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桥计算书讲述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8085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桥计算书讲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工作桥计算书讲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工作桥计算书讲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工作桥计算书讲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工作桥计算书讲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桥计算书讲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桥计算书讲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基本情况该桥为输水洞放水塔工作桥。桥的上部结构型式为1-20米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长20米,单跨跨径为20米。建筑物级别为级建筑物,结构重要系数为r0=0.9安全级别为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rG=1.0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rQ=1.1结构环境为二类环境结构系数rd=1.2设计荷栽:40KN桥面宽度:2.5米地震烈度:6C25砼:fc=12.5N/mm2 E c=28000N/mm2级钢筋:fy=310N/mm2 地基承载力=1MPa主要材料:混凝土:桥面铺装层采用C30,其于采用C25钢筋主筋采用级,其它采用级支座采用LaLbH=100x200x14mm的板式橡胶支座设计原则:采用极限状态设计,

2、结构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以塑性理论为依据,设计原则 :荷载效应不利组合设计值小于或等于结构抗力效应的设计值。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G:永久荷载(结构重力); rg:永久荷载(结构重力)安全系数Q:可变荷载及永久荷载中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力、基础变位影响力Rq:荷载Q的安全系数 Rc:混凝土强度设计值Sd:荷载效应函数 rc:在混凝土强度设计采用值基础上的混凝土安全系数Rs:钢筋强度设计采用值rs:钢筋强度设计采用值基础上的钢筋安全系数rb:结构工作条件系数Rd:结构抗力函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以弹性理论或塑性理论为基础,进行下

3、列两项校核。 (1)短期荷载下的变形 fdFl 1/600L(2)荷载组合作用下的裂缝宽度dl 0.2mmfL、l:变形、裂缝宽度的限值 2.荷载计算荷载组合结构自重闸门自重人群组合组合2.1活荷载计算人群荷载:qk1=2.5 KN/m运输荷载(根据金属结构要求,最大块件重量40KN,运输接触面积按1.6m2.0m考虑) qk2= 40/2=20KN/m 作用于板上的荷载q k2= 40/1.6=25KN/m2.2桥梁恒荷载(20m跨)2.2.1 T梁恒荷载gk1=Ar=0.636x25/2=7.95KN/m2.2.2栏杆自重,与运输荷载不同时考虑gk2=(3200.024+1010.069)

4、/20=0.1065KN/m2.2.3桥面铺装层按50mm混凝土考虑 gk3= 0.052.5x25/2 =3.125KN/m2.2.3桥面板计算时按120mm混凝土考虑 gk4=0.1225 =3KN/m3桥面板计算3.1内力计算 3.1.1恒载弯矩及剪力(取1m板宽计算)3.1.1跨中简支弯矩(因为结构对称,且对T梁对称所以跨中弯矩计算不考虑恒荷载) M0=r0(rGgk+rQqk)L2/8=0.90.95(1.225)1.252/8 =5KN.m3.1.2支点剪力 Q0= r0(rGgk+rQqk)L/2 =0.90.95(1.050.1725+1.225)1.25/2=18.5N3.2

5、板截面配筋计算3.2.1跨中主筋 保护层厚度c=20mm 初拟12的受力筋(不考虑铺装层) h0=h-c-d/2=120-20-6=94mm按单筋矩形截面计算(取1m板宽计算) =1.25106/(12.51000942) =0.054=0.056 =12.51000940.056/310 =213mm2实配10200 (As=393mm2)3.2.2裂缝宽度验算 =5106/0.87/94/393 =156pte=As/Ate=393/2/30/1000=0.006 =1.01.01.5156/200000(320+0.110/0.006)=0.2650.3满足要求1:考虑构件受力特征的系数

6、 受弯构件为1.02:钢筋的表面形状系数 级钢筋1.03: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的系数 荷载短期组合为1.5d:钢筋直径10te:纵向受拉钢筋的有效配筋率Ate:有效受拉混凝土的截面面积AS:受拉区有效受拉纵向钢筋截面积ss:按荷载效应短期组合计算的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3.2.3抗剪计算=0.0712.5100094+1.25fyvAsvh0/s=82250+1.25fyvAsvh0/s1.2Q=1.218.5=22KN0.1取bf=1.25m rdM=1.2706=848KN.m =12.51.250.12(1-0.12/2)103=1762KN.m属第1种T梁按宽度1.25m的矩形梁计算 =

