北地域建筑文化、陕甘移民文化和巴蜀原住山地文化于一体的川北乡土民居聚落;保护传统农家的生活生产习俗与多样化的民间信仰;保护中国古代种茶、采

13、茶、制茶、茶运的茶叶之乡源地文化。第2.6.3款:规划建设应充分体现昭化古城的五大文化特征:蜀汉发祥文化、古代建制文化、山水人居文化、乡土民俗文化、古代茶源文化。第三章:镇域历史人文与生态环境保护控制第一条:镇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第3.1.1款:保护对象1) 古城遗址:昭化古城、关索城、吐费城(苴国故城);2) 古关隘:天雄关、葭萌关、渡口关;3) 古渡口:桔柏渡、清树渡、榆钱渡、清水渡;4) 古驿道:汉晋驿道、唐宋驿道、明清驿道;5) 古墓葬:费袆墓、鲍三娘墓;6) 寺庙祠观:摩云寺、茅坪寺;7) 古牌坊(已毁、仅存遗址):桔柏渡坊、贞节坊、孝子坊、费公牌坊;8) 古井:八卦井(明)、玉龙井(

14、汉)、朱公井(秦,曲回坝)、先秦古井两口(土基坝)、姜维井(三国);9) 古桥:铁栓子桥;10)特色坝子:芦苇坝、摆宴坝、土基坝、箭道坝、战胜坝、曲回坝;11)其他古迹:拜水台遗址、文笔塔、夜月池、倚虹亭;12)昭化八景:桔柏江声、长宁山色、茅坪夜月、卫岭朝云、马鸣险阁、虎跳仙磴、牛首雄关、龙湫古墨。第3.1.2款:保护原则和目标1) 保护传统的山水空间格局,保护古城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环境的空间关系;2) 保护镇域内现存留的文物古迹,将其纳入保护体系,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3) 修缮重要的历史标志景观,展现区域层面的良好历史人文环境。第二条:镇域生态环境保护控

15、制本次规划在镇域范围内划定沿江生态环境保护带、山川林地生态保护区、田园农耕生态保护区、村镇建设用地范围;为保护昭化古城的周边自然人文环境,特划定昭化古城环境控制范围。第3.2.1款:沿江生态环境保护带1) 将白龙江、嘉陵江两侧50年一遇洪水位线之内的用地划定为沿江生态环境保护带。2) 沿江生态环境保护带内禁止任何与防汛水利无关的永久性建构筑物。可以适当培育适宜河漫滩生长环境的草本或灌木,以固沙护坡,绿化江岸。第3.2.2款:山川林地生态保护区1) 将镇域范围内现有的自然山体划为山川林地生态保护区。2) 山川林地生态保护区内应加强植树护林,禁止任何建设及开垦行为,保持山林的原生态环境。第3.2.3款:田园农耕生态保护区1) 各村镇现有农田种植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