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鉴赏 (定稿用)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77186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7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水田园诗鉴赏 (定稿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山水田园诗鉴赏 (定稿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山水田园诗鉴赏 (定稿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山水田园诗鉴赏 (定稿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山水田园诗鉴赏 (定稿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水田园诗鉴赏 (定稿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水田园诗鉴赏 (定稿用)(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水田园诗鉴赏,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一有关山水田园诗,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二主要代表人物,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 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 山水田园诗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陶渊明等诗人形成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

2、诗人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三、课文中出现的山水田园诗,描写宁静恬美的农村生活场景,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三、课文中出现的山水田园诗,描写山中清新自然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官场,过宁静生活,向往隐居生活之情,过故

3、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语言朴实清新,意境鲜明,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三、课文中出现的山水田园诗,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表达了诗人王维对大自然中空灵境界的追求和喜爱,三、课文中出现的山水田园诗,四、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情感内容,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陶渊明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

4、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社日(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4.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四、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情感内容,四主要表达的情感内容,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王维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

5、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陶渊明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6、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社日(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村居(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泉声

7、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1知作者。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2析物象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所以,准确把握了山水田园形象的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作者的寓意,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四解析步骤,3看表达 描写景物的角度:高低、远近、明暗、俯仰、绘形、绘声、绘色。

8、描写景物的技巧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化静为动)点面结合 虚实相生(化虚为实)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拟人 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或物) 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 明主旨: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 渴望归隐 向往田园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远离尘俗 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清新洗练,课内示例练习一首,山居秋暝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诗歌写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这首诗通过描写雨后空山、松间明月、清泉、莲、渔舟等清新自然的景色。(一步) 渲染了一种闲适宁谧的氛围。(二步) 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官场,过宁静生活,向往隐居

9、生活的思想感情。(三步),(2)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一步) 诗中描写了月光洒满松间的静态景象,接着描写了淙淙流淌的清泉、嬉笑归来的浣衣女以及渔舟划过莲叶摇动的动态景象,(二步)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衬托出山间的清幽宁谧。(三步),解题三部曲 一 把握意象特征和寓意 二 体味情景交融之意境 三 领会写景表现之情感 山水田园诗情感 热爱自然,钟情山水 过故人庄 (主旨) 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归园田居 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 饮酒 生活闲适,悠然自得 鸟鸣涧 解题思路:什么景 意境 情感 答案构成:描摹图景,意境特点,手法或表达效果围 常见问题: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意象意境表达情感

10、) 2、作者是怎样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的? (侧重表现手法:手法说明情感),如何解题?,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主题: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思想内容 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洒脱 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 白描 动静结合 语言特点 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 生活,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等等。 2。画面意境恬淡宁谧,清新淡雅,明丽绚烂,雄浑壮丽,清冷空寂等等。 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

11、衬哀情 A 、描写景物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结合、正侧结合 B、写景的空间排列次序:由大至小、由小至大、由远至近、由近至远、由上到下 C、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4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等,山水田园诗小结,1、山水田园诗的意象,思想情感 2、意境类题型 3、表达技巧类型 4、炼字型,1、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此诗的核心字是什么?围绕这个字共写了几幅画面? 答:核心字是“归”字(也可说是“羡”)。围绕“归”字写了五幅画面:穷巷

12、牛羊归、野老念牧童、野鸡唤伴侣、蚕儿造窝、农夫絮语。,山水田园诗练习题,2、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排闼(t ):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3、分析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主要艺术手

13、法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王伦) 桃花潭水之深“不及”汪伦情谊之厚,从而衬托了汪伦深厚的情感;另外,用潭水和情谊相比,变无形的情感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用“跳鱼”的“拨剌鸣”衬托江面的宁谧安静,以动破静,愈见其静。,题义公禅房 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1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具有怎样的特征? 答:山谷秀美、山峦清净、空气清新、和润阴凉、自然幽雅。 2这首诗的语言特征怎样? 答:表现自然明快、词句清谈秀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