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释电报警器课程设计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83022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释电报警器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热释电报警器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热释电报警器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热释电报警器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热释电报警器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释电报警器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释电报警器课程设计(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 热释电传感报警器 学 院 名 称: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通信工程 班级: 100421 学号: 10042134 姓名: 吴涌涛 评分: 教师: 李翔文 20 12 年 3 月 2 日 模拟电路 课程设计任务书20 11 20 12 学年 第 2 学期第 1 周 2 周 题目热释电传感器报警电路内容及要求1. 有人接近时,热释电传感器报警电路发出报警,无人接近时不报警。2. 白天不起作用,晚上自动工作。进度安排1. 布置任务、查阅资料、选择方案,领仪器设备: 2天; 2. 领元器件、焊接、制作:3天3调试:2天4. 验收:0.

2、5天5. 提交报告:本学期37周学生姓名:10042134吴涌涛 指导时间:第12周指导地点:E 楼 601 室任务下达20 11 年 2 月13 日任务完成2011 年2 月 24 日考核方式1.评阅 2.答辩 3.实际操作 4.其它指导教师李翔文系(部)主任付崇芳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许多高科技产品的使用越来越成为家庭生活的主旋律,因此人们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安全要求就越来越高,特别是家居安全,不得不时刻留意不速之客的光顾。为此,许多小区,家庭都安装了报警系统,这有效的保证了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在本文中,介绍一种利用热释电传感器进行监控,

3、并进行报警的系统的设计。该报警器主要由热释电传感器及其检测电路,报警电路组成。热释电传感器是报警器设计中的核心器件,它可把人体的红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供信号处理部分使用。检测电路主要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延迟、比较,从而实现报警功能。关键词:热释电传感器;信号处理;单稳触发器;报警电路前言:利用热释电传感器监测环境变化,进行无线信息传输进而完成报警功能的系统,主要用于家居安全,探测有无外人闯入.该系统方便、稳定,十分适合家庭财产安全的保护目前国内使用的各类防盗、保安报警器基本都是以超声波、主动式红外发射接收以及微波等技术为基础。而这里所设计的被动式报警器则采用了美国的传感元

4、件热释电传感器。这种热释电传感器能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并将其转变为电压信号,同时,它还能鉴别出运动的生物与其它非生物。热释电传感器既可用于防盗报警装置,也可以用于自动控制、接近开关、遥测等领域。目录1 概述 51.1 设计任务 52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5 2.1 系统工作原理 53 设计说明 83.1传感器设计 83.2 滤波电路设计 93.3 一级运算放大电路设计 103.4 二级运算放大电路设计 103.5 延时电路设计 113.6 驱动电路设计 114 电路仿真 125 系统调试 136 结论 147 附录 15 附录一 元件清单 15附录二 电路图 16附录三 方案二

5、电路图 16附录四 核心芯片资料 17第一章 设计任务1、 有人接近时,热释电传感器报警电路发出报警,无人接近时不报警。2、 白天不起作用,晚上自动工作。第二章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系统框图 热释电红外报警器主要由光学系统、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信号滤波和放大、信号处理和报警电路等几部分组成。图1所示的是将待测目标、菲涅尔透镜、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相结合使用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1 系统整体框图信号采集:菲涅尔透镜可以将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聚焦到热释电红外探测元上,同时也产生交替变化的红外辐射高灵敏区和盲区,以适应热释电探测元要求信号不断变化的特性。信号转换:热释电传感器是报警器设计中的核心器件

6、,它可以把人体的红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供信号处理部分使用;信号处理:信号处理主要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延迟、比较,为报警功能的实现打下基础。信号检测报警:通过NE555控制输出高低高平,实现发光二极管的放光和熄灭。电源采用12V电压驱动运算放大器及报警电路、传感器。3. 报警器原理:热释传感系统由传感器、光学系统和检测电路三部分构成,其中传感器由敏感元(红外热释电材料PZT制成)、场效应管(作阻抗变换)、高阻Rg(释放栅极电荷使场效应管安全正常工作)和滤光片(有效地防止抑制电灯、太阳光的干扰,选取人体的红外辐射)等组成;热释电传感器前面安装菲涅尔透镜,使外来红外辐射通过透镜

