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设置工作交流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80796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岗位设置工作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岗位设置工作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岗位设置工作交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岗位设置工作交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岗位设置工作交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岗位设置工作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岗位设置工作交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圆满完成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山西省农科院调研材料 2011年11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是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需要,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也是改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紧迫要求,对于事业单位转换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不断推进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稳步推进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保障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按照“先入轨,后规范”的原则,我省安排部署了首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院各级

2、领导高度重视、精心谋划、统筹安排,严格按照首次岗位设置的相关规定和程序,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结构比例核定、岗位等级认定、聘用合同签订等工作,圆满完成了我院首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现将我院主要开展的工作、做法和经验体会交流如下:一、制订岗位设置实施意见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启动后,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省人社厅出台了甘肃省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管理试行办法、甘肃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等级认定试行办法、甘肃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内部等级岗位任职条件(试行)、甘肃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甘肃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规程五个事业单位岗位设

3、置管理的配套文件,形成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1+5”文件框架。在5个配套文件的制订过程中,我院积极主动向主管部门汇报情况,沟通交流,为五个配套文件的制订完善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协作单位,直接参与制订完善了甘肃省事业单位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内部等级岗位任职条件(试行)。为积极推进我院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根据“1+5”文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岗位设置实施意见,明确了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原则、范围、条件、组织机构、工作程序等。二、工作进展一是核定结构比例。2008年7月21日首次岗位认定时,我院高、中、初之间的比例为1.0:1.1:1.1(含双肩挑),高级工以上人员占工勤

4、人员的56%。从以上结构比例可以看出,我院属专业技术型事业单位。工勤技能人员超出了文件规定的比例。根据我院承担的农业科研工作任务,我院确定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农业实验系列、农业技术系列和畜牧兽医4个为主系列,其它会计、经济、图书编辑等10个为辅系列。主系列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84.9%,辅系列占15.1%。我院是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主体,高学历、高职称、高层次人才多,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经充分研究分析,多方沟通协调,争取到以专业技术型事业单位全院整体申报方案。实践证明,整体申报较好地解决了结构比例、兼任岗位、统一程序、规范认定、简化管理等问题。2009年4月省人社厅核定我院为专业技术型事业单位,三

5、类岗位的结构比例为20%、70%和10%。二是统分结合,完成专业技术内部等级岗位的认定工作。根据专业技术人员内部岗位等级的任职条件,采取统分结合,评审内部等级岗位。“统”就是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全院统一评审,按业绩成果由评审小组打分,排名确定人选;“分”就是对中级以下人员按单位划定结构比例,既考虑业绩成果,又考虑工作实际,与所属单位衔接全院平衡确定人选。统分相结合的方式,简便、快捷、平稳的确定内部岗位等级,在全省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会议上受到了省人社厅的充分肯定。三是签订聘用合同,及时兑现岗位工资。分级签订聘用合同,县级领导干部和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与农科院,其它人员与所在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四是建立管

6、理册,转入正常化。五是核准岗位设置方案,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规范化。立足现状,结合我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人才需求状况,三类岗位在结构比例控制的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对专业技术高等级岗位实行动态管理,以此制定了我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报省人社厅核准后实行。 三、主要做法一是学习文件,领会精神。我院组织全体职工,结合我院实际,系统学习领会国家、行业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和我省“1+5”文件精神。通过学习使广大职工充分了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人员聘用和公开招聘及考核等相关政策规定,提高了对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转变了思想观念,积极支持和参与到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二是摸底调研

7、,夯实基础。我院专门对院属单位人员和岗位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全面了解和掌握院属单位现有人员结构、岗位状况和拟设岗位情况,为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实施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三是培训骨干,规范程序。培训主办人员熟悉操作规程,了解方法程序,规范填写表格,收集整理材料。在岗位设置工作开展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熟练掌握本阶段的工作内容和程序方法,保证高效、及时地完成好阶段性工作任务。四是加强领导,组织实施。成立了由院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院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对影响我院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加强对院属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

8、作的指导。成立了院专业技术内部等级岗位评审小组,根据各系列(专业)内部等级岗位任职条件,评审晋升高一级内部等级岗位的人员。院属各单位相应成立了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和专业技术内部等级岗位推荐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的岗位设置工作的实施,明确责任领导和主办人员,做到思想到位、责任落实、任务到人。四、体会和总结一是加强学习,深入调研,夯实基础。院人事处是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执行部门,有关人员必须领会和掌握政策规定的精神实质,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交流,成为实施岗位设置工作的指导者和执行者。在些基础上,开展调查研究,对全院的编制、人员结构、机构设置、三类岗位等情况摸清底子,为顺利实施岗位设置工作打下了坚实的

9、基础。二是健全组织,分级负责,创新机制。我院把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做到思想到位、责任落实、任务到人。制订了我院岗位设置实施意见,保障我院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三是联系实际,统分结合,稳步推进。我院紧紧把握单位类型和结构比例核定这个重点,顺利完成了首次岗位设置结构比例的核定,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结构比例核定、等级认定和聘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统分结合的原则,较好地解决了结构比例的矛盾,保证首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圆满完成。四是规范管理,严格程序,督促落实。严格编制、领导职数管理,规范职称评聘管理,加强对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按规定

10、的程序、方法开展工作。五是加强联系,互相沟通,解决矛盾。注重研究和分析在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沟通,争取政策方面的支持,确保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顺利有序进行,才能保障职工利益,稳步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完善考核体系,规范考核程序,提高管理水平根据甘肃省事业单位考核暂行办法的规定,结合我院农业科研单位人员结构、职称结构和岗位结构,分层次进行工作人员的考核,科学地考核全院各类人员的德、能、勤、绩的表现。经广泛调研,综合分析,制定出台了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创新人才考核暂行办法和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考核暂行办法等三个考核办法。考核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简便易行、易于操作、量化考核的原则,对考核的范围、内容和标准、程序和方法、组织领导、结果使用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我院管理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