7、848106/(12.512509302) =0.063=0.065 =12.512500.065930/310 =3047mm2实配725 (As=3436mm2)4.3裂缝宽度验算 =706106/0.87/930/3436 =254pte=As/A=3436/2/30/1250=0.046 =1.01.01.5254/200000(330+0.125/0.046)=0.270.3满足要求4.4抗剪计算支座反力 =0.0712.51250930+1.25fyvAsvh0/s=1017187+1.25fyvAsvh0/s1.2Q=170.4KN1017KN不需单独配置抗剪钢筋5挠度计算 =2

8、.71010fc=5(7.52+1.477)200004/384+(2.7+27)200003103/48 /2.8/10000/2.7/1010=6.55mm20000/600=33mm满足要求7橡胶支座的计算7.1支座的平面尺寸的计算 Ac=V/ (3-2-123) V=100KN见主梁内力计算 :橡胶支座的容许应力,对硬度(邵氏硬度)为5560的氯丁橡胶支座 =100kg/cm2 则Ac=100/1=100cm2实际选用GJZ系列支座,支座平面尺寸=100mm200mm支座承载力为200KN抗滑最小承载力为52KN7.2支座厚度的计算橡4胶支座中橡胶片的总厚度d d=t/tgr (3-2

9、-124) t:温度变化等原因产生的水平位移(cm) t=tL (3-2-112):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为0.110-2r:橡胶支座的容许剪切角,对橡胶支座tgr=0.20.3L:梁的计算跨径(cm)建桥区平均温度变化幅度按-10C40C考虑,安装温度+10C+10C最大温差t=30C,则温度变化引起的水平位移 t=1023020102=0.6cm两端用相同支座,每个支座的水平位移为t/2支座厚度 d=t/2/tgr=0.6/2/0.3=1cm实际选用支座厚度 d=14mm1基本情况该桥为输水洞放水塔工作桥。桥的上部结构型式为1-20米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长20米,单跨跨径为20米。建筑物

10、级别为级建筑物,结构重要系数为r0=0.9安全级别为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rG=1.0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rQ=1.1结构环境为二类环境结构系数rd=1.2设计荷栽:40KN桥面宽度:2.5米地震烈度:6C25砼:fc=12.5N/mm2 E c=28000N/mm2级钢筋:fy=310N/mm2 地基承载力=1MPa主要材料:混凝土:桥面铺装层采用C30,其于采用C25钢筋主筋采用级,其它采用级支座采用LaLbH=100x200x14mm的板式橡胶支座设计原则:采用极限状态设计,结构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以塑性理论为依据,设计原则 :荷载效应不利组合

11、设计值小于或等于结构抗力效应的设计值。 G:永久荷载(结构重力); rg:永久荷载(结构重力)安全系数Q:可变荷载及永久荷载中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力、基础变位影响力Rq:荷载Q的安全系数 Rc:混凝土强度设计值Sd:荷载效应函数 rc:在混凝土强度设计采用值基础上的混凝土安全系数Rs:钢筋强度设计采用值rs:钢筋强度设计采用值基础上的钢筋安全系数rb:结构工作条件系数Rd:结构抗力函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以弹性理论或塑性理论为基础,进行下列两项校核。 (1)短期荷载下的变形 fdFl 1/600L(2)荷载组合作用下的裂缝宽度dl 0.2mmfL、l:变形、裂缝宽度的限值 2.荷载计算荷载组合

12、结构自重闸门自重人群组合组合2.1活载计算人群荷载:qk1=2.5 KN/m 设计值 q1=r0rqqk1=0.91.22.5=2.7 KN/m运输荷载(根据金属结构要求,最大块件重量40KN,运输接触面积按1.6m1.0m考虑) 设计值 q2=r0rqqk1=0.91.240/2=21.6KN/m 作用于板上的荷载q2=r0rqqk1=0.91.240/1.6=27KN/m2.2桥梁恒荷载(20m跨)2.2.1 T梁恒荷载g1= r0rqgk1=0.91.050.636x25/2 =7.52KN/m2.2.2栏杆自重,与运输荷载不同时考虑g2=0.91.05(3200.024+1010.069)/20=0.1KN/m2.2.3桥面铺装层按50mm混凝土考虑 g3= r0rqgk1=0.91.050.052.5x25/2 =1.477KN/m2.2.3桥面板计算时按12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