7、仅会聚光于一个传感元上,产生的信号不会被抵消,增加传感器的探测距离;在探测范围内,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大约为0.110Hz,检测电路由检测、放大、比较电路、延时电路驱动电路等组成。最终将信号转化为发光二极管亮的光信号或蜂鸣器响的声信号。第三章 基本电路设计3.1 传感器设计: 图3.1传感信号输出在用multisim软件仿真时,无法在引入相关光学元件,故用直流电源与交流电源串联代替,再用单刀双掷开关模拟传感器发出的信号。综合考虑人的移动速度和菲涅尔透镜的作用,交流输入信号设置为1Hz,1mV.。如图3.1。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设计的监控报警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经过多次测试,系统工作情

8、况稳定。热释电红外报警器只能安装在室内,其误报率与安装的位置和方式有极大的关系。正确的安装应满足下列条件:(1)报警器应离地面2.02.2米。(2)报警器应远离空调、冰箱、火炉等空气、温度变化比较敏感的地方。(3)报警器探测范围内不得有隔屏、家具、大型盆景或其他隔离物。(4)报警器不要直对窗口,否则窗外的热气流扰动和人员走动会引起误报,有条件的话最好把窗帘拉上。另外,报警器也不要安装在有强气流活动的地方。利用菲涅尔透镜透镜的特殊光学原理,在传感器前方产生一个交替变化的“盲区”和“高灵敏区”,以提高它的探测接收灵敏度。当有人从透镜前走过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就不断地交替从“盲区”进入“高灵敏区”,

9、这样就使接收到的红外信号以忽强忽弱的脉冲形式输入,从而强其能量幅度。 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中心波长为910-um,而探测元件的波长灵敏度在0.220-um范围内几乎稳定不变。在传感器顶端开设了一个装有滤光镜片的窗口,这个滤光片可通过光的波长范围为710-um,正好适合于人体红外辐射的探测,而对其它波长的红外线由滤光片予以吸收,这样便形成了一种专门用作探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传感器。热释电传感器具有如下特点:u 不需要用红外线或电磁波等发射源u 灵敏度高、控制范围大。u 隐蔽性好,可流动安装。热释电传感器的结构如图2.2所示(其中D接正电源,S为输入,G接地)。其内部由敏感元件、场效应管、高阻电阻、滤光

10、片等组成,并向壳内冲入氮气封装起来。图2.3为引脚功能。 图2.2 内部结构 图2.3 引脚功能3.2滤波电路设计 图3.2 滤波电路 在信号输入端,通过接入一个0.1uf的电容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由于信号变化缓慢,且很微弱,滤除信号中的高频干扰信号,确保信号的准确性。3.3 第一级放大电路设计: 图3.3 第一级放大电路第一级放大电路,采用ua741对信号进行初步的放大,放大倍数R4/R3,为了避免ua741运算产生自激,第一级放大倍数不易太大,R4取390,R3取100。放大倍数: , 传感器信号输出与第一级放大电路采用电容C2耦合。ua741(单运放)是高增益运算放大器,用于军事,工

11、业和商业应用.这类单片硅集成电路器件提供输出短路保护和闭锁自由运作。 xME838电子-技术资料-电子元件-电路图-技术应用网站-基本知识-原理-维修-作用-参数-电子元器件符号这些类型还具有广泛的共同模式,差模信号范围和低失调电压调零能力与使用适当的电位。xME838电子-技术资料-电子元件-电路图-技术应用网站-基本知识-原理-维修-作用-参数-电子元器件符号 图3.4 Ua741引脚图1和5为偏置(调零端),2为正向输入端,3为反向输入端,4接地,6为输出,7接电源 8空脚xME838电子-技术资料-电子元件-电路图-技术应用网站-基本知识-原理-维修-作用-参数-电子元器件符号xME8

12、38电子-技术资料-电子元件-电路图-技术应用网站-基本知识-原理-维修-作用-参数-电子元器件符号 图3.5 ua741工作原理3.4 第二级放大电路: 图3.4 第二级放大电路第二级放大电路,同样采用ua741对信号进一步放大,放大倍数R7/R6,为了能给NE555输入一个高电平,第二级放大电路放大倍数应高些,R7取100,R6取1,放大倍数:,经过三极管产生一个单脉冲。3.4 NE555单稳态延时电路 图3.5 NE555延时电路NE555时基电路的报警电路的作用是通过555时基电路来确定设计所需的报警声。具体原理及其部分参数的确定是当前的信号经过三极管进入时基电路,作用于此电路,而这时报警电路就开始工作,从而达到报警的目的。根据公式:1.1R*C=t,设计报警时间。3.6 报警电路 图3.6驱动电路 当NE555管脚通过控制输出高低高平,实现发光二极管的放光和熄灭。电源采用12V电压驱动运算放大器及报警电路、传感器。第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