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的仁爱观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8184644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老子的仁爱观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老子的仁爱观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老子的仁爱观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老子的仁爱观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老子的仁爱观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老子的仁爱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老子的仁爱观(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老子的仁爱观李光福 提起老子, 人们一般以为他 绝仁弃义 , 是不讲仁爱的。其实, 他有自己独特的仁爱观。本文拟就此进行探讨, 以求正于方家。关于仁爱, 在老子 一书中有一些表面看上去相互矛盾的说法。如一方面说,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 第五章。以下引该书只注章次) 。仿佛天地、圣人都不讲仁爱。另一方面又说,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 第八章) 。道与 善利万物 的水接近, 似乎又具有仁爱之德。其他如 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 第七十九章) 、 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 ( 第十九章) , 令人感到费解。显然, 这不是一位

2、伟大哲人的胡言乱语。那么, 如何解释这些说法呢? 笔者以为, 这需要放在老子哲学的背景中, 结合老子思想的基本观念和特色来加以说明。一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 也是老子仁爱观的形而上依据。在老子看来, 道是世界的本原和本体, 它无形无象, 看不见, 摸不着, 是 无 , 但却蕴涵勃勃生机, 有生于无 ( 第四十章) 。它产生天地万物, 并赋予事物内在之德, 以蓄养万物。因此, 老子说: 夫唯道, 善贷且成。 ( 第四十一章) 。贷即施, 唯有道乐善好施, 济物成物。与儒家生生即仁的观念一致, 道产生并蓄养万物的行为, 是一种仁爱的行为, 但这种仁爱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仁爱, 而是彻底无私的仁爱。

3、 道生之, 德畜之, 长之育之, 亭之毒之, 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 第五十一章) 。 大道泛兮, 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 功成不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 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 可名为大 ( 第三十四章) 。道造就并滋养万物, 并不是为了占有万物, 主宰万物。它也没有以此居功自傲, 自我炫耀。它既不追名, 也不逐利, 丝毫没有人世间的那种占有欲、支配欲和表现欲。这是一种伟大、无私、谦逊的仁德。老子将道的这一品格称为 玄德 。老子认为, 道有这样的仁德, 是由于它本身是无意志, 无目的的。道生养万物并不是有意而为的。老子说: 人法

4、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 第二十五章) 。天、地、人都要效法道, 而道只效法它自己。这就是说, 道生养万物不是为了别的什么, 它只是按照自己的本性, 自然而为的。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第三十七章) , 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无为是有为的否定, 但不是什么也不做, 而是摒弃各种功利目的, 自然而为的意思。无不为是无为的后果。道正由于无为, 没有功利目的, 从而才有无不为、生养天地万物的伟大壮举。道生养万物的仁爱是一种无为之爱, 自然之爱。道贯通天、地、人, 是天、地、人效法的样榜。道恩泽万物, 功德无量, 却别无所求。因此, 老子说: 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 己愈有; 既以与人,

5、 己愈多。天之道, 利而不害。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 第八十一章) 。此处 利而不害 的 利 即利物, 为而不争 的 为 即为人。天利万物, 圣人为人利人, 而不与人争名夺利。圣人没有私心和占有欲, 他 为人、 与人 而不替自己打算, 但结果却 愈有 、 愈多 。他并不以此为有, 以此炫耀。因为 圣人为而不恃, 功成而不处, 其不欲见贤 ( 第七十章) 。老子理想中的 圣人 完全体现了道的高尚品德。道不仅创造万物, 而且通过天地滋润万物。老子认为, 这种滋润不是厚此薄彼, 而是一视同仁的: 天地相合, 以降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 ( 第三十二章) 。老子还认为, 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人

6、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 唯有道者 ( 第七十七章) 。天道公平, 损有余而补不足 , 圣人以此治国, 虽有平均主义之嫌, 但只要不把它绝对化,救弱扶贫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仁爱之举。所谓 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 第七十九章) , 是说天没有意志, 没有偏爱, 但却经常发挥帮助善人的功能。在老子看来, 近乎冷漠的天显示着爱意。这是老子对大自然 无为 之爱的一种领悟。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对此也似有所悟。他说: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 论语阳货 ) 天默默施惠于 百物 , 使四时运行, 百物 生长, 却不要求什么。只是他没有像老子那样突出强调这一点。

7、老子是讲仁爱的, 他首先要当政者讲仁爱。可以说, 他的仁爱观首先是一种政治观。他主张统治者 爱民治国 ( 第十章) , 效法道自然养育万物而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把老百姓的意志当作自己的意志, 对于善良的人报之以善良, 对于不善良的人也报之以善良。即 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 ( 第四十九章) 。他视救人救物, 使人尽其能, 物尽其用为圣人的主要职能, 说: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 故无弃物 ( 第二十七章) 。由于每个人都禀有道赋予的内在之德, 为了保障人按照内在之德生活的自由, 老子在政治上提出不干涉主义, 宣扬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8、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 第五十七章) 。这是中国最古典的自由主义思想, 现在仍为人所称道。救人利人是仁爱, 那么, 后者就是一种消极的仁爱。对后一种仁爱的重视, 是老子仁爱观一个特点。不过, 同孔孟一样,老子也没有把民主作为约束统治者的制度设施, 而只是企图通过仁爱从道德上来约束统治者。另外, 在人与人之间, 老子也力主与人友爱, 诚实有信, 说: 与善仁, 言善信( 第八章) 。看来, 老子的仁爱分两个层面: 一个是圣人的、政治上的仁爱, 一个是常人的、人际关系中的仁爱。在人类文化史上, 几乎没有一个大的思想家不讲爱。老子也不例外。二在道德上, 老子根据道自然无为的精神, 把

