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选修6第三章第二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共19张ppt)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76306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6.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选修6第三章第二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共19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图版选修6第三章第二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共19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图版选修6第三章第二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共19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图版选修6第三章第二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共19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图版选修6第三章第二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共19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图版选修6第三章第二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共19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选修6第三章第二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共19张ppt)(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荒漠化的产生,周兵华 制作,荒漠化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 种因素所造成的主要在干旱、半干旱 和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实质:土地退化(土壤水分和养水的丧 失导致的土地生产能力下降) 原因:气候异常、人类活动 (由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 最终连在一起),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荒漠化的表现: 石漠化、土地盐渍化、沙漠化,区别与联系:1、沙漠化是荒漠化的过程 2、荒漠化是沙漠化的结果,沙漠化:指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由风力作 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是荒漠化 之一,荒漠化的来源形式:林地荒漠化 耕地荒漠化、草地荒漠化,探索,比较1989年与2000年浑善达克沙地的沙丘(包括流

2、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所占比重有什么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浑善达克地理位置,变化:水域、固定沙丘在减少 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在增加,反映了荒漠化在加剧,那么原因呢?,自然原因,植被破坏,干旱多风,5、暴雨,6、河流改道、泛滥及生物灾害相互叠 加的情况下为荒漠化发展提供条件,2、作物歉收、草地载畜量下降,3、土地贫瘠疏松 风蚀荒漠化,4、农田因蒸发 土地次生盐渍化,石漠化,生态系统抵抗力下降,1、生态系统脆弱 地表植被缺乏,气候异常,接下来让我们回到课本上的图片3-2-4 和3-2-5来感受一下荒漠化的景观,人为原因 1、过 垦,人口激增,粮食急需,随意开垦 林地草地,地表植 被破坏

3、,盐渍化,主要表现为人口激增和自然资源的 不合理开采,沙漠化,过度农垦,获取生活能源(落后及交通不便地区),破坏植被(林草地),草地超载,践踏草地,土地板结,透水性差,肥力下降,草地退化,滥砍乱伐,土地沙化,3、过牧,2、过樵,土地退化,过度樵采,过度放牧,4、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大水 漫灌,上游过 度用水,下游 缺水,河流 断流,浪费 严重,地下水 上升,供需 矛盾,次生盐渍化,风蚀 沙化,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塔里木河下游枯萎的胡杨树,5、其他人类活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特别是 采矿、城市化、工业化等,植被破坏和加剧水资源的消耗,荒漠化,矿产开发,归纳: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特别是 “三过”是荒漠化形成最主要的人为原因,课堂练习,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东部的草场载畜量远高于西部。据此回答题。 导致内蒙古草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A 年降水量 B 海拔高度 C 荒漠化程度 D 人口密度 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有: A 实行划区管理,不限定载畜量。 B 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C 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D 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土地石漠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