9、德区分为 上德 与 下德 , 说: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第三十八章) 。 上德 是内在的、自然呈现的, 它不以德为德, 自恃有德, 所以真正有德。 下德 有意求德, 处处表现自己有德, 唯恐失去德, 这样的德只是形式上的、表面上的德, 实即无德。在老子看来, 道自然无为, 内含仁德, 依道而行, 便是 上德 ; 而刻意追求仁、义、礼的行为属于 下德 。老子作过史官, 他站在历史的高度, 一方面把儒家标榜的仁义道德看成是大道沦丧, 社会关系混乱的产物, 说: 大道废, 有仁义。慧智出, 有大伪。六亲不和, 有孝慈。国家昏乱, 有忠

10、臣 ( 第十八章) 。认为大道之世, 人们自然无为, 天真淳厚, 相亲相爱, 六亲和合, 国家安治, 根本不知仁义、大伪、孝慈、忠臣为何物。只是由于大道被废弃, 社会出现混乱, 才有了这些东西。仁义、孝慈等观念的出现, 是社会衰败的表征。另一方面把从道、德向仁、义、礼的演化, 看成是一个越来越人为的、越来越强化对人的行为规范的过程, 看成是一个越来越远离本真和人的自发自主精神, 越来越形式化、虚假化的过程。他说: 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夫礼者,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 道之华而愚之始 ( 第三十八章) 。他认为, 严格、繁琐的礼是忠信日趋浇薄的说明, 仁、义

11、、礼这些 前识 是遗失了道之本真的空洞形式。它们有很大的危害。老子崇尚人本真的、自然流露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在他看来, 人本真的、自然产生的, 才是好的。一旦人为地将它作为一种标榜、规范和强制, 就会失真, 而带有虚假的成分。因此, 他主张抛开儒家所标榜的仁义道德, 返朴归真, 说: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 不居其华 ( 同上) 。他所推崇的仁, 是本真的、自然流露的、不附带任何功利目的的仁。在他心目中, 高喊仁义, 追逐仁名、为仁给人看、强迫人为仁都不是真仁; 即使真心为仁, 也应该采用自然无为的方式, 无意而为之。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 同上) ,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与儒家一

12、样, 老子也认同孝慈是一种仁。所不同的是, 他认为真正的孝慈是人本真的、自然流露的、没有杂质的孝慈, 而这只有当人们不再把仁义、孝慈作为一种目标、规范和手段去做时, 才会产生。所以他说: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 第十九章) 。老子的上述思想与他的 无名 论观点一致。他认为, 道隐无名 ( 第四十一章) ,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 ( 第一章) 。 名 非本然, 甚至遮盖本然; 道从根本上无法用言辞等形式来表达, 真正的东西是本然的, 不可 名 的。老子将 名 归入 有为 的范畴, 认为世界本来没有 名 , 名 是人造作出来的。 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 第

13、三十二章) 。 名 的出现, 引起了一系列问题, 所以应 无名 、 知止, 恢复本然。而这些问题从道德上讲, 就是指统治者为了统治的目的, 树立 善 的理念和标准, 于是就把人们导入了争取善名的竞争之中, 不仅为善而善, 而且用各种伪善的手段去攫取善名, 甚至从事卑鄙的勾当也要假借善名。在老子眼中, 儒家标榜的仁义道德就是这样一种要造成虚伪和丑恶的 名、 善 。他已经意识到, 善会导致恶。因而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矣 ( 第二章) 如果需要极力辩护,白才能是白,那已经邪恶透顶了。这一认识相当深刻。老子追求的是一种不要道德规范的道德, 不标榜仁爱的仁爱。他希望

14、统治者 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 同上) , 其中就包括不要提倡道德规范, 不要进行道德教化的内容。他说: 圣人在天下, 歙歙为天下浑其心 ( 第四十九章) , 就是要人们回到不懂得仁义、善恶的自然状态。老子认为, 在这种状态下, 含德之厚, 比于赤子 ( 第五十五章) , 人们按照自己的内在之德生活, 就会有真仁爱、真道德。这是一种独特的、具有蒙昧主义色彩的、自然主义的道德观和仁爱观。它与孔子通过道德修养所达到的、 从心所欲不逾矩 的境界有很大的不同。老子的这一道德观和仁爱观给我们重要的启示: 讲道德的, 未必有道德; 不讲道德的, 反而有道德。真正高尚的东西不是有意做出来的, 而是本真

15、的、自然流露出来的。爱如果不是内在的、自然的流露, 就有虚假的成分。这一道德观和仁爱观的致命弱点是难以普遍化。一般而言, 道德是普遍化的东西, 它有情感的、自发的因素, 但主要是理性的、人为的原则和规范。由于老子强调情感、自发, 反对理性、人为、原则和规范,93这就决定了他所讲的道德和仁爱只可能在一个狭小的、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的范围内存在。老子之所以主张 小国寡民 , 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 第八十章) , 部分原因就在于此。一旦走向大型社会, 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扩大, 交往的深度明显下降, 社会矛盾日趋增加和复杂, 就需要用普遍主义的、有社会舆论支持的伦理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就需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法律来控制人们的行为。人类这方面的发展就是如此的。当然这也带来诸多弊端, 例如充斥虚假和伪善, 缺少真情和温情。老子所不满的就是这